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猶太人的策略跟你不一樣(4)(1 / 3)

哈默成功的奧秘就是善於“借東風”。他20歲時接管了父親的——家小醫藥公司。當時美國禁酒.但有一種藥——薑汁酊具有刺激性,是酒很好的替代品。於是,哈默瞅準了這個機會,將原來隻有20人的工廠迅速擴充到1500人,全力生產這種產品,仍供不應求。後來他幹脆派人到世界各產薑地,將薑全部收購,壟斷了薑的來源,使別人無法與之競爭。從而創造了他的第一筆財富。

在1925年,哈默發現前蘇聯居然不能自製鉛筆,完全依賴進口,而一枝鉛筆在前蘇聯的售價是美國的10倍。哈默又看準了這個機會。經過與蘇聯政府的談判,以5萬美元的保證金,獲得了10年生產權。哈默的鉛筆廠在以後的10年裏是全蘇聯惟一的鉛筆廠。而且他的名字“哈默”印在每一枝鉛筆上,成為前蘇聯家喻戶曉的人物。

但是,如果認準了大勢,但自身的力量太單薄,或者不具備必要的條件,就好像“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就需要學學諸葛亮的“借東風”,借助外在的力量,比如政府的政策、銀行的資金、他人的智慧等等來幫助自己賺錢。在這方麵,猶太人又是高手!

荷蘭的猶太人盧斯福,他從55歲開始創業,經過10多年的努力,就擁有了5.2億美元的家產,曾被列入荷蘭富豪榜第96位。他的成功也是充分利用了有利於自己的條件。

盧斯福年輕時就很喜歡機動車,對車的結構和零配件了如指掌,所以他想從事做機動車發動機的生意。但他知道發動機市場被國家級的兩大品牌所壟斷,要與這兩大品牌直接競爭,無異於雞蛋碰石頭。於是,盧斯福采取了“背靠大樹好乘涼”的策略。

盧斯福選中其中一家廠商,指示手下將發動機配件買過來,自己仿效裝配,組裝之後再賣出去,配件的成本是1400元,而裝配成成品的賣價就高達1998元。因為零部件出自名門,產品質量是有保證的,這樣盧斯福的“產品”供不應求。

後來,該廠家了解到了情況,就不再賣零配件給盧斯福。盧斯福便采取對策——不定期、不定地方地進行購買。同時自己努力設計替代品。半年之後,等到廠家醒悟過來,盧斯福設計的發動機已經研製出來了。因為吸收了原廠家產品的優點,改進了其性能,所以比原廠家的產品更受歡迎。盧斯福就是靠這種辦法,成為世界級的富豪。

猶太人運用“借力上青天”的方式創造出了一個個商業的奇跡。

在美國有一家羅恩蘇坦公司,老板是猶太人羅恩蘇坦,他雖然在美國居住而且還經營著龐大的珠寶業務,但他不是美國國籍,卻是列支敦士登國人,他的公司總部也設在列支敦士登。

羅恩蘇坦公司的業務遍及世界各地,根據公司業務的需要,該公司每天收取的貨款和盈利,可以記入美國的公司,也可以記人列支敦士登的公司,甚至可記入其所在國家,比如英國、法國、瑞士的公司賬裏,一切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定。為什麼要這樣不厭其煩呢?這就是猶太人經商的一個竅門秘訣。

列支敦士登國在二戰前,是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為了大量吸納國外資金,銀行受立法保護,為儲戶嚴格保密;國家對外國公司征稅很低,稅率隻有0.1%。因此,在該國的外國公司和代理機構有5萬多家,它們把在世界各地賺到的錢存在這裏。列支敦士登還出售國籍,隻要花一點錢,就可以買到該國的國籍,然後不管你收人多少,每年隻交350美元的稅金就可以了,再不用繳別的稅金了。因為稅率低,所以,列支敦士登就成了猶太人向往和追逐的天堂。

猶太人不但精於利用別人的錢,更精於假借別人的力量來壯大自己或者說為自己服務。猶太人身處異地他鄉,遭人歧視,受人排擠,他們無地無權無勢,要想出人頭地,在常人看來簡直是妄想。然而,事實上,猶太人卻以其超出常人的智慧和機智,加上勤勉、忍耐的性格,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並且最終成了富翁。猶太大亨洛維格就是利用一種超乎尋常的方式巧妙利用別人的錢發家致富而最終成了億萬富翁的。

猶太人就是這樣善借東風,凡是可以借用的資源,名人、市場、資金、技術,都會想法去借,而且往往還能夠借得來。

7.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

自從走上文明之路,人類便一直在尋求借勢借力的辦法,例如人們發明杠杆和滑車以節約力量。鋼鐵大王卡耐基曾預先寫下這樣的墓誌銘:“睡在這裏的人善於訪求比他更精明的人”。的確,從鐵道工人到鋼鐵大王,卡耐基就是依靠聚集許多優秀人才為他工作,從而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