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勞累會使人的心靈崩潰,適時放鬆心靈從現在開始,好好嗬護你的心靈,讓自己的心靈散散步。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天,哲學家率領諸弟子走到街市上,整個街市車水馬龍,叫賣聲不絕於耳,一派繁榮興隆的景象。
走出一會兒後,哲學家問弟子:“剛才所看到的商販中,哪個麵帶喜悅之色呢?”一個弟子回答道:“我經過的那個魚肆,買魚的人很多,主人應接不暇,臉上一直漾著笑容。”
沒等弟子把話說完,哲學家便搖了搖頭,說:“為利欲而高興的心雖喜卻不能持久。”
眾弟子繼續跟著哲學家往前走,前麵出現了一大片農舍,雞鳴桑樹,犬吠深巷,三三兩兩的農人穿梭忙碌著。哲學家打發眾弟子四散而去。過了一段時間碰麵之後,哲學家又問弟子:“剛才所見到的農人之中,哪個看起來更充實呢?”
一個弟子搶前一步,答道:“村東頭有個黑臉的農民,家裏養著雞鴨牛馬,坡上有幾十畝地,他忙乎完家裏的事情,又到坡上侍弄田地,一刻也不閑著,始終汗流浹背,這個農民應該是充實的。”
哲學家略微沉吟了一會兒,說:“來源於瑣碎的充實,最後終歸要迷失在瑣碎當中,也不是最充實的。”
他們繼續往前走,前麵是一麵山坡,坡上是雲彩般的羊群。在一塊巨石上,坐著一位麵容枯槁的老人,懷裏抱著一杆鞭子,正在向遠方眺望。哲學家隨即止住了眾弟子的腳步,說:“這位老者放鬆自己,任心遊走,是生活的主人。”
眾弟子相視了一下,心想,一個放羊的老頭,可能孤獨無依,食衣無著,怎麼會是生活的主人呢?
看著迷惑不解的弟子,哲學家朗聲道:“難道你們看不到他的心靈在快樂地散步嗎?”
人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讓自己的心靈沾上世俗的塵埃和名利的汙穢。即使他們看起來是光鮮的,但是他們卻是活得最累的。隻有心靈得到自由和快樂,這樣的人生才是圓滿的。所以,從現在開始,好好守護你的心靈,為自己留下一片心靈的淨土。
名譽、財富、親朋好友都不能伴隨你終身,隻有健康的心靈才能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所以,從現在開始,好好嗬護你的心靈,使心靈純潔之泉,如暖冬之日,在滋潤、溫暖別人之時,使自己變得高尚、幸福。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為名利貪欲所左右,保持心靈的純淨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