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暗河(1)(2 / 3)

黃昏中,我又一次輕輕地走在你的身邊,尋尋覓覓。我看到,凡是你經過的地方,都生機勃勃;凡是你駐足之處,都孕育著生命。為此,眼前的世界在我的內心重又美妙起來。纖纖細草,絲絲暗流,一切莫不使人感到一種盎然的興致。驀然間,我見到一群石碑。那些碑上都刻有一段故事,似乎有一個碑是講了一位英雄,是個年輕的婦人。那段故事也說不上傳奇。石碑是坐北朝南的,據說南方有那位婦人的家鄉,是個很富饒的魚米之鄉。她是隨丈夫一起來到這北大荒的。在一個雨天裏,她一連救了5個孩子,就在救第6個孩子時,她被洪水卷走了。人們不知道她在悄然離別這個世界時,是否無憂無恨。倘若有優,是來不及圓成一生中最溫馨的夢的;倘若有恨,也來不及向親人一吐情腸的。人們隻是發現,從此以後,一塊小小的墓碑,便久久地佇立在這隱去形跡、蓄豐涵美的湯湯暗河邊。冬來夏往,聽著人間的歡聲笑語,始終那樣質樸,那樣安詳。於是,人們叫她暗河女。

暗河女的故事堪稱悲壯。離開她的墳碑和那片石碑群,我的心處於一種蕩動之中。燦燦朝陽下,沉沉夜色中,一連數日,我不能平靜。是為了那去了的婦人,為了那片石碑,還是為了這暗河?不知何故,我的眼前是一個鋪開的長卷,如煙往事,蒼茫未來。暗河,你究竟是怎樣的一條河?

草地的精靈

北大荒的草地是豐茂的,足以與其它草原相媲美。與牧人們同行,漫步草原,仿佛進入了一個神奇的動物世界,會有許多意外的收獲。

隻要你認真尋找,就會發現一個可愛的現象。這裏的羊是平靜有序的。無論是進入草場,還是踏上小路,到河邊飲水,或跨欄入夢,它們總是和平地排隊,跟著頭羊一隻接著一隻,從不爭執,似乎誰在前誰在後是早就規定好了的,是天經地義,誰也不能破壞,誰也不可能破壞的,也許真像傳說裏的那樣,這些羊們的紀律實乃動物世界的“知書達理”。否則,為什麼一旦出現了一隻迷途的羔羊,整個羊群會一致地行動起來,去盡力尋找其蹤跡,而經過了千難萬險終於找到那隻羔羊時,你會發現,那隻羔羊始終是膽怯的,一直也不敢將頭抬起,更沒有勇氣跨越那個欄杆。直到此時,羊群裏才會發出一陣陣叫聲,那叫聲似乎就是表達了一種批評,一種同情,或最終的諒解。於是,頭羊讓開了一條路,那隻迷途的羔羊便跨進了欄門,緊緊地依偎在母親的身邊。

這真是一些草地上的精靈。它們自然就能使人聯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諸如櫃台前的一場吵鬧,半夜中發生了械鬥,鄰裏間也出現了爭端,同誌間的相互不容。就在昨日裏還發生了一件事情。一個離婚的男子去前妻家看望孩子,被嶽父母拒之門外,小夥子一怒之下喝了一斤老白幹,一刀砍掉了自己的3個指頭,然後流著血要去殺人。碰巧遇上了一名好心的大夫,才避免了一場悲劇。可見,文明應該成為一種天性,而不應過分患得患失。

在北大荒,牧羊人的帳篷是隨羊群移動的,永遠也離不開那片肥沃的草場。春天、秋天,夏營盤,冬營盤,一年四季遊牧在草原。

羊群是喜歡傍晚的,尤其在夏季,當火燒雲上來的時候,它們顯得格外活躍,那種情緒、神態、造像,簡直就是畫,就是詩,就是生動的樂章。

入夜,羊們靜靜地睡去了,然而頭羊卻微睜著眼睛,它是在用警惕保護著兒孫,前方一旦出現幾隻亮晶晶的眸子,它便會抬起那長著長長犄角的頭。還有獵狗,頸上戴著鈴鐺,隻要到了夜間,它們總不會懈怠的,總是時刻地準備著。牧人的身邊有一堆火,在暗夜中燃燒著,假如真的遇上了狼群,這堆火便成了真正的“聖火”,狼群是沒有勇氣接近火堆的,它們隻好望“羊”興歎了。有時為了驅趕瞌睡蟲,牧人會跳上馬背馳騁一番,自然會頓覺精神倍增。

春季來臨了,牧人們將羊群集中起來。一連數天,年輕的牧羊小夥,當著姑娘的麵,將幾隻健壯的羊挨次摔倒,撲上去飛快地剪掉羊毛,然後朝羊背上一拍,那些被剪過毛的羊們就像剛剛理過發一樣,頃刻間變得規規矩矩,初時的那種傲慢便全然消失了。等下工的號子響過,姑娘和小夥便成雙成對地消失在晚霞中。用不了多久,人們就會發現,這剪毛場上的搭檔變成了一對對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