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尾聲(1 / 3)

這是一個豔陽高照的上午,蔚藍色的天空飄過幾朵白雲,打破了天空的靜謐。絲絲山風輕輕掠過林梢,像是造物主在輕輕拂動著自己的長發,給人造出一種愜意、一種溫柔。

種玉穀中那座小山坡上,野花兒開得正豔,它用自己繽紛的色彩,渲染裝點著這座沉寂的山穀,給這本來就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帶來一種無邊的生動。

山坡上一株罕見的漢柏,雖然經磨曆劫地走過許多年,但依舊鬱鬱蔥蔥生長得很茂盛,茂密的鬆葉、虯勁的枝杆,在山坡上投下一片濃蔭,遮住了半個坡頂。坡上有幾隻梅花鹿和羚羊正在低著頭啃食青草;幾隻黃鸝飛過來,飛落在鬆樹枝頭,啾啁低唱。

樹下一方青石板,石板上被人鑿出個棋枰來,又擺放著許多用白玉和墨玉琢成的棋子。在這裏,吳夜生正同淨塵慢條斯理地對奕。棋坪旁邊放著李應梅為他倆沏的一壺新茶,還有一個紫紅色木盤,裏麵放了些幹棗、鬆子。

吳夜生執白子,下起來神定氣閑,不慌不忙。他把一顆鬆子投進口中,看了老半天才拈起一子,輕輕放在棋枰的九九位上。口裏卻在說:“你是怎麼知道這種玉穀秘藏的?”

淨塵覺著吳夜生直搗中原腹地的下法有悖常理,但對方棋子已落,總須應對;於是,他用雙指拈起一子,輕輕放置在右上角的三三位上。心裏在想,你搶中原,我落邊角,看看你這伎倆如何?口裏卻在說:“那是在三年前修繕香岩寺發現的。在應文大師的筆記中,詳錄了種玉穀的事。”

吳夜生又輕輕落子,在第一枚子旁斜掛,呈犄角之勢。心裏在想,我這招羚羊掛角卻是古人的下法,看你識不識其中三昧?口裏卻在問:“這樣大的事,你怎會透露給人?須知會惹來許多麻煩的。”

淨塵心中早有定勢,一麵在左下角四四位上落子,一麵說:“有些事總不能隨心而為。香岩寺秘藏有很多人知道。有施工的民工,也有寺裏的僧人,還有往來的遊客。你想,憑你怎麼封鎖,怎會堵住這悠悠之口?”

吳夜生把一子落在左下角四四位上。他覺著中原逐鹿雖有莫大刺激,但這後方根本也是需要經營的。落子後卻又提出個問題來:“事到如今,你心裏總有個底吧?”

淨塵並不急著中原爭奪,卻把子落在右下角,先鞏固這邊的陣地。然後說:“當然了。有個叫淩之俞的華僑,卻是白省長打電話介紹來的。他在香岩寺住了一個多月,以給他母親做法事為由,廣行布施,你想,我寺裏那些人能都是不愛財的嗎?‘錢可通神’,遑論僧尼!”

吳夜生點點頭想,處世難,出世更難;尤其要脫卻功名利祿之心,爭強好勝之想,更是件不容易的事。於是他對淨塵說:“那你當初為什麼不把它捐給國家?卻一定要留在寺裏呢?須知道古人講‘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你不是明擺著在給自己找麻煩嗎!”

淨塵說:“說來慚愧,因為沒有人重視這件事,我還真得沒有那樣想過,覺著不過就是幾張破破爛爛的古字畫和圖書。當楊文進那夥人頻頻到香岩寺騷擾,有時還危言聳聽地給我施加壓力,引起了我的警覺,我才把那些東西寄放到你那裏,也隻是想著不讓他們見到也就沒了麻煩,沒想到會弄出這麼多事來,真出乎我的預料。以後,那夥人又幾次到廟裏搜尋,因為沒有找到那批古字畫和文冊,就動手綁架了我,非讓我交什麼藏玉秘笈出來才肯罷休。這時我才相信那裏記載著的真是藏玉秘密。再以後的事你也知道了。”

那天,淨塵同吳夜生領著僧眾,按著圖上的指點,順山後一條秘徑進入種玉穀中;不久,楊波帶著一隊武警也來到這裏。不長時間,楊文進等人也進入穀中,被武警全數捕獲。

在這場戰鬥中,楊文進負隅頑抗,被武警擊斃;而那位盜賣古文物的真正幕後韓導演則被生擒歸案,結束了他在龍城的表演。

此刻,吳夜生回想起那天挖出玉藏時的情景來,不由感歎地說:“沒想到這種玉穀中竟藏有這麼多古玉,我還是生平第一次見到呢!那天文物局到這裏發掘的時候,我數了數,僅一尺多高的玉器就有幾百件,個頭小點的有幾千件。難道這還算不上是‘富可敵國’嗎!難怪那些人要費這麼大的心事來劫奪它呢。這批玉器真要被他的弄走了,將會是一個多大的損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