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家用滅火器,市場上賣70元一個,按現在的生活條件來講,父母帶孩子看場戲、買雙鞋之類的東西會毫不猶豫地花70元錢,但卻沒想過為自己的生活買一個“保險”。
一位曾在德國生活過的朋友講:德國的一些居民,當搬到一個新的住處時,首先要做的事兒就是帶領自己的孩子到樓上樓下、房前屋後走一走、看一看,告訴孩子有哪些安全問題需要注意,一旦發生什麼意外情況,該向誰、什麼機構求救,該從何處逃離,有什麼物品或地勢可以利用等等。我們的家長們有多少人這麼做過?
(1)教給孩子一些常識讓孩子牢記自己及父母和班主任的姓名,家庭和學校的地址、電話及郵政編碼;懂得匪警、火警、急救等重要電話的號碼;知道轄區內或學校附近的派出所的位置,等等。學校還應給年少的男孩掛上標有基本情況的胸卡,發現遺失及時補上;父母亦可在家中顯眼處貼上寫有基本情況和事項的大紙片,以便獨處的男孩在遇上危險時及時獲得幫助。
(2)告訴孩子一些安全方麵的知識如在交通安全方麵:上街要走人行道,橫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不在馬路上玩耍等。在體育安全方麵:體育鍛煉時要穿膠底鞋和運動衣,口袋裏不要裝尖銳的物品,不要在空腹或身體極度疲勞的情況下進行體育鍛煉等。在家用電器使用的安全方麵:在使用電器前,要先看使用說明,搞清楚操作順序,不輕舉妄動,不能用濕布擦電線或接觸電源等。在遊泳安全方麵:教育孩子不要到水流湍急處遊泳,也不要在饑餓、疲勞狀態下遊泳,遊泳前要做好充分準備,要有人陪伴,不要讓孩子單獨一人在不明水情的高處跳水等。另外,還有防止被狗等動物咬傷,防止中暑、凍傷等。
(3)用情境模擬的方式訓練孩子在麵對危險情況時冷靜、鎮定,采取正確的自救措施。比如:家裏發生火災怎麼辦?被汽車撞傷怎麼辦?在遊泳時腿抽筋怎麼辦?在野外迷路怎麼辦?等等。孩子最有可能遇到的情況要經常進行模擬練習。
(4)告訴孩子不要輕易相信別人最重要的是,絕對不要單獨和陌生人呆在一起,如不可跟隨別人走開,單獨在家時不可給除父母及親人以外的人開門等等。對於陌生人問路或請求協助尋找丟失的寵物之類的事應保持警惕,這是犯罪分子誘拐孩子的兩種普遍手法。如:有的罪犯裝作認識孩子,叫出孩子的名字(其實他可能是看到了繡在孩子衣服上的名字或跟蹤你孩子聽到有人這麼稱呼過);有的罪犯自稱是消防人員,編造你家房子著火的緊急情況,等等。父母應告訴孩子,任何人——即使是警察或消防員,在未得到監護人允許的情況下,都不能將他帶走。
(5)遇到麻煩找警察叔叔遇到麻煩找警察叔叔是最基本的常識,但僅此還不夠。假如警察不在附近,孩子就不會求助於任何人。還應讓孩子知道,公園、商場、電影院等地方的工作人員都可以求助,多一個機遇就多了一分生存的希望。
8.先會自我保護是真正的勇敢當危險來臨時,學會自我保護,不是怯懦,參加力所能及的幫助,才是真正的勇敢。這不僅不會弱化見義勇為的精神,反而會使它更加科學、理性地發揚光大。
幾天前,上小學六年級的雷雷告訴爸爸,附近一所中學的個別學生,放學時會到他們學校搶劫小學生,不給錢,就得挨打。爸爸問他:“要是你碰上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孩子說:“跟他打唄!”爸爸說:“為什麼不告訴老師、家長,讓大人幫助解決呢?”孩子的回答很出乎我的意料:“告訴老師、家長那多丟人。在我們班裏,有事兒誰告訴老師呀,那樣會被同學瞧不起的。再說,告訴老師頂什麼事兒呀,鬧不好自己還得挨批評,說‘你幹嗎帶錢呀’。碰上劫錢的人,他要跟你打,就打唄。”聽了孩子的話,爸爸覺得心裏很不踏實。孩子們是自我保護能力相對較弱的群體,社會上也經常宣傳教育孩子們,如果遇到危險要主動尋求大人的保護,而不要不顧自身“實力”一味地“鬥爭”。可是,從孩子的口中我得知,在學校裏,孩子們把尋求大人幫助普遍看成“可恥的”、“沒有必要的”。
作為家長,應該怎樣扭轉孩子的這種錯誤觀念,使他們在遇到危險時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呢?
(1)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以暴製暴”不是勇敢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有這種想法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在他們看來,自己已經是一個“大孩子”了,不管在同學和老師麵前都要有一種“男子漢”的形象,遇到事情總覺得自己可以處理了,所以,當遇到危險時,他們覺得告訴老師和家長是一件丟人的事,不如自己跟人打架更顯得勇敢。
作為家長要了解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身心特點,平時多與孩子溝通,提高對孩子的關注,告訴孩子什麼是真正的勇敢,什麼是蠻幹,讓孩子明白人首先要有正確的是非觀念,遇到事情要有正確的處理方法,可以引導孩子通過在日常生活中見到或從新聞中聽到的事例中學習正確的處理方法,遇到事情才能更加理智地處理問題。讓孩子通過了解到的案例學會機智地自我保護的方法,告訴孩子這才是真正聰明孩子的行為。
(2)家長及時和學校聯手當發覺自己的孩子遭遇暴力時,要先了解情況,千萬不要沉默或者教育孩子以暴製暴,應教會孩子一些可供他選擇的自我保護的方法,並及時與學校聯係,家校共同商討對策,必要時尋求法律的保護。
家長可以把孩子的一些反常行為和受傷情況及時反饋給老師,請老師通過多種形式糾正孩子們處理危險事情的不當方法,引導孩子們知曉事情的嚴重性,教給孩子正確的處理方法,並且學習一些必要的法律法規,有些事情必要時要通過法律的手段來解決。老師可以通過班會等,讓孩子們廣泛收集機智獲勝的小故事,開展故事會、討論會,從中學習一些處事經驗,使他們認識到遇到壞人一不能怕,二不能蠻幹,三要講究策略,如果看到壞人做壞事,要及時報告老師或警察,如果自己不方便當場報告,要妥善處理好眼前的事情,在不激怒對方的情況下,穩住對方,記清對方的相貌,告訴家長和老師從而更好地解決這件事,從根本上消除事情隱患。
(3)做孩子可依賴的朋友家長要注意融洽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培養父母與子女朋友式的親子關係。特別是快要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從思想上會有一些叛逆,要經常耐心地和孩子溝通、談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所作所為,鼓勵和表揚孩子的長處。當他們出現一些問題時,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和體諒他們,然後通過一種孩子願意接受的方式給予正確的建議和意見,但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們,更不能大發脾氣或不停地嘮叨,以免適得其反。
9.孩子,你要認清壞人的真麵目那些壞人往往不會直接表現出他們醜陋的本質,而是用迷人的微笑、甜言蜜語或物質報酬等誘惑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好人也會有壞人,如果我們沒有及時辨別壞人的真麵目,就會上他們的當;如果我們缺少自我保護的意識,後果會不堪設想。
每天早晨,鴨子姐妹倆總是順著大路搖搖擺擺地走向池塘去遊泳。
“這條路真糟。”鴨姐姐說,“但是我在想,我們是不是另外找一條路走走?還有許多路都能通向池塘去呢。”
“不,不。”鴨妹妹說,“我不同意,我實在不想找另一條新的路,這條路我已經走慣了,很舒服。”
這天早上,鴨姐妹看見一隻狐狸坐在路邊的一根木頭上。
“早晨好,鴨小姐。你們是去池塘遊泳的吧?”
“唉,對啊。我們每天都要走這條路呢!”鴨妹妹說。
“真的嗎?有意思。”說著,那狐狸露出尖尖的牙笑了笑。
第二天,太陽升起了。鴨姐姐說:“如果我們今天還是走那條老路的話,一定還會遇到那隻狐狸的。我不喜歡看到它那副嘴臉,今天我們一定得找條新的路走。”
“你真是傻透了,”鴨妹妹笑著說,“那隻狐狸看上去可像一位紳士啦,昨天它還朝我們笑呢!”
就這樣,鴨姐妹倆還是沿著老路搖搖擺擺地向池塘走去。果然,那隻狐狸仍舊坐在木頭上,手裏還拿著一隻麻袋。
鴨姐妹見事不妙,“嘎嘎嘎”地喊叫著,撲扇著翅膀飛也似的逃回了家,趕緊把門閂上。
第三天,為了安定一下情緒,鴨姐妹待在家裏沒有出去。
第四天,它們謹慎地找到了一條能安然無恙地到池塘去遊泳的路。
單純而善良的鴨姐妹險些被狐狸的詭計陷害,要不是狐狸過早地露出了它的尾巴,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後來鴨媽媽告誡它們:“無論是待人還是處世,千萬不能被事物的表麵現象所迷惑,對那些像極了紳士的狐狸們,更應該提防。”
同樣也要先告訴你的孩子,在他的日常生活中,遇事一定要多留心,更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對於他們個人來說,應該盡力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識,並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廣泛了解當前犯罪分子的行騙方式等。
第二,要有敏銳的識別能力,能夠發現可疑點。
第三,清醒的判斷。對是非、真偽、表裏、安危、合法非法,對事件性質,對疑點細節,對當時處境,對事態發展都要有清醒的判斷。
第四,理智與自製。要有對意外錢物的警惕能力,要有拒絕誘惑的勇氣、擺脫困境的信心、抗拒威脅暴力的決心。
第五,要自尊、自愛、自律,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不受其誘惑。
第六,學會靈活的自衛方式。學會利用環境保護自己,借用他人保護自己,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學孤軍奮戰時的策略選擇以及其他一些應變手段。
告訴孩子:“凡事要多留心。在生活中,有些壞人也像狐狸一樣假裝紳士,如果你沒有及時辨別出壞人的真麵目,就會上了他們的當。你一定要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並學會巧妙應對突然來臨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