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浪費就是把寶貴的精力無謂地分散在許多事情上。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幾件事情上,不是明智的選擇,而是不切實際的做法。中國有句古訓說得好:“欲多則心散,心散則誌哀,誌哀則思不達。”專注一時者眾,而專注數載者寡。許多大事之成,不在於力量大小,而在於堅持多久。
隻要我們能夠專注於一件事,為此而努力探索,不斷進取就一定能夠成功。怕就怕我們中途放棄,不能夠堅持到最後;怕就怕我們一心多用,導致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後因為貪多而一無所獲。
在生命的長河中,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成功的人,就要明確自己的目標,一切努力都應該圍繞著一個目標展開,並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萊特兄弟就為我們做出了好榜樣。
萊特兄弟為了讓飛機能衝向雲霄,一輩子都打光棍。他們很幽默地說:“既要管牢飛機,又要照顧妻子,我們實在做不到。”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僅用5年時間就獲得了物理、數學雙學士和物理博士學位,並於40歲時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丁先生說:“與物理無關的事情我從不參與。”
這山望著那山高、丟了西瓜撿芝麻是我們很多人最愛犯的通病。人生道路中沒有目標是不行的,目標太多更是萬萬不行的。因為對我們而言,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隻有將有限的精力全集中在某一個目標上,全力以赴,這樣你才能獲得成功。
做事要避免三心二意
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很多人恨不得把所有的東西都學會,總想學會太多的東西想讓自己獲取更多機會、出盡風頭。結果是樣樣通、樣樣鬆,白白浪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最後卻什麼也沒有得到。
大家都知道樹立目標對一個人成功的重要作用。但是,為什麼同樣都是有目標的人,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卻失敗了呢?雖然要製定明確的目標,更重要的是要始終專注於這個目標,不能因為其他事情的出現而分散你的注意力。如果你今天想成為一個萬人矚目的歌星,明天想成為一個出色的商人,後天又想當一個出色的設計師,最終的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麼也撈不著。
看過金庸的《天龍八部》的人可能會記得聰明絕頂的蘇星河,他琴棋書畫無所不精,智商不知比星宿老怪丁春秋高出多少。可是就是這麼個聰明絕頂的蘇星河卻被並不很聰明的丁春秋追得到處跑,最後還不得不想盡辦法裝聾作啞以求得一條生路。其實,作者在書中說得很明白,道理很簡單:蘇星河誠然聰明,但他的大把時間都花在了與武功無關的琴棋書畫上,精力太分散;丁春秋是沒有蘇星河聰明,隻好一個勁兒地苦練武功。真正能決定兩人命運的不是會多少技藝,關鍵時刻比的是實力。於是蘇星河被丁春秋追得隻得躲到山洞中求生。他以生命作代價印證了這樣的道理:會做很多事不如專注做好一件事。
有一隻小鹿天生善於跳躍,所以它一直以自己是跳遠第一名而感到無比自豪和光榮。在森林王國的運動會上,小鹿每次都能夠拿到跳遠的金牌。
後來,有一隻狗熊告訴小鹿說:“小鹿啊,其實你的天分資質很好,體力也很棒,你隻得到跳遠一項金牌,實在是太可惜了!我覺得隻要你好好努力練習,還可以得到更多比賽的金牌啊!”
“真的啊?你覺得我真的可以嗎?”小鹿似乎受寵若驚,有點不敢相信。
“沒錯啊,隻要你好好跟我學,我可以教你跑百米,遊泳、舉重、跳高、推鉛球、馬拉鬆……你一定沒問題的!”狗熊說。
在狗熊慫恿之下,小鹿開始每天練習跑百米、早晚也跳下水遊泳,遊累了,又上岸開始練舉重;隔天,跑完百米趕快再練跳高,甚至撐著竿子不斷往前衝,也想在撐竿跳中奪魁。接著,又推鉛球,也跑馬拉鬆……
第二屆運動大會又來了,小鹿報名了很多項目,可是它跑百米、遊泳、舉重、跳高、推鉛球、馬拉鬆……沒有一項入圍,連以前它最拿手的跳遠項目成績也沒有以前好了,在初賽就被淘汰了。
小鹿沒有堅持自己的目標,結果什麼也沒有得到。所以,隻有堅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才能夠事半功倍,才會離成功最近。
沒有堅定的立場和主觀的意識是追求目標不專一的重要原因。如果興趣總是沒有著陸點的話,到最後會是工夫沒少花,目標卻一個沒達到,為了不徒勞無功,我們絕不能被別人所左右,必須專注於既定的目標,並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它,隻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理想變成現實。
有一位獵人帶著自己的幾個兒子前去山中打獵。老獵人向兒子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打獵時你們看到了什麼呢?”
老大第一個回答:“我看到了我們手裏的獵槍、山林中的野雞,還有一望無垠的山林。”
父親搖搖頭,什麼也沒有說。
老二稍微想了一下,回答道:“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獵槍、野雞,還有茫茫的山林。”
父親還是什麼也沒有說。
三兒子的回答很幹脆,隻有一句話:“我隻看到了野雞。”
這時父親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傍晚回家的時候,老三手裏的獵物最多。這時老獵人語重心長地對三個兒子說:“要記住——一個好獵手的眼中隻有獵物!”
目標要專一,不能遊移不定。眼中隻有獵物的老三能獵到最多的獵物就是最好的佐證。雨果說過一句很精辟的話:“一個人不能同時騎兩匹馬。”科學的巨人、文壇的巨匠們正是因為心無旁鶩、聚精會神,以終生之力去做好一件事,才得以名垂千秋。
生活中有一些人之所以沒有什麼成就,原因之一就是經常確立目標、經常變換目標。所謂“常立誌”者就是這樣一種人。確立目標之前需要作深入細致的思考,要權衡各種利弊,考慮各種內外因素,從眾多可供選擇的目標中確立一個。一個人在某一個時期或一生中一般隻能確立一個主要目標,目標過多會使人無所適從,忙於應付。確定的目標一定要專一,不要三心二意,經常變化。
這個世界上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但我們真正能抓住的又有多少呢?人生路上會有很多次機遇,可是能讓你抓住的也就隻有那麼一兩次。因此,好好把握這一兩次機遇,好好把一件事情做透,那就夠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兩千多年前,孟子就以形象的比喻把舍取問題引入深刻的哲學。
魚和熊掌全是好吃的,是每個人都想同時得到的。然而,生活絕不會給你那麼多,一石三鳥、一箭雙雕隻是美好的願望。既然不能兩全其美,那麼隻能果斷地舍棄其中一個。舍棄的,原是心中所想的,是痛苦的,但又無可奈何,權衡之後,抓主要矛盾,想要熊掌,就不能夠再眼饞別人把魚端走。
浪潮電腦就是一個在魚與熊掌之間善於取舍的成功例子。浪潮電腦因為能夠抓住自己的主要目標,才能夠在瞬息萬變的電腦市場上牢牢地站住腳步。浪潮電腦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是中國最早的電腦品牌之一。當年與浪潮電腦一起領國產PC風騷的老品牌,如今基本已消失或歸於沉寂。隻有浪潮電腦重新煥發了青春。
熟悉浪潮電腦的人也許還記得:在上世紀90年代末,浪潮電腦也曾經在PC市場上掀起過短暫的風暴,當時的“浪潮電腦互聯12億”等推廣活動堪稱大手筆。然而,以服務器研發生產製造為主業的浪潮在家用電腦市場上並沒有什麼優勢。在經曆了幾輪衝鋒後,浪潮電腦的銷售遠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最終敗下陣來。2001年,浪潮電腦果斷地做出了摒棄家用市場、專注於商用領域發展的戰略部署。在投入巨額推廣費用後突然全麵放,棄家用市場,這在當時引來了不少的猜測和非議,然而正是這次“壯士斷臂”般的放棄才為浪潮電腦的再次崛起贏得了機會。隨後,“行業PC”、“PC整合應用”等一係列領先理念的實踐,一舉奠定了浪潮在商用PC市場上的領導地位,並最終帶領浪潮電腦走出了困境。
現在有些年輕人真可以算得上三心二意,今天考律師,明天學輔助,後天讀MBA……生活每天處在不同的變化之中,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能做些什麼,最後的結果是一事無成。
對此,一個擇業專家的觀點是:讀書的時候選擇一個好的學校,認真地學點東西,打好基礎,多學點安身立命的本領,不要急著去做什麼事。走向社會可以有幾年的選擇期,可以嚐試著做幾份不同的工作,看看哪個最適合自己,然後選擇其一沉下心來。但是這個選擇過程不能太長。必須有自己的“一技之長”,有別人無法取代你的地位,你的人生快車才會開往成功的站台。
很多時候,很多的人總是在做下去還是放棄之間搖擺不定。一件小事,可能就會成為橫亙在我們麵前的艱難抉擇。
我們很難想象那些見異思遷的人能做成什麼事情,因為他們每一次都草草地開始,又都匆匆地結束,目標搖擺不定,三心二意,今天覺得這個好,明天又覺得那個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兜了一圈回來,自己還在原來的地方一事無成。
擺在我們人生麵前的路總是很多條的,如果你選擇了一條你認為正確並有興趣走下去的路,那麼,無論這條道路是荊棘還是泥濘,你都應該義無反顧地走下去,這樣,你就離成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