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醫學寫作中的科學思維(3 / 3)

(3)抽象和具體相結合抽象和具體是兩個不同的範疇,但它們密切相聯,既互相對立,又辯證統一。這裏的抽象是從許多事物中有目的地舍棄個別的、偶然的、表象的因素,抽取一般的、必然的、本質的因素,形成科學概念。如通過對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的考察,從其共同的東西中,得出生物是自然界中由生命物質構成,並具有生長、發育、繁殖等能力的物體,這個思維過程即是抽象。這裏的具體則是把經過抽象所得出的事物的許多特性綜合成統一的整體的過程。如一個具體的人具有自然屬性(性別、年齡、相貌、體質等)和社會屬性(職業、政治思想、道德品質等),將以上屬性綜合,才能在腦子裏形成對其完整的認識。當認識揭示了現象的本質和規律,達到抽象時,思維就開始綜合概括,形成統一認識,從整體上把握對象的本質。抽象與具體相結合的思維方法在科研和寫作中有重要意義,它突出了主要矛盾和屬性,便於邏輯思維,在理論上進行推導和論證,形成科學假設和預見,對於認識世界、認識具體事物和具體真理、卓有成效地開展科研工作和寫作實踐均具有重要意義。

4.2.2形象思維方法

形象思維又稱直觀思維或藝術思維,它也遵循認識的一般規律,即通過實踐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它與邏輯思維的區別在於其始終以具體的形象為對象展開思維過程,其基本方法是想象、聯想,將同類事物的相同本質加以概括,創造出反映一般的典型形象,因而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和靈活性。形象思維的主體(即作者)的主觀感情色彩較濃,而邏輯思維主體的態度則表現為客觀、冷靜。例如,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在夢幻中看到一條蛇首尾相接,觸發他提出苯的環狀結構就是形象思維的典型例子。DNA雙螺旋結構的提出,生物導彈的設想,也都閃耀著形象思維的光輝。醫學寫作一般不要求創造形象,但寫作過程中卻常離不開形象思維:主體最初都是通過外部形象認識客體,由此激發,進而去探索事物的抽象本質;同時,形象思維能從大量複雜材料中準確提煉出“相似”的東西,是一種多途徑、多回路的思維,其中的想象、聯想手段和靈活直觀的特點,還能賦予主體創造活力,或引出通向新領域的途徑。

4.2.3創造性思維方法

創造性思維是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想象、推理,其標誌在於思維的內容是否新穎。從性質上講,創造性思維一般應具有3個特征,即流暢性:是對思維速度的評價;靈活性:是對思維空間廣度的評價;獨特性(或獨創性):是對思維深度的評價。思維的角度越獨特,觸及事物本質的程度往往越深入,其結果也就越新穎、獨特。創造性思維的基本方法有:①發散思維:又叫擴散思維、輻射思維或求異思維,是一種開放的、從不同方向、不同途徑和不同角度進行的展開型思考方法,其特點是不受固有思維習慣的束縛,具有開放性、創新性、靈活性的特點,目的在於獲得解決問題的獨創方案。②集中思維:又叫收斂思維或求同思維,是一種異中求同的思考方式,它將發散思維涉及的內容,通過分析、綜合、比較、鑒別,選擇最有價值的、異於他人、優於前人的創造性方案,在盡可能多的選擇因素中進行挑選。③逆向思維:是在思考時遇到障礙,或思維被禁錮,此時將思路逆轉,向相反方向進行思維。發散思維的優點是能使作品思路開闊,思想活躍,角度新穎,表現獨特,利用其開放性特點,作者可突破常規學科和研究對象領域的限製,獲得盡可能多而新的有關材料,然後運用集中思維,進行分析、評價、選擇,從而找出最切題的材料寫入作品中。在醫學寫作活動中,作者通過對材料的取舍,即對其進行邏輯分析和綜合,進行提煉和運用,結合創造性思維可將臨床實踐和研究心得引向精確、深入,從而寫出精深獨到的文章。創造性思維從形式上講是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及靈感思維的有效綜合。它常建立在科學的分析綜合、合理的歸納演繹、嚴密的推理論證基礎上,所以離不開抽象思維。在科學研究範圍內同樣需要想象力,常常要從形象的變化中得到啟發和借鑒,因此又離不開形象思維。創造性思維與靈感思維關係更密切,很多情況下創造性的設想正是靈感思維的產物。

4.3增強思維能力的途徑

思維具有明顯的個體性,要提高思維能力,隻有通過思維主體本身的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4.3.1學習思維科學的基本知識

思維科學的根本是探索人腦思維活動的規律。人們在日常的工作和寫作活動中都離不開思維,學習並掌握思維科學,能使我們通過對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創造性思維規律的研究而提高思維能力。在各種思維方法中,必須重點掌握邏輯思維方法。邏輯思維中,形式邏輯是研究思維形式結構及規律的科學,它超越具體形象,采用歸納、演繹、類比等,通過比較、分類、分析和綜合等邏輯方法,從形式結構方麵研究概念、判斷、推理及其相互關係。學習形式邏輯的規律和方法,可幫助作者更加自覺地按照思維科學的規律和方法進行思維,有效提高其思維能力。辯證邏輯是研究辯證思維形式及規律的科學,它的根本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要求人們客觀全麵地看問題,在發展、變化中認識事物,對具體事物具體分析,把握全部要素,將分析與綜合相結合,歸納與演繹相結合,邏輯方法與曆史方法相結合,學習辯證邏輯可提升作者思維的水平。數理邏輯主要研究推理、計算等邏輯問題,學習它可提高作者思維的科學性、精確性、簡潔性。

4.3.2注重相關知識的積累和存貯

知識是人們在實踐中獲得的經驗的總和,體現了人類對外界事物的認識水平,它是思維的基本要素和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講,思維就是運用已有知識去分析、思考、解決問題,並獲得新知識的過程。憑借豐富的知識可以開拓思路,有助於產生多維的想象和廣泛聯想,開辟創造性設想的廣闊天地,從中精選出最佳方案,從而寫出內容新穎、見解獨到的醫學作品。人的知識結構與思維密不可分,作為寫作的主體,自身應建立起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首先應有一個明確的核心,對於醫學寫作主體,這個核心應是紮實的醫學基礎和專業知識;其次必須有相應輔助性知識和常識性知識,如科技法規、公共關係、寫作知識等,為思維活動創造更廣闊的空間和打下更堅實的基礎。因此,人們平時應勤於學習,掌握信息,敏於思索,適時更新知識和思想觀念,擴大知識視野,增強知識儲備,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4.3.3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

醫學寫作中需要創造性思維,而獨立思考是創造性思維的必要前提,隻有多想敢想,才能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達到有所創新。為養成獨立思考習慣,提高獨立思考能力,作者要樹立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敢於突破常規,置疑權威。同時還應改變舊的、習慣性的思維方法,拓展思路,多角度、多方向、多層麵、全方位展開思索,才能在醫學研究和寫作中有所發現,有所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