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一個人想實現夢想,事業要成功都要采取行動,因為隻有行動才會產生結果。心動不如行動,目標再偉大,如果不去落實,永遠隻能是空中樓閣、癡人說夢。而影響人們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就在於懶惰拖延,因此要想成功,請記住:行動、行動、再行動!
行動,讓你創造奇跡
沒有實際行動,任何理想都隻能是空想。行動就是你實現夢想,走向成功,創造奇跡的利刃寶器。
在一個貧困封閉的山村裏,有一個不願再這樣苦熬硬撐的孩子。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聽到二個從遠方來的過路人談起了城市,於是心中萌生了到城市去的念頭。
哥哥對他嗤之以鼻:“你要有自知之明!”
孩子又說:“我要到海邊去。”
哥哥苦口婆心地說:“咱們祖祖輩輩都在大山裏生活,就你好高騖遠,人貴有自知之明,你卻連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
孩子將信將疑,幸虧他年紀還小,還沒養成啥話都聽的習慣。
孩子在慢慢長大,當他覺得自己有足夠的力量走出去的時候,他告別了這個從小就在此生活的小村。
曆盡艱辛,他終於來到了城市;曆盡更多的艱辛:他又見到了大海。
他去了許多夢裏去過的地方,還去了夢裏沒有去過的地方。
而勸他要有自知之明的哥哥,卻像他的父輩一樣,老死在貧困的村子裏,至死他都沒有見過城市和大海。
有夢想是可喜的,而實現夢想又要靠堅定不移的行動。可是現實生活中總是有太多的人眼睜睜地看著到手的機會跑掉,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畏首畏尾,不敢行動;或者怕準備不充分,會失誤;怕萬一一腳邁不好,會跌倒。當他自認為一切都準備好之後,卻又時過境遷,再采取行動已經毫無意義了。
有這樣一個年輕人,他每天都想著怎樣一舉成名,但從來沒有認真做過一件事。
在一天散步的時候,他正好遇到了大發明家愛迪生,急忙高興地走向前,請教他名揚天下的方法。
愛迪生首先和他聊了幾句,然後了解了年輕人的心理。之後問他說:“你是不是非常想出名?”
“對啊!我連做夢都在想,我什麼時候才能像您一樣出名呢?”年輕人忙不迭地回答。
“等你死後,你很快就會出名了。”愛迪生不慌不忙地說。
“為什麼我要等到死了以後才會出名呢?”年輕人吃驚地問道。
愛迪生以誠懇的態度告訴他:“因為你一直想擁有一座高樓,可是從沒有動手去建造它。所以,隻靠想象,高樓絕對不會無緣無故地出現在你麵前的。而如果你一輩子都生活在空想之中,等你死後,人們就會經常提起你,以告誡那些隻會做白日夢、不肯動手去做事的人,如此一來,你名揚天下的心願不就達到了嗎?”
這個故事說明了這樣的道理:再偉大的夢想,不如馬上行動!
一位青年文學愛好者向一代大師魯迅請教“成功的秘訣”。魯迅和他一起來到海邊,要他下水遊泳。這位青年怔了一下,急忙掏出一本《怎樣學遊泳》的書,坐在礁石上看了起來,隻有兩隻腳丫伸進水麵攪來晃去。魯迅問:“這本書你以前看過沒有?”
青年答道:“看過五六遍了,但總覺得沒有全部背熟……”
魯迅說:“我來幫幫你!”說著,便把這位青年一下子推進水裏。
這位年輕人終於在水中學會了遊泳。
一個人要想做成某一件事,必須積極地行動起來,投身到你要從事的事情當中去。一開始,你的經驗未趨成熟,可能處處不順手,久之你卻勝任有餘。
一位美國老太太從紐約步行到佛羅裏達州的邁阿密市。抵達後,記者問她,您是如何鼓起勇氣徒步旅行的?
她回答得非常輕鬆;“我邁出了第一步,我所做的一切就是這樣。當我走了第一步,接著便有了第二步,然後再一步,一步一步的,我就到了這裏。”
要成功,你不必花太多的時間去思考,你必須邁出第一步,然後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邁出第一步很能很重要,這表明你已經開始行動了。一旦行動起來,如果你決心成功,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你就會進入狀態,你就會背水一戰,你就會積累衝勁。衝勁將有助於你走向成功,因為行動起來的衝勁能夠比較容易地克服一些障礙。一匹狂奔的戰馬,再大的障礙也很難阻止它前行。
台灣姑娘楊敏清,因生活所迫,她才念到小學四年級便輟學了。結婚後,楊敏清和丈夫合辦了一家貿易商行,生意還不錯。但她不滿足於小打小鬧地做,決心幹出一份像樣的事業來。她聽說日本的錢好賺,便說服丈夫,孤身一人去日本創業。
來到東京後,楊敏清才發現事情遠不像她想象的那麼簡單。首先,她人生地不熟,根本不知道該從哪裏開始做起;其次,她語言不通,怎麼跟人家談生意呢?第三,她的資金很少,日本再好賺錢,也得先投資才能賺到錢呀!
還有那份遠離家鄉、遠離親人、無人交流的孤獨,更讓她難以忍受。
楊敏清的信心開始動搖了,但她想,好不容易下決心跑出來,也不能什麼不幹又跑回去呀!好歹先做起來再說,成不成先別管,不試一試就放棄,總難甘心。她設法找到在日本的台灣人幫忙辦手續,辦起了一家小小的貿易行。她沒有聘請員工,裏裏外外全是她一人忙活。
楊敏清一麵學日語,一麵嚐試談生意。也真難為她。才小學四年級的水平,居然短時間內就能用日語簡單交流了。但生意方麵卻很不順利,好幾個月一件生意也沒有做成。有一次,一家工廠事先答應委托她的貿易行將一批食品罐頭銷往中美洲。她高興極了,以為終於雲開日出見太陽了。誰知到簽約時,對方調查到她隻是一個新手,沒有什麼實力,立即變卦,拒絕簽約。楊敏清大失所望,難受得大哭一場。
楊敏清知道,自己既無實力又無知名度,要說服人家跟自己做生意,隻能靠耐心。她不急不躁,一次又一次地跑客戶。她一天天帶著希望走出門,又一天天帶著失望走回家。丈夫知道她在外麵做得很不順利,寫信建議她回去算了。楊敏清歸心似箭,何嚐不想回去跟親人團聚?但倔強的個性卻促使她下定決心:不努力到十分,決不輕易言棄。她一把眼淚一行字,給丈夫寫了一封信,信中說:“請放心,我肯定會成功!”
終於有一天,楊敏清看到了一絲曙光:一位日本商人被楊敏清百折不撓的韌勁所感動,把自己做不過來的一筆小生意讓給她做。生意雖小,對楊敏清卻是一件大事,她小心翼翼,將活幹得漂漂亮亮。這樁生意做下來,好像局麵一下子打開了似的,一筆又一筆生意接踵而至,真應了水到渠成這句老話。
楊敏清將貿易業的生意做順後,用積累的資金,投資房地產業。後來,她成為擁有三家大公司、七座百貨大樓以及多家分公司的大老板。
智者雖有千慮,如果不立即行動,也將一事無成。愚者雖少智慧,隻要在行動中磨煉自己,也將心想事成。在任何時候,我們不要忘記提醒自己:立刻行動,才能創造奇跡!
撬動夢想,行動是杠杆
夢想大多是美好的,但如果隻有夢想,而沒有實際行動,再好的夢想也是海市蜃樓。當今無處競爭不在的社會中,機會更是稍縱即逝。因此對於我們個人而言,如果隻是一味地空想,而缺乏付諸行動的勇氣,就算機會遍地開花,對你也往往是曇花一現,隻能留下遺憾和惆悵。麵對可能稍縱即逝的機會,你要知道:行動是撬動夢想的唯一杠杆。
羅賓-維勒是美國一個鞋業大王,在他事業剛剛起步的時候,為了在短時期內取得最好的效果,他組織了一個研究班子,製作了幾種款式新穎的鞋子投放市場。
結果訂單紛至遝來,產品供不應求,即使加班加點也隻能完成訂單的一小部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工廠又招聘了一批生產鞋子的技工。但麵對龐大的客戶訂單,現在的產能還是遠遠不夠。羅賓非常著急,如果鞋子不能按期生產出來,按照合同,工廠就不得不賠償給客戶一大筆錢,進而還會影響到工廠的聲譽。
於是羅賓召集全廠員工開會研究對策。主管們講了很多辦法,但都不行。這時候,一位年輕的小工舉手要求發言。
“我認為,我們的根本問題不是要找更多的技工,其實不用這些技工也能解決問題。”
“為什麼?”工人、主管們都很奇怪。
“因為真正的問題是提高生產量,我們可以從其他方麵想想辦法,增加技工隻是手段之一。”
大多數人覺得他的話不著邊際,但羅賓很重視,鼓勵他講下去。
他鼓足了勇氣,大聲說說:“我們可以用機器來做鞋。”
這在當時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立即引起大家的哄堂大笑:“孩子,用什麼機器做鞋呀,你能製作這樣的機器嗎?”
小工麵紅耳赤地坐下去了,但是他的話卻深深觸動了羅賓。對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夢想,正是它開啟了羅賓的思路,對,要盡快實現它。
羅賓根據小工提出的新思路,立即組織專家研究生產鞋子的機器。4個月後,機器生產出來了,世界從此進入到用機器生產鞋子的時代。羅賓也由此以領先者的姿態成為了美國著名的鞋業大王。
任何人的成功都要通過艱苦的努力,而成功者更刻苦、勤奮、努力等等,這些都是要求實際行動的。可以說,行動,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要想使自己的夢想得以實現,就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積極行動的能力,因為行動是我們實現夢想的必然手段,沒有行動就不會實現夢想。如果你每天都在幻想著如何取得成功,成功之後自己能夠實現哪些願望……而不去付諸實際行動,那麼,夢想永遠隻是你心中美好的期盼,是不會變為現實的。
想到就做是很多成功者的製勝法寶,擁有夢想可以使一個人的能力發揮到極致,但是光是擁有夢想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行動才是力量。隻有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才能使自己的命運有所改變,再多的夢想不如實際行動完成一個目標。我們總是在夢想,有夢想而不去執行,其結果隻能是一無所有。要成功,就要敢於夢想,勇於追求夢想,並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它變成現實。
匈牙利作家凱爾泰斯-伊姆雷在十二歲時,做了一個夢,夢到有位國王給他頒獎,因為他的作品被諾貝爾看上了。在母親的鼓勵下,從此他真的喜歡上了寫作。1965年,他終於寫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說《無法選擇的命運》;1975年,他又寫出他的另一部小說《退稿》。接著他又寫出一係列作品。就在他不再關心上帝是否會幫助他時,瑞典皇家文學院宣布:把200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匈牙利作家凱爾泰斯-伊姆雷。他聽到後,大吃一驚,因為這正是他的名字。
海格爾斯頓說過這樣一句話:“努力不懈的人,會在別人失敗的地方獲得成功。”聰明的你有夢想嗎?你想成功嗎?隻想是沒有用的,你必須為自己的夢想付出行動,否則,美夢永遠隻能存在於黑暗的夜裏。經不起陽光的照耀,那樣它馬上就會變得無影無蹤。
朋友,你準備如何讓自己的夢想得以實現呢?
擁有夢想而不開始行動是最消磨意誌、摧毀創造力的事情。年輕人最容易染上的可怕習慣就是遇事明明已經計劃好、甚至已經做出決定了,卻仍然瞻前顧後,不敢做出任何舉動。或者並不是不想行動,隻是想過一段時間再開始,這樣一晃就是一生。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不敢決斷,到最後才明白這一生是碌碌無為,以至於抱憾終生。
“拖延等於死亡”。成功人士對這句格言是絕對信服的,因為他們理解其中的道理。成千上萬的人都曾擁有雄心壯誌,為什麼很多人沒能如願以償?因為這些人都在拖延時間,沒有采取具體行動。
杜勇綽號阿杜,雖然隻有26歲,卻已是武漢乃至華中地區舞蹈培訓業的“老大”。大學期間,喜歡舞蹈的阿杜就“不務正業”。2005年畢業時,當別的同學忙著找工作,他卻用玩舞蹈攢下的1000元錢開辦舞蹈培訓班,“自己創業!”當興趣變成事業,阿杜才漸漸感覺到,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以前隨心所欲地玩舞蹈,不在乎賺不賺錢,現在當老板,凡事都要考慮周全、核算成本,完全是兩碼事!”經過半年“試水”,阿杜正式創辦舞蹈俱樂部。缺資金,缺人手,阿杜遇到了其他創業者共同的難題。為了省錢,阿杜住進了公司。晚上,他從儲藏間裏拿出被子,席地而臥;清晨,他卷起鋪蓋,第一個開始工作。憑著勤奮與執著,他一點點接近夢想。經過兩年多的發展,阿杜舞蹈俱樂部已有8家分店,員工總數60餘人,在華中地區排名第一。“力爭三到五年在創業板上市!”在阿杜看來,擁有夢想隻是開始,更重要的是要付出行動,堅持努力,一定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跡。
有句話說得很好:“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確實是這樣,人生的路隻有躬行,才知其中的酸甜苦辣,畏懼困難,連那些走彎路的人都比那些不敢前行的人好得多。
要知道,很多事情都不是那麼容易的,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件看起來很難的事情,有時候隻需要幾分鍾就可以開個頭,就能讓他進入行動的狀態,踏上成功之路的第一步。但是,有些人寧願拖延一輩子的時間也不肯付出這能改變一生命運的幾分鍾。
想要使自己的人格得到提升,實現心中的夢想,立即采取行動是最重要的,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如果你缺乏勇氣、忍耐力、魄力、決斷力,那就在磨煉中使自己的這種能力得以提升吧!應該深信,隻要你肯付出積極的行動,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無論你的夢想是多麼的強烈,目標是多麼的明確,計劃是多麼的周密,如果不付諸行動,最終都會像蒸汽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取得成功的方法已擺在了你麵前,現在就需要你做一些決定:你是真的打算將夢想付諸行動?千萬不要讓別人把你的夢想偷走了。
夢境總是美好的,但要變成有目標和計劃的夢想才有意義。如果你不肯為自己的夢想付出行動,再好的夢想也還是夢幻。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迅速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
機遇隻垂青行動者
當今社會中,會有許多年輕人常常抱怨命運不公,自詡千裏馬,而埋怨沒有伯樂。也許這些人的確才華橫溢,但更多的可能是由於他們過於孤芳自賞或者恃才傲物,沒有時間為自己的發展付出勞動,或許就是所付出的不夠。要知道:采取行動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徑。
有這樣一個神話故事:
一個年輕的男子碰到一位神仙。神仙告訴他說:“即將有大事要發生在你的身上了,你將有機會得到很大的財富,以及在社會上獲得卓越的地位,並且娶到一位漂亮的妻子。”
這個人終其一生都在等待這個奇跡的承諾,可是什麼事也沒發生。就這樣,這個男子窮困地渡過了他的一生,最後孤獨的老死了。
當他上了西天,他又看到了那位神仙。
他對神仙說:“你說過要給我財富,很高的社會地位和漂亮的妻子的,可是,我足足等了一輩子,卻什麼也沒有。”
神仙回答他:“我沒說過那種話!我隻承諾過要給你機會得到財富,一個受人尊重的社會地位和一個漂亮的妻子,可是,你卻讓這些都從你身邊溜走了。”
這個人迷惑了,他說:“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神仙回答道:“你記得曾經有一次想到一個好點子,可是你沒有行動,因為你怕失敗而不敢去嚐試。”這個人點點頭。
神仙繼續說:“因為你沒有去行動,這個點子幾年後被給了另外一個人,那個人一點也不害怕地去做了。你可能記得那個人,他就是後來變成全國最有錢的那個人。還有,你應該還記得,有一次城裏發生了大地震,城裏大半的房子都毀了,好幾千人被困在倒塌的房子裏,你有機會去幫忙拯救那些存活的人,可是,你卻怕小偷會趁你不在家的時候,到你家裏去打劫、偷東西,你以這作為借口,故意忽視那些需要你幫助的人,而隻是守著自己的房子。”
這個人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神仙說:“那是你的好機會去拯救幾百個人,而那個機會可以使你在城裏得到多大的尊敬和榮耀啊!”
神仙繼續說:“你記不記得有一個頭發烏黑的漂亮女子,那個你曾經非常強烈地被吸引住,你從來不曾這麼喜歡過的一個女人。之後也沒有再碰到過像她這麼好的女人。可是,你想她不可能會喜歡你,更不可能會答應跟你結婚,你因為害怕被拒絕,就讓她從你身旁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