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推銷員隊伍的繼續壯大,孔菲德從傭金提成的收入頗高。他已無需自己親自去推銷了,開始專心於訓練新的推銷員,健全他的代理機構並開拓更廣闊的基金市場。
I0S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著。到20世紀50年代末,它已擁有100個推銷員,他們的足跡踏遍世界各大洲的許多國家。它的推銷員隊伍壯大到孔菲德一人難以控製的地步。
於是他就一層層地增設中間機構,原來他的推銷員被提升為推銷主任,他們就有權擁有自己的推銷員並從傭金中提成。
而當推銷主任的推銷員太多時,他又設立了次一級的中間級機構。自己的地位也上升了一級。
就這樣,孔菲德也建立了金字塔般的組織,這回他已距離“金字塔”塔尖不遠了。
他一層層地從每一個屬下身上提取他應得的那部分傭金。
到1960年,孔菲德已淨賺100萬美元,而他自己從未入一分一厘的資金,實際上他不是“一本萬利”,而是“無本萬利”的空手道高手。
孔菲德手中擁有了雄厚的資本,加之公司聲名鵲起,於是,他采取了在互助基金這一行中石破天驚的一步——成立了他自己的互助基金公司。
孔菲德的第一家互助基金名叫國際投資信托公司(簡稱IIT)。該公司在盧森堡登記注冊,其通迅地址和實際經營的總部,依然在瑞士和IOS在一起。
孔菲德的那些熟練而有衝勁的推銷員們,能使一般潛在的客戶獲得一個印象,即IIT是一家以瑞士為基地的殷實可靠的大公司,IIT股票銷售的情況就如股市繁榮時的熱門股票。12個月以後,該公司已獲得其投資者投入的350萬美元,基金繼續不斷地增長,直到最後增長到將近7.5億美元。
長期以來,孔菲德對他隻能在美國公民中推銷的限製,一直感到氣惱。
20世紀50年代末期,有幾個國家的政府抱怨I0S的推銷員(也許並未得到孔菲德的支持),私下違背這個規定,而大批地將垂法斯的股票,通過銀行和以貨幣交換的方式,賣給非美國公民。
孔菲德現在決定要設法使這一限製一國一國地解除。
他去見每一個國家的財政當局,說:“你們現在擔心資金流出貴國,對不對?好吧,我告訴你我的做法。我的新基金IIT,將投入一部分資金,購買貴國企業股票。但你們要準許我向貴國人民推銷基金股票,作為交換條件。”
他一國接一國地說服了對手。
他就是這樣一步步地使自己從推銷員、推銷主任、超級推銷員,到了老板的地位,已登上了互助基金的“金字塔”塔尖,他的財源滾滾而來。
接下來,他首先把注意力轉向了金融中心——華爾街。
眾所周知,華爾街股市一直是譽滿全球的,它的許多熱門股票都是搶手貨,孔菲德隻有躋身其間,才能有用武之地。於是,孔菲德和他的助手們又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美國的法律,由公眾擁有的投資公司隻做多層基金的生意,而個人擁有的公司則不受這種限製。這樣,如果本公司成立隻有一個股東的“基金的基金”公司,這就合乎個人公司的定義,這種私有資金也就可以在美國公開經營而不受幹涉。說穿了,他就是在華爾街設立一個公司辦事處,這對長期不能在華爾街和美國其他各地立身的國際投資信托公司來說,更是一舉兩得。
就這樣,一個接一個的私人基金成立起來,它們對任何股票都大膽投資,從炙手可熱的熱門股票到令人望而卻步的冷門股票,從房地產投資到北極石油探測,他們都插上一手,從中撈到不少利益。
這樣,“基金的基金”已經不僅是一個投資於其他基金的超級基金組織,而更是一個受少數大亨操縱的公司,他們無所顧忌地從事著一連串的投資冒險事業。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默默無聞,但到了20世紀60年代,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孔菲德脫穎而出,一下子成了美國股票巨星。
猶太人賺錢,從零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一絲不苟。猶太商人竭力把每一次生意做到位其要術是一步一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絕不輕易放棄。做生意先從小處著手是猶太商人起家的拿手好戲,也是他們走向成功的奧秘。
5.善於利用名人的光環效應
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和夢想,更多的人正在為之奮鬥著。因此,幾乎每個人對於成功人士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欽佩,甚至在語言、行為、愛好、穿著上,也要有意無意地模仿名人,有時甚至是盲目地和不加選擇地模仿,這就是名人的光環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