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3 / 3)

“討厭……”盛顏將自己的手收回來,用腳狠狠踹了他一下。他一邊笑一邊又拉過她的手,攏在自己掌心,低聲說:“不過據說這樣的手吹笛是最好的。”

她不理會他,他又問:“你母親是哪裏人?”

盛顏說:“丹陽人,怎麼了?”

尚訓笑道:“昨晚我本想叫你母親過來和你聚聚,後來才想到她沒有封誥,進宮不便。丹陽屬楚地,不如封你母親為楚國夫人,秩同從一品,以後再不用你擔心她一人在外了,你們也可以常常在宮中見麵。”

盛顏心中感激他,對他微微點頭而笑,但還是說:“我進宮僅半年,母親就一下子加國夫人,恐怕後宮有人多心。皇後親族顯貴,但元妃的親人與我同等,不如先加我們母親為顯榮、正榮夫人,等日後再說。”

“嗯。隻是委屈了你。”尚訓對她笑道。

盛顏想想自己剛進宮時的莽撞,無奈笑笑,人都是這樣學著長大的。

轉頭看他在白晝的光芒中清秀絕倫的微笑側麵,眼神中滿是對自己的寵溺嗬護,一時仿佛心湖投石,層層波動,昨晚那些耀眼的燈光,瞬間失去了色彩。

尚訓靠在床上和她說了一會話,小安子已經把今天的奏章搬過來了。她隨手拿過來看。第一封是仁壽宮轉呈,抬頭便講:

太子少保景仁殿大學士兼管禮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事世襲一等公爵臣章偉勘上言:

臣等奉太後懿旨訪本朝顯盛門庭,今事已成,恭呈睿鑒。

皇上得瑞王守茲神器,仰憑堂構,俯暢生靈,酌彼彝倫,道兼文武,此萬民之幸,社稷之福。貴人常得佳偶以配,坤紐方輿,乾張圓蓋,關雎之德宜行矣。

臣等謹奉表恭進者:王氏範陽門閭,高第敏德,譽重朝野,德光州裏。姚氏門著勳庸,地華纓黻,永言誌行,嘉尚良深。楊氏名門大家,理識清通,執心貞固,孝悌美譽……

……

她訝異地遞給尚訓看:“這是做什麼?”

宮女們正替尚訓穿衣服,他伸手取過,掃了一眼笑道:“前幾日母後讓他們留心朝廷中的閨秀,哥哥年紀比我大三歲,到現在還沒有婚配。今日他們已經擬好送過來了嗎?”

盛顏低頭再看看,淡淡說:“是嗎?”

尚訓瞧了她一眼,說道:“我說你寫吧。‘卿等辛苦,女於歸,宜其室家,此誠皇家之喜。諭:交付禮部斟酌,取上嘉呈仁壽、慈壽兩宮太後太妃定奪。’”

等她寫完之後,尚訓把自己的下巴向她一伸,她伸手幫他把帽子戴好,黃色的絛帶在下巴打個端端正正的如意結。尚訓隨口問:“怎麼沒有替你票擬?”

票擬,是要緊的兵、吏、戶等部的奏折先由垂谘殿的學士簽注意見,寫出對該事的分析,和應如何反應的建議,甚至連批注的草稿都一並擬好呈上,宮中隻要抄下就好。垂谘殿票擬是尚訓以前的一貫作風。

盛顏低聲說:“這樣成了沿例,大學士的權力過大,以後朝廷偏廢傾軋或許由此起。”

尚訓微微皺眉說:“你何苦讓自己辛苦?”馬上就轉頭對小安子說:“昨日讓你召國子監祭酒傅元籙來講周易,現在是什麼時候?他來了沒有?”

“已經在景仁殿等候。”小安子說。

“太陽都這麼高啦,快點過去吧。”盛顏忙起身送他。他把她的肩膀微微一抱,說:“中午過去和我一起用膳。”匆匆離開。

她也覺出他心情不悅,送他出去之後,回來默然低頭看他授意自己寫的奏折,淑女於歸,宜其室家,此誠皇家之喜。她看了一會兒,靜靜合上。

將旁邊的奏折取過來,翻開看著。

中秋雖然已經過了,可是天氣還是澳熱,她幾乎看不下去。本想還有三天假期,等過兩天再說也不遲。但怕明後天又有許多呈進來,覺得心裏煩悶,不得不認命把這些先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