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國在歡樂與悲痛之中,既為統一美國的勝利而歡欣鼓舞,又因失去了一位可敬的總統而無限悲慟。
後來的美國鋼鐵巨頭卡耐基卻看到了另一麵。
他預料到,戰爭結束之後,經濟複蘇必然降臨,經濟建設對於鋼鐵的需求量便會與日俱增。
於是,他義無反顧地辭去鐵路部門報酬優厚的工作,合並由他主持的兩大鋼鐵公司——都市鋼鐵公司和獨眼巨人鋼鐵公司,創立了聯合製鐵公司。
同時,卡耐基讓弟弟湯姆創立匹茲堡火車頭製造公司和經營蘇必略鐵礦。
可以說卡耐基是個幸運兒。
美國擊敗了墨西哥,奪取了加利福尼亞州,決定在那裏建造一條鐵路,同時,美國規劃修建橫貫大陸的鐵路。
幾乎沒有什麼比投資鐵路更加賺錢了。
聯邦政府與議會首先核準聯合太平洋鐵路,再以它所建造的鐵路為中心線,核準另外三條橫貫大陸的鐵路線。
事情越來越複雜,縱橫交錯的各種相連的鐵路建設申請紛紛提出,竟達數十條之多,美洲大陸的鐵路革命時代即將來臨。
“美洲大陸現在是鐵路時代、鋼鐵時代,需要建造鐵路、火車頭和鋼軌,鋼鐵是一本萬利的”,卡耐基這麼思索。
不久,卡耐基向鋼鐵發起進攻。
在聯合製鐵廠裏,矗立起一座22.5米高的熔礦爐,這是當時世界最大的熔礦爐,對它的建造,投資者都感到提心吊膽,生怕將本賠進去後根本不能獲利。
但卡耐基的努力讓這些擔心成為杞人憂天,他聘請化學專家駐廠,檢驗買進的礦石、灰石和焦炭的品質,使產品、零件及原材料的檢測係統化。
在當時,從原料購入到產品的賣出,往往顯得很混亂,直到結賬時才知道盈虧狀況,完全不存在什麼科學的經營方式。卡耐基大力整頓經營方式,貫徹了各層次職責分明的高效率的概念,使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
1873年,經濟大蕭條的噩夢突然降臨。
銀行倒閉、證券交易所關門,各地的鐵路工程支付款突然被中斷,現場施工戛然而止,鐵礦山及煤山相繼歇業,匹茲堡企業也宣布破產。
卡耐基斷言:
“隻有在經濟蕭條的年代,才能以便宜的價格買到鋼鐵廠的建材,工資也相應便宜。其他鋼鐵公司相繼倒閉,向鋼鐵挑戰的東部企業家也已鳴金收兵。這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絕不可以失之交臂。”
在最困難的情況下,一反常理,卡耐基打算建造一座鋼鐵製造廠。
他走進股東摩根的辦公室,談了自己的新打算:
“我計劃進行一個百萬元規模的投資,建貝亞默式5噸轉爐兩座,旋轉爐一座,再加上亞門斯式5噸熔爐兩座……”
“那麼,工廠的生產能力會怎樣呢?”摩根問道。
“1875年1月開始工作,鋼軌年產量將達到3萬噸,每噸製造成本大約69元……”
“現在鋼軌的平均成本大約是110萬元,新設備投資額是100萬元,第一年的收益就相當於成本……”
“比股票投資還贏利”,卡耐基補充了一句。
股東們同意發行公司債券。
1875年8月6日,卡耐基收到第一個訂單,2000支鋼軌。熔爐點燃了。
每噸鋼軌的製成勞務費是8.26元,原料40.86元,石灰石和燃料費是6.31元,專利費1.17元,總成本不過才56.6元。
這比原先預計便宜多了。卡耐基興奮不已。
1881年,卡耐基與焦炭大王費裏克達成協議,雙方投資組建F·C佛裏克焦炭公司,各持一半股份。
同年,卡耐基以他自己3家製鐵企業為主體,聯合許多小焦炭公司,成立了卡耐基公司。
卡耐基兄弟的鋼鐵產量居全美的1/7,正逐步向壟斷型企業邁進。
1890年,卡耐基兄弟吞並了狄克仙鋼鐵公司之後,一舉將資金增到2500萬美元,公司名稱也變為卡耐基鋼鐵公司。不久之後,又更名為Us鋼鐵企業集團。
卡耐基的成功與他善於抓住有利時機休戚相關。
機遇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難能可貴的,在機遇來臨的時候,千萬不能錯過,否則就隻能過窮日子了。
“現在”這個詞對成功的妙用無窮,而“明天”、“下個禮拜”、“以後”、“將來某個時候”或者“有一天”,往往就是“永遠做不到”的同義詞。有很多好計劃沒有實現,隻是因為應該說“我現在就去做,馬上開始”的時候,卻說“我將來有一天會開始去做。”
我們用儲蓄的例子來說明好了。人人都認為儲蓄是件好事。雖然它很好,卻不表示人人都會依據有係統的儲蓄計劃去做。許多人都想要儲蓄,隻有少數人才真正做到。
這裏是一對年輕夫婦的儲蓄經過。畢爾先生每個月的收入是1000美元,但是每個月的開銷也要1000美元,收支剛好相抵。夫婦倆都很想儲蓄,但是往往會找些理由使他們無法開始。他們說了好幾年:“加薪以後馬上開始存錢”、“分期付款還清以後就要……”、“渡過這次難關以後就要……”、“下個月就要”、“明年就要開始存錢。”
最後還是他太太珍妮不想再拖,她對畢爾說:“你好好想想看,到底要不要存錢?”他說:“當然要啊!但是現在省不下來呀!”
珍妮這一次下定決心了。她接著說:“我們想要存錢已經想了好幾年,由於一直認為省不下,才一直沒有儲蓄,從現在開始要認為我們可以儲蓄。我今天看到一個廣告說,如果每個月存100元,15年以後有18000元。外加6600元的利息。廣告又說:‘先存錢,再花錢’比‘先花錢,再存錢’容易得多。如果你真想儲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來,不可移作他用。我們說不定要靠餅幹和牛奶過到月底,隻要我們真的那麼做,一定可以辦到。”
他們為了存錢,起先幾個月當然吃盡了苦頭,盡量節省,才留出這筆預算。現在他們覺得“存錢跟花錢一樣好玩。”
如果一個可以賺錢的念頭從你的腦中閃過時,如果想到一個對於生意大有幫助的計劃,馬上就去實行。時時刻刻記著本傑明·富蘭克林的話:“今天可以做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
如果你時時想到“現在”,就會完成許多事情;如果常想“將來有一天”或“將來什麼時候”,那就一事無成。
加重行動連鎖性
有一家推銷機構的經理向拿破侖·希爾解釋,他如何訓練推銷員的自動反應的方式工作,獲得很大成就:
“每一個推銷員都知道,挨家挨戶推銷時心理壓力很大。”他說,“早上進行的第一次拜訪尤其困難。即使資深推銷員也有這種困擾。”他知道每天多少都會遇到一點難堪,但是仍舊有機會爭取到不少生意。所以,他認為早上晚一點出去推銷沒有什麼關係。他可以多喝幾杯咖啡,在客戶附近多徘徊一下或做點其他事,來拖延對客戶的第一次拜訪。
“我用自動反應的方式訓練新人。我對他們解釋,開始推銷工作的惟一方法就是立刻開始推銷。不要猶豫不決,不要顧東顧西,不要拖拖拉拉。應該這麼做:把汽車停好,拿著你的樣品直接走到客戶門口按門鈴,微笑地對客戶說‘早安’,並開始推銷。這些都必須像條件反射一樣自動進行,根本用不著多想。這樣你的工作很快就可以活絡起來。在第二次或第三次拜訪時,就可以駕輕就熟,你的成績也會很好。”
有一個幽默大師曾說:“每天最大的困難是離開溫暖的被窩走到冰冷的房間。”他說的不錯,當你躺在床上認為起床是件不愉快的事時,它就真的變成一件困難的事了,即使這麼簡單的起床動作,亦即把棉被掀開,同時把腳伸到地上的自動反應,都可以擊退你的恐懼。
大凡成功人士做事都是幹淨利落,絕不會拖拖拉拉,因為那樣隻能誤事。加重行動連鎖性能夠促使你成功。
抓住機遇,先發製人
世上有很多人做事太慎重,凡對一項事情非經長時間反反複複的考慮不可。當然,這樣千思百慮有它的好處,但有時候千載一遇的大好機會也會坐失。一旦機會到來,你就不該讓它溜走,不要踟躇不前。應該勇往直前,爭先恐後,緊緊抓住機會才行。經營事業“早著先鞭”、“先發製人”的精神是很重要的。跟在別人屁股後邊跑的人注定一事無成。
免費服務一年
日本東京有家“大都不動產公司”。該公司創業者渡邊正雄曾經做過很多小事業。有時賺,有時虧,總是沒什麼成就。
年過半百的他眼看不動產業生意紅紅火火,不禁心動,可是自己對這行一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