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思想文化成熟的標誌。因此,雖然在笛卡爾之前,已經出現多少文化巨人、思想巨人和科學巨人,但真正可以稱為西方近代文明的代表者的,笛卡爾應該屬於西方思想文化第一人。

●17世紀的理性主義,充其量是為西方近代革命提供了思想準備;18世紀的啟蒙思想則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精神準備和思想武器。

●霍布斯的《利維坦》、洛克的《政府論》、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形成西方政治學說的三部曲,加上“人權宣言”、“獨立宣言”、“解放黑奴宣言”。“三書”、“三言”,可以說概括西方政治文化的全部精神,而且直到今天,它們還依然發揮作用。

●洛克反對霍布斯的人性論,而且也不主張實行君主專製,他的契約論是建立在君主立憲基礎上的。他認為沒有多數人的授權,任何人無權對國家進行治理。

●如果說笛卡爾是一位偉人、萊布尼茨是一位奇人,那麼斯賓諾莎就是一位聖人。而決定他們曆史地位的,不是他們的“人”,而是他們的書。

●伏爾泰固然是法國啟蒙運動的精神領袖,盧梭卻是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導師。

●盧梭從他的主權理論出發,提出人民主權論的三大觀點:其一,主權屬於人民,而且隻能屬於人民。其二,行政權力的受任者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官吏,人民可以委任他們,也有權撤換他們,他們對人民的主權,隻能服從。其三,麵對暴君,人民有權革命。

●法國爆發政治革命,英國進行經濟革命,德國隻是思想革命。

●美國雖然以英國文化為藍本,但它的“獨立宣言”和“聯邦憲法”,無疑是集西方近代文明精華的最高成就。唯有叛國,才以最完備的方式將洛克所代表的自由精神,將孟德斯鳩的代表的法治精神,將盧梭所代表的平等精神,將霍布斯所代表的國家精神,十分協調地結合在一起。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叛國文化雖然是西歐近代文明的一個亞種,卻又是它的最好體現。

●美國的政治分權可以分為三個層麵:其一,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三權分立。其二,中央權力與地方權力,兩權分立。其三,社會文化形態的分權基礎,五權分立。

●西方商業革命的意義在於:

它打破了教會對社會、經濟、文化的統治;

它打破或者說最終打破了專製製度的壓抑;

它打破了貴族的特權;

它打破了自然農業經濟對社會的束縛;

它打破了舊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西方自文藝複興時代開始攀升,中國自16世紀開始衰落。西方的攀升有五個方麵的根據,中國的衰落也有五個方麵的原因。

●西方啟蒙思想的基本特色在於宣揚人權而反對神權。中國少有宗教傳統,但有皇帝獨尊的文化傳統。

●在曆史發展的重大關頭,中國近代文明的第一步,就陰錯陽差,未能走對。

●中英戰爭不僅是國與國的對抗,而且是兩種文化的對抗。因此,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它引起的震撼,它對中國社會文化的驅進作用,都是它以前的各種外來文化所不能比擬的。

●戊戌變法屬於改良,改良不成,引起革命。然而沒有改良,難於革命。畢竟改良啟迪了中國人,改良的失敗、改良者的熱血教育了中國人。

●孫中山是了解西方文明的中國人之一。然而他以民主的方式無法領導民主革命,於是要求全黨同誌,重新履行入黨手續,入黨手續中包括宣誓絕對服從黨魁一人之命令。

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是缺少民主。而中國的民主革命,偏不能以民主方式為之,這裏麵的哲學與文化內涵,實在值得現代中國人深思。

●中國自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時代結束以來,從來沒有過第二個文化自由時代。即使最稱文化開放的盛唐時期,也隻是文化寬容,而不是文化自由。中國可以稱之為文化自由時代,自春秋戰國以來,便是五四運動。五四新文化運動衝決封建主義的網羅,呈現亙古未見的新文化走勢,其於中國現化文明的曆史意義,確實是不可估量的。

●五四運動結束了,但文化爭論沒有完。大致說來,五四運動直接或間接引發的爭論有如下六次:

有關東、西方文明優劣與取舍的爭論;

有關科學與人生觀的爭論;

有關中國社會性質和社會史的爭論;

有關中國哲學發展道路與方式的爭論;

有關中國本位文化建設與全盤西化的爭論;

有關農業立國還是工業立國的爭論。

其中一些爭論,一爭就是幾十年。但看近50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道路,才能體悟到這些爭論確實事關重大。

●國共相爭,國民黨敗,共產黨勝。

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有三個敗因:

一是腐敗。

二是軍事戰略低能。

三是未能解決土地問題。

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有四個勝因:

一是廉潔、奉公。

二是戰略對頭,戰術高明。

三是誠心實意搞統一戰線。

四是土地改革奠定勝利之本。

中國民主革命的核心問題是土地問題,而革命後的走向,本質上還離不開對土地的正確處置。

●20世紀世界之變,可說大國不大,小國不小;強國不強,弱國不弱;勝國不勝,敗國不敗。形勢如此奇異,變化尤其多多。

●說得挖苦點,20世紀一位哲學家的影響,也許抵不過畢加索的一幅畫,而一本政治家的著作,也抵不上貓王的一首詩。世界變化如此之大,怎不令人頭暈目眩?!

●世紀的西方,因應世界格局,有了八種變化。21世紀的中國,應對世界文明,具有四個優勢。

●未來的人類文明,必定走向民族文化的多元文化。反對多元化的中國人,就隻準他吃窩頭。反對多元化文明的西方人,就不準他用刀叉。

因為臭豆腐就窩頭才是老北京市民階層的典型吃法,而日耳曼人的祖先們吃飯不用刀叉,隻能用手抓。

●令人欣慰的是,以儒學為特色的東方文明現代化已經開始,而且在不遠的將來,它就會成為可以與基督文化圈相比美的另一種類型的現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