列文虎克1632年生於荷蘭的代爾夫特,他的父親是製造籃子的手工藝人,母親出生於一家釀酒藝人家庭。列文虎克6歲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小時候列文虎克還是接受了一點基礎教育,但他16歲時就挑起了養家糊口的重擔,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布店當學徒。六年的學徒生活結束後,列文虎克回到家鄉,憑自己的手藝開了一家布店。不過他的生意可能並不成功,因為他很快就轉行擔任代爾夫特市政廳的看門人。
列文虎克無論從哪點來講,都不像是一個科學家。他出身於手工藝人家庭而非科學世家,也沒有萬貫家財,更重要的是,他甚至沒有受過高等教育。除了荷蘭語外,他對其他語言是一竅不通。即使是當時科學家必須掌握的拉丁文,列文虎克也鬥大字識不了一升。
但是列文虎克有一點是他人所不及的——他做什麼事情都很專注,幹不出個名堂不會善罷甘休。
一個偶然的機會,列文虎克接觸到了跳蚤鏡。什麼是跳蚤鏡呢?簡單地說就是一種最為原始的簡單的顯微鏡。1590年前後,一個叫做詹姆森的眼鏡商偶然發現:當把兩塊凸透鏡前後放置處於一定的距離時,透過兩塊透鏡觀察事物,可以看到原來很小的物體被放大了。詹姆森受到啟發,在一個中空的長管兩端分別裝上透鏡,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複式顯微鏡。但是當時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它的科學價值,隻是把顯微鏡當成玩具,用來觀看跳蚤的一舉一動,所以顯微鏡當時也叫跳蚤鏡。
好奇心強烈的列文虎克一下子就被這種奇妙的“跳蚤鏡”吸引住了。他非常渴望擁有一架自己的“跳蚤鏡”。但是,當時跳蚤鏡的價格驚人,不是他一個看門人所能支付的。不過列文虎克的父親是一個手工藝人,受父親影響,列文虎克的手工活做得也不錯。他決定自己做一架跳蚤鏡。列文虎克是一個有心人,看了眼鏡店的人磨鏡片的過程,他便默記在心,回去後找來玻璃材料,利用自己充裕的時間,耐心地磨起了鏡片。早期的顯微鏡做得都很粗糙,不是放大倍數不夠,就是鏡麵不夠光滑,成像模糊。心靈手巧的列文虎克磨出的鏡片雖然很小,但是質量卻是當時最好的。他給自己的透鏡製作了一個架子,並在透鏡下麵放置了一塊銅板,在銅板上鑽一個小孔,讓光線從底下向上透過來,照亮被觀察的物體。
有了自己的顯微鏡後,列文虎克興致勃勃地將能夠想到的小東西一個接一個地放在鏡下觀看它們的廬山真麵目。顯微鏡下蜜蜂腿上的短毛,竟然如縫衣針一樣地豎立著,讓人有點害怕。隨後,列文虎克又觀察了蜜蜂的螫針、蚊子的長嘴和一種甲蟲的腿。好奇心得到滿足後,列文虎克又開始製造更大倍數的顯微鏡,他想看清楚更小的物體。
列文虎克後來陸續從事了許多工作,他當過酒類化驗員、政府小職員、財產保管員等職位,唯一不變的是他對顯微鏡製造和觀察微觀世界的濃厚興趣。列文虎克一生中製造了491架顯微鏡。後來,在好友的勸說下,列文虎克終於同意將自己的發明和發現公之於眾。
1673年的一天,英國皇家學會收到了寄自荷蘭的觀察記錄,列文虎克不久被接納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正式會員。這個默默無聞的荷蘭平民,一下子成為歐洲的知名科學家。
但是,列文虎克並沒有陶醉在巨大的榮譽之中。他還是一如既往地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用顯微鏡記錄微觀世界裏發生的故事。
一個普通的看門人,用自己持久的執著勤奮的精神和微薄的收入,開辟出一片嶄新的科學研究天地,成為了一個名聞世界的科學家。
一個人的成功,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麼優秀,重要的是要專一,能夠對一個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這樣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專一是人生最可貴的精神武器。當你高舉專一這麵大旗,人生的色彩與輝煌,就會在這大旗的迎風招展中閃耀飛揚。
所以金融大鱷索羅斯說:“當我看準了一個目標,並相信這個目標能給我帶來巨大的利潤時,我就從其他目標轉移過來,把精力和資金都集中在這個大目標上。”
索羅斯之所以能夠成為“金融大鱷”,在金融市場呼風喚雨,就在於他能夠把自己的精力和資金都集中一個目標上來。追求的目標過多、時常在多個目標中搖擺的人,對瑣碎的工作總是尋找托辭、懈怠逃避,他們注定是要失敗的。
反之,即使是一個才華一般的人,隻要他在某一特定時間內,全身心地投入和不屈不撓地從事某一項工作,他也會取得巨大的成就。
守住目標,人才活得紮實
當今社會就業壓力較大,因此許多人,為了應付日益繁重的就業壓力不斷地學習各種技能。這本是好事,但是一些人沒有固定的目標,今天要學英語,明天要考研,往往隻是淺嚐輒止,拿到證就算完事。就這樣,證沒有少拿,但是卻沒有什麼拿手的本事。
“年輕人事業失敗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精力太分散。”這是戴爾-卡耐基在分析了眾多個人事業失敗的案例後得出的結論。事實的確如此,許多生活中的失敗者幾乎都在好幾個行業中艱苦地奮鬥過。然而如果他們的努力能集中在一個方向上,就足以使他們獲得巨大的成功。
每個人都會有或大或小的目標,並為了達到目標而不斷地努力著。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因為在通往目標的路上可能是山花爛漫,也可能是荊棘叢生。當我們前行在荊棘叢生的路上,可能會讓我們失去信心、退縮不前。有很多能夠披荊斬棘的勇士可能會被爛漫的山花迷惑了雙眼,最終不能實現目標或者延遲了實現目標的時間。看來,要實現自己的目標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我們專注於自己的目標,用自己的勇氣和毅力,克服通往目標途中所遇到的種種挫折和誘惑!
有一個叫希拉斯-菲爾德的美國人退休的時候已經積攢了一大筆錢,按說可以安享晚年了。然而這時他又突發奇想,想在大西洋的海底鋪設一條連接歐洲和美國的電纜。隨後,他就全身心地開始推動這項事業。
菲爾德先生首先做了一些前期的基礎性工作,包括建造一條1000英裏長,從紐約到紐芬蘭聖約翰的電報線路。紐芬蘭400英裏長的電報線路要從人跡罕至的森林中穿過,再加上鋪設跨越聖勞倫斯海峽的電纜,整個工程十分浩大。菲爾德使盡渾身解數,總算從英國得到了資助。隨後,菲爾德的鋪設工作就開始了。電纜一頭擱在停泊於塞巴斯托波爾港的英國旗艦“阿伽門農”號上,另一頭放在美國海軍新造的豪華護衛艦“尼亞加拉”號上。沒想到,就在電纜鋪設到5英裏的時候,它突然卷到了機器裏麵,被切斷了。
第一次嚐試失敗了,菲爾德不甘心,又進行了第二次試驗。試驗中,在鋪好200英裏長的時候,電流中斷過,輪船又突然發生了一次嚴重傾斜,電纜又被割斷了。
但菲爾德並不是一個在失敗麵前容易低頭的人。他繼續進行他的事業,接下來又發生了許多次電纜被割斷和電流中斷的情況。在不斷的失敗麵前,參與此事的很多人一個個都泄了氣;公眾輿論也對此流露出懷疑的態度;投資者也對這一項目失去了信心,不願意再投資。這時候,菲爾德先生用他百折不撓的精神和他天才的說服力,使這一項目得以繼續進行。菲爾德為此日夜操勞,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決不甘心失敗。
於是,嚐試又開始了。這次總算一切順利,全部電纜成功地鋪設完畢且沒有任何中斷,幾條消息也通過這條橫跨大西洋的海底電纜發送了出去,一切似乎就要大功告成了。但就在舉杯慶賀時,突然電流又中斷了。幾乎所有人都感到絕望了,但菲爾德始終抱有信心,正是由於這種毫不動搖的信心,使他們最終又找到了投資人,開始了新一輪的嚐試。這一次終於取得了成功。菲爾德正是憑著這種不畏失敗的精神,才最終取得了一項輝煌的成就。
一個人的生命內容,將完全依靠自己的憧憬決定。你的目標,就是你的生命曆程的預言。有夢想而沒有努力,有願望而不能拿出力量去實現,還是不足以成事的。有了目標,還需要有實現目標的堅強意誌與決心。隻有守住目標,輔以艱苦的工作,不斷的努力,才有用處。
人生大目標是人生大誌,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終生為之奮鬥。隻要你相信一個較好的將來,那麼今天的痛苦對你來說就不算什麼。對於那些真正守住目標的人,甚至“鐵窗石壁也不是牢獄”。常常能將自己從一切煩惱痛苦的環境中拔出來,而進入和諧與真美善的夢境中,這種能力,才是無價之寶。
在為目標奮鬥的道路上無論怎樣貧苦、怎樣不幸,都應該有自信,甚至自負。應該蔑視命運的考驗,守住自己的目標,相信好日子一定會到來。守住目標,守住希望,永遠期待著好日子,鼓起勇氣,減輕負擔,不斷克服橫在我們道路上的困難、挫折。
追求目標貴在專一,守住自己的目標,不輕易動搖。古人說:“誌在於彼而誌在於此,則不可名為誌,而直謂之無誌。”一個人的精力和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各個領域都取得成就,隻有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一個確定的目標勇往直前、毫不動搖,才能獲得成功。追求目標不專一,如同無的放矢,與空想沒什麼兩樣。
確立遠大而明確的目標是成功的前提,這是我國著名田徑教練馬俊仁成功的原因。馬俊仁是一名體育老師,他始終關心著中國體育運動的狀況。上世紀80年代,由於各種因素的幹擾,我國的體育運動水平在國際上總體來說是落後的。看到在重大的國際田徑比賽中,中國隊往往連名次都排不上,馬俊仁就感到心裏很不是滋味。他想:在反抗侵略的戰場上,中國軍隊能把人高馬大的外國兵打敗,為什麼在運動場上就比不過他們?他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培養出能拿世界冠軍的運動員!馬俊仁確定了自己的目標,他就朝著這個目標開始了努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2年世界田徑錦標賽在斯圖加斯舉行,“馬家軍”包攬了女子中長跑的3塊金牌,震驚了整個國際田徑界。在1993年舉行的七運會上,“馬家軍”主力王軍霞將萬米世界紀錄縮短了近42秒,曲雲霞打破了3000米的世界紀錄。馬俊仁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