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和過不去,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這個選擇,決定著生活的質量。活得輕不輕鬆,活得幸不幸福,就在這個小小的但是重要的選擇裏。
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篇微博。說的是一個姑娘小時候,家裏發生火災,她媽第一反應是找出了家裏的存折,然後搖醒了她爸一起跑到了樓下。下了樓之後,還慶幸自己手快。這時,她爸問:孩子呢?她媽才嚇了一跳,趕緊跑回去救她。還好,她沒事。
聽到這個故事的人,都說姑娘的母親太迷糊,太狠心。但是姑娘卻說:“嗬嗬,我媽剛好讓我把美夢做完!”
評論裏大家都對這樣的母親表示無語,但我卻看到這樣一條:
“多好,她沒有活在恨裏。”
這樣的父母,確實少見啊!我不認識這位姑娘,但我敢肯定,她一定是一位善良的、活得快樂的人。在她有權利選擇記住和怨恨的時候,她選擇了不恨,選擇了翻篇兒,“讓它過去”。這篇兒翻過去了,其實什麼事都沒有。她仍然愛她的父母,他們仍然在一起好好地生活。
過去,和過不去,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這個選擇,決定著生活的質量。活得輕不輕鬆,活得幸不幸福,就在這個小小的但是重要的選擇裏。
學會翻篇兒,就是學會忘記,忘記傷害,忘掉痛苦。
活著,誰不會受傷呢?且不說來自外界,有時連最愛我們的人,也會帶來傷害。
我有一個小妹妹,她母親是我媽的好朋友。小時候,她回家說要參加學校的歌唱比賽,她媽說:“你自己去照照鏡子,要相貌沒相貌,要身材沒身材,一張嘴像牛叫一樣,別去給我丟臉了!”當時,我就在她家裏,這句話給我印象太深了,我至今都沒有忘記。
好多年以後,我無意中提起“你媽說你唱歌像牛叫”,感覺很尷尬,但她哈哈大笑說:“是啊!從那時起,我就不敢唱歌了,現在同事組織去KTV,我從來不去。”
言談之間,聽不到她對母親的一點怨恨。
還有一種父母,從來不會在外人麵前誇自己的孩子,反倒是隻說缺點,不說優點,全是否定的評價。我媽就有一點,長大後,我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她說:“別家的大人都是見人就誇自己的孩子,我就偏不!”——嗬嗬,我一陣苦笑。好吧!幸好我自立自強,自尊心自信心沒有受到影響。父母也不是完人,孩子也需要包容他們。
扭頭看看我身邊這些過得快樂的人,無一不是忘性大的人,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容易翻篇兒,很少沉浸在過去不愉快的記憶裏。
好多事,不是真的記不得了,其實偶爾還是會想起,隻是陰影從來不會停留在心上。
我也見過那種翻不了篇、過不去的人。他們的特點就是怨氣衝天,活得非常的擰巴和糾結。
“沉浸過去”是容易上癮的。
誰的過去沒點疼、沒點痛呢?
緬懷絲絲點點的過去,起不到鎮痛作用。回憶痛苦的過去,並不能放鬆,反倒病態成癮,無可自拔。
老記住那些過去不愉快的事做什麼呢?
遺忘,才是最強悍的鎮痛劑。
我有一位朋友,結婚的時候,前男友都來了,好幾個同坐一桌,談笑風生。這並不奇怪,她喜歡過的男人,一定有很多共同特點,他們碰到一起,也很容易成為朋友。
隻是這幾個人裏,有曾經傷她很深、幾乎毀掉她的人。我佩服的是,她仍然能和他在分手後做朋友。
她說:“每個人做事,都有出發點和他的立場。如果換位思考,就很容易原諒。既然原諒了他,為什麼不能繼續做朋友呢?盡管分手了,我當初欣賞他的那些優點,並沒有變啊!如果我老記住那些不好的,我能過得好嗎?”
在婚禮上,我拚命鼓掌和流淚。因為我了解她,這位從童年起就經曆不幸、成長路上有過很多煎熬和痛楚的姑娘,終於找到了她的真愛。她的先生在婚禮上講話,說他愛上她的,就是那份善良和“沒心沒肺”。
最近,郵箱裏又累積了好多埋怨生活辛苦、問該怎麼得到幸福的郵件。在這裏,就一並回答了:
翻篇兒吧,不然活得累。
過去了,就忘記吧!別再糾結和計較。
那句話是怎麼說的來著?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乍一看是句大大的口水話,仔細想想,還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