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粥器具
①砂鍋:砂鍋保溫性能好,適合製作老火粥,這類粥需要長時間煲煮,通常用來煲煮一些不易煮爛的食材和藥材,例如豬骨粥、人參粥等。利用砂鍋的保溫性能,寬湯寬水做出的老火粥,滋味濃厚、口感綿滑。另外做粥底也要用砂鍋。將粳米洗淨,入水泡約半小時,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高湯煮沸,再轉小火熬煮約1小時,直至米粒軟爛黏稠。
有了這晶瑩飽滿、稠稀適度的粥底,再加入其他食材滾熟,就成了廣東人所說的生滾粥。生滾粥粥底綿滑、味道鮮香,十分可口。但需要注意的是,砂鍋最怕冷熱變化,如果急速遇熱或遇冷,會減少砂鍋的使用壽命。煮粥時,上火前要擦幹鍋外的水分,然後用小火熱鍋,如果中途加水也要加溫熱水,以免爆裂。第一次使用的砂鍋最好用來熬粥,這樣澱粉質會填滿陶土隙縫,使砂鍋不易龜裂。
②電飯鍋:用電飯鍋煮粥是一種省事的好方法。電飯鍋火候易掌握,且不易粘鍋。電飯鍋可用來煮快粥,例如北方人常煮的粳米粥、小米粥等。隻要按合適的比例加入米和水,按下開關就可以了,非常省事。而需要長時間煲煮的粥則不適合用電飯鍋。用電飯鍋煮粥,米與水的比例在1:6左右。需要注意的是,電飯鍋的外鍋內壁不可沾濕,可以將濕抹布擰幹擦拭;若有飯粒掉進內鍋與外鍋之間的縫隙,需立即清理;蒸汽口與接水槽也要定時清理;由於電飯鍋內鍋有不沾處理,所以不可使用鋼絲來刷鍋。
③不鏽鋼鍋:不鏽鋼鍋也不適合用來長時間煲粥,而適合煮一些簡單易熟的快粥,例如玉米麵粥等。用不鏽鋼鍋煮粥,要不時攪拌,以免米粒粘鍋。另外人不能長時間離開,隨時注意不要溢鍋。
④高壓鍋:高壓鍋是利用密封高壓的方式,使食物在短時間內煮熟。如果製粥的原料不易煮熟爛,又想快點喝上粥,可以選擇用高壓鍋,例如綠豆粥、高粱米粥等。由於煮粥常用的米類和豆類食材容易吸水膨脹,所以其用量切勿超過高壓鍋容量的1/3。煮好粥後,不要著急拿下安全汽閥,必須靜置數分鍾待溫度稍降後再拿下汽閥,以免粥汁從汽孔中噴濺出來。
製粥用水
①水質選擇:煮粥對水質的要求很嚴格。古人認為“凡煮粥用井水則香,用河水則淡而無味。然河水久宿煮粥亦佳,井水經暴雨過亦淡”(《食說鴻秘》)。還有“煮粥以泉水為上”(《素食說略》)的說法。這些說法以今天的觀點來看,並非沒有道理。井水清澈甘甜,泉水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用這兩種水煮出的粥味道當然不一樣。但如今汙染嚴重,人們普遍采用自來水煮飯做菜,對於有些水質較差的地區,也可以使用經過過濾的純淨水。不管使用哪種水,為了健康起見,應該以潔淨安全為原則。
②用水量:加水的比例要視需求而定。
煮全粥①:粳米1杯+水8杯
煮稠粥:粳米1杯+水10杯
煮稀粥:粳米1杯+水13杯
(1杯=240克)
製粥火候
製粥火候的掌握並不難。將米和水按合適的比例放入鍋中後,上火先以大火煮沸,再轉小火慢慢熬煮,熬煮過程中要注意觀察,不要溢鍋,待煮至米爛粥稠即可離火。如果粥中還要加入其他配料,視食材的不同,一方麵注意入鍋順序,另一方麵則要掌握熬煮的時間。以下有五條普遍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