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猶太人的思路跟一不一樣(5)(1 / 2)

就在此時,由於鐵路伸人俄國的勢力範圍之內,俄國政府從自身利益出發,提出強烈反對意見。結果經過兩方協議,最後,土耳其政府不得不將鐵路長度縮短到了1200公裏。

這一變更對赫希來說正是他求之不得的。當初赫希簽協議時就想到了這一點,正是這一協議,為赫希卸下了整條鐵路線中耗資最大、風險最大的部分,而原來土耳其政府在同赫希的協議中之所以給予他如此優厚的條件,是因為這段鐵路存在最為棘手的問題。現在耗資最大、風險最大的部分去掉了,而優厚的條件依然照舊,赫希發財就是穩操勝券了。

這前後的變化,包括俄國政府“從自身利益出發”的反對;土耳其政府主管鐵路的大臣最終同意縮短鐵路等都是赫希兩頭遊說的結果,因為他的目的就是讓自己在契約中巧設的漏洞對自己有利,正如赫希所想,這一係列的漏洞瞬間使赫希成為暴富。

1888年,從維也納到君士坦丁堡的鐵路全線貫通。同年年底,經過雙方無數次的討價還價,土耳其政府從赫希手中買下了這條鐵路。據估計,在整個鐵路的建設中,赫希共獲利3000多萬美元。

雖然,赫希參加這條鐵路的建設是一個“狡詐、脅迫、掠奪、欺騙”的故事,但同時,人們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赫希,這條鐵路可能根本無法建成。事實上,赫希作為一個冒險家,事先就敏感地意識到,一條鐵路伸入另一大國的勢力範圍,在當時世界政治格局下會引起什麼樣的反應。他把這種一時無法克服的麻煩,藏進了與政府簽訂的鐵路建設的協議書裏。他以猶太人動態思考的習慣,以猶太商人熟諳政治因素的敏感,將政府間的政治抗衡引入合同書中,巧妙地設置了一個助自己發財的“漏洞”,對於善於靈活簽約的猶太人來說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所以,無論從智力上,還是從策略上,赫希同其祖先雅各是一脈相承的,隻是赫希的故事少了一點神話色彩,而多了一些現實性。赫希可謂精明的猶太人的代表,這個故事也提醒與猶太人做生意的人,自己(不管是政府還是個人)也要變得精明起來,用智慧與猶太人平等過招,保衛自己的利益。

也許正因為猶太商人熟練使用此種賺錢的技巧,所以反過來,他們對別人使用這種手段則保持著高度的警惕。這使他們從契約中受益的同時,很少在契約上上當受騙。

9.想進一步就先退一步

猶太商人聰明絕頂,善於使用以退為進、明虧賺盈的手法,以此來實現自己的經商目的。

一家叫奧茲莫比爾的汽車廠,位於美國涅狄格州的土地上,它的生意曾長期冷淡,工廠有倒閉的跡象。該廠總裁決定從推銷著手,擺脫麵臨的危機。

商場變幻莫測,要善於調整,這種調整旨在贏利,但為了贏利,吃些小虧理所當然。采用什麼樣的推銷方法更有效呢?

總裁猶太商人卡特,對該廠的情況進行了反複認真的思考,針對存在的問題、競爭對手以及其他商品的推銷術認真地進行了比較分析,最後博取眾人之長,大膽設計了“買一送一”的推銷手法。該廠因為積壓了一批轎車,不能及時出手,資金也沒法收回,倉租利息卻處於上揚趨勢。所以,廣告中就聲明誰買一輛“托羅納多”牌轎車,誰就可以同時得到一輛“南方”牌轎車。

買一送一的推銷方法,由來已久,使用廣泛。但一般做法就得免費贈送一些小額商品。如買電視機,送一個小玩具;買錄像機,送一盒錄像帶,等等。這種給顧客一點小恩惠的推銷方式,確能起到很大的促銷作用。但時間一久,使用者多了,消費者也慢慢不感興趣了。給顧客送禮吃回扣的做法,也是個推銷老辦法,但同樣,所送禮品的價值或回扣數目一般都較小,不可能起到鼓舞消費者的效果。

奧茲莫比爾汽車廠對各種推銷方法的長處兼容並包,盡可能克服因方法陳舊使消費者麻木遲鈍的缺點,大膽推出買一輛轎車便送一輛轎車的出眾辦法,果然一鳴驚人,使很多對廣告習以為常的人為之刮目相看。許多人聞訊後不辭遠途也要來看個究竟。該廠的經銷部一下子門庭若市。過去無人問津的積壓轎車果真被人們競相采購,該廠如廣告所說實現了承諾,免費附贈一輛嶄新的“南方牌”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