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孩子在選擇做事後,不要因為孩子做得不夠完美而替他完成聰明的孩子一旦發現他表現得無能就可以逃避做家務,他就會有意地表現得無能,以此來逃避責任。孩子第一次嚐試做事,總有不完善的地方,父母可以幫助他完善他的計劃和方案,但絕對不要親自動手。這樣他也能輕鬆地完成他選擇的事,同時要不斷讓他作選擇,不管他是選擇困難的還是容易的都是對他的鍛煉。
(3)讓孩子有“服從命令”的觀念父母要將設立的標準推行到底。如規定孩子不亂放玩具,所有的玩具玩過都要放在整理箱內。如果孩子不遵守規則,玩具又出現在書房、客廳,甚至廁所,一旦提醒還不肯執行,期盼著誰來幫他收拾,就馬上將這些玩具統統扔進垃圾桶(一般都扔在廢紙簍裏)。一看動真格,孩子就會哭著追出來從垃圾桶撿回玩具,洗幹淨放回自己的玩具筐。這看起來嚴酷了點,可從此玩過收好的習慣就馬上養成了。
7.給他一點小壓力沒有壓力,人向前衝的勁頭會小許多。給孩子壓力要先鍛煉孩子的忍耐力!
美國著名成功學大師卡爾·皮魯說:“潛能是一個人成功的重磅炸彈。”一個孩子的潛能是巨大的,因此我們要培養他正視壓力、挑戰壓力的能力。
有壓力才能激發潛能。大腦越用越聰明,生活越求創新就越有意義、越美好。有這樣一幅場景:孩子學到了一些新知識或是出色地完成了一項工作任務,或是對他所關注的事物有了新的發現,腦海裏閃現出靈感的火花、奇妙的構想……這一天他一定會感到非常愉快和幸福,心中仿佛有一支動聽的歌在歡快地回響…-·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經曆。這樣的時日為什麼會那麼令人稱心如意?因為這是比平常更多地用腦而帶來的樂趣。當孩子意識到自己在成長和進步的時候,他們的自信心、喜悅之情和成就感實質上就是一種由於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和創造才能而產生的活力。
幼兒園大一班的小亮是個精力旺盛又非常調皮的小孩子。尤其是午睡時,躺在床上活躍得難以入睡,並不停地叫喊著:“老師,我睡不著……”
說話吵鬧聲往往打擾其他小朋友,王老師運用多種方法教育也毫無效果。
後來,老師幹脆讓小亮午飯後留在活動室玩會兒玩具,玩累了或等其他小朋友睡熟後再讓他進屋休息,這一招還真靈。
可是某一天午飯後,小亮迫不及待地跑向玩具區,王老師照例安排其他小朋友進屋午休。
突然童童喊到:“老師,老師,我也想去玩玩具。”
“不行,該午休了,起床後我們再玩。”
“為什麼我們不能玩,隻許小亮去玩玩具?”
“王老師不公平。”……教室裏頓時議論紛紛。這時,王老師說:“小朋友們,老師也覺得這樣做有點不公平,既然老師犯了個小錯誤,不公平了,就要受到懲罰,小朋友想個辦法懲罰下老師吧。(讓孩子知道做錯了事情要受到懲罰。)小亮小朋友已經和我們是三年的好同學了,小亮同學,小朋友們都午睡的,你如果不午睡,小朋友就覺得是不公平的,對嗎?如果不公平就要受到懲罰的。我請小亮小朋友自己說,你到午睡室裏吵鬧,不安靜睡覺對其他小朋友不公平了,你自己想個懲罰自己的辦法吧,如果不嚴厲的話,我要請其他小朋友幫你想了。”首先老師先承認自己的不公平,讓小朋友們明白不公平是要受到懲罰的,然後通過讓小亮自己想出懲罰自己的方式來認識自己,不奢求達到他能馬上睡覺的效果,但是希望他能做到一點,能安靜地在午睡時間裏不喊叫。同時通過與家長做好溝通工作,了解孩子的情況,雙方共同幫助小亮解決午睡問題。
給孩子一點壓力,讓孩子清楚知道如果不這樣做,會有什麼後果。做到平等公正對待每個孩子,做孩子心中的天平。
現代社會競爭日趨激烈,要想使孩子將來成為優秀的人才,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和承受力,以便將來能麵對巨大的心理壓力和身體極限的考驗。為此,家長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遊戲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忍耐力。
(1)和孩子做一些專項的訓練介紹一個鍛煉孩子忍耐力的小遊戲。這是劉亦婷的爸爸發明的小遊戲。劉爸爸在暑假裏為孩子設計了一次“忍耐力訓練”項目:捏冰一刻鍾,若孩子做到了,父親就送給孩子~本書。為此,劉爸爸在冰箱中為孩子凍了結結實實的一大塊冰,讓孩子握著開始計時。到第二分鍾,孩子就感到手凍得刺骨地疼痛,但是孩子急忙拿起一個藥瓶看上麵的說明以轉移注意力;到第三分鍾,孩子感到鑽心地疼痛;到第四分鍾,孩子感到骨頭被凍僵了,但咬牙忍著……後來,手由痛變麻,直到完全麻木,終於堅持到一刻鍾。
其實,除了捏冰,還有很多辦法可以鍛煉孩子的忍耐力。比如做一些體育運動的基本功——站馬步,能堅持五分鍾就給一次獎勵;踮著腳尖站立;運動項目中的曲臂懸垂……這些活動一是要求孩子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具備較強的身體承受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求孩子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毅力,能堅持。
(2)陪伴自己的孩子玩智力遊戲,為他樹立“人生規則”
玩智力遊戲對孩子的智力開發大有好處,同樣有助於孩子忍耐力的培養。不少孩子在下棋時,發現走錯了,常常向家長提出悔棋,有時甚至已走了幾步了還要回頭重來,做家長的往往都會遷就孩子。在教孩子下棋時,有時允許孩子悔棋有利於孩子提高棋藝。但是,家長在陪孩子下棋時,應切忌讓孩子悔棋。因為下棋雖然隻是娛樂活動,但也有明確的競技規則,應該讓孩子在遊戲中樹立規則意識,這樣,孩子進入社會後才會遵從基本的社會規範,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現在不少孩子在成長中常常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主要症結往往就在於心理承受力過低,容易被一些意外的挫折打倒。所以,家長一定要加強孩子忍耐力的鍛煉,鑄就孩子強健的體魄和堅韌的意誌。
8.做爸爸一樣的男子漢作為孩子的父親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細節,要努力讓自己成為兒子的好榜樣。孩子與一個好父親接觸的機會越多,在一起的時間越長,就越有利於孩子強健身體和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創造性。
上小學四年級的大林最近在學校闖了很多次禍,班主任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裏談話。
“你為什麼教同學玩撲克賭錢?”老師問。
“我不知道什麼叫賭錢,平時我看我爸爸他們就是這麼玩的。”大林低著頭說。
“那你為什麼打人?你看你把李強打成什麼樣了!”老師有點氣憤了。
“他惹我了!我爸說了,被人欺負就不能憋氣。”大林很有理地爭辯。
“他惹你你也不能打人啊,有什麼事不能好好說,謙讓一下嗎?”
“平時我爸就是那麼打我媽的!”大林很是理直氣壯,看起來他沒有一點錯。
“還有,你竟然在廁所裏吸煙,都是誰教你的?”
“沒人教我,我看到我爸爸抽煙的樣子很帥,我就跟著學了。”
老師剛想說什麼,這時大林神采奕奕地補充了一句:“我就想做爸爸那樣的男人!”
看來,榜樣的力量真是大啊,這麼小的孩子就會抽煙、賭博。老師聽了備感無奈。
其實上麵的事例不過是一個冷笑話,但卻值得所有孩子的父親思考。
平時,很多父親都在抱怨自己的兒子不聽話、不學好,你有沒有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是否就是孩子“學壞”的“榜樣”?
想讓你的孩子以後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做父親的首先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1)父親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有的父親抽煙,兒子就會在背地裏學著抽煙,他們會覺得這樣很男人;有的父親經常酗酒,那麼兒子長大了很可能也是一個酒鬼;如果父親經常對妻子發火,那麼兒子很可能有暴力傾向,走上社會會給家裏惹是生非;如果父親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那麼兒子很可能沒有孝順的品質。這就是榜樣的作用。
因此,作為孩子的父親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細節,要努力讓自己成為兒子的好榜樣。
(2)孩子更需要父親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總是喜歡保護孩子,怕孩子磕著、碰著、摔著,很容易不自覺地出現包辦現象。而父親則更重視教育孩子自立、自理,勇敢地麵對一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因此,我們會發現,那些從小與父親接觸比較多的孩子往往表現出很多優勢,如性格開朗、頭腦靈活、身體健壯、充滿活力。可見,父親的良好教育方式、能使孩子更為健康地成長。所以,作為孩子的父親,一定要多陪陪孩子,因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更需要你。
(3)父親要給兒子傳遞積極向上的理念一位好的父親會給兒子傳遞男子漢的硬派作風,會給孩子的身體裏注入陽剛之氣;好的父親,會努力讓自己的知識麵寬廣,會灌輸給孩子一些書本以外的知識;好的父親會鼓勵孩子遇事自己動手,大膽嚐試;好的父親不光是一個父親,還總是以朋友的姿態,與孩子一起無拘無束地玩耍。
有了一個好父親,孩子多數時候都會喜歡跟爸爸玩,而不喜歡跟媽媽玩,因為爸爸更顯得與他“誌同道合”。和爸爸一起玩,沒有太多的顧慮,玩得開心,也玩得盡興。更為重要的是,在遊戲的過程中,爸爸教會了他什麼叫做男人的骨氣、膽量、堅強和男子漢氣概……孩子與一個好父親接觸的機會越多,在一起的時間越長,孩子就越勇敢、堅強、豁達、樂觀,越有利於孩子強身健體和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