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知識運營學(2 / 3)

新學科的產生作為新學科來建設的知識運營學,既未納入國家“863”計劃,又未得到某個民間基金會的支持。使這一新學科的建設由理論上的可行性轉為現實性,隻能從理論本身找出路。所幸的是,作為時代精神的知識運營學,它的學術性與市場性有著天生的一致性。本書得以同讀者見麵,有曆史的必然性;本人作為芸芸眾生的普通一員,隻是不自覺地做了一回曆史的工具。

完全的市場與真正的市場經濟學。

知識市場經濟的本質:

(1)知識市場經濟是知識經濟。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主導的經濟形態,知識為主導就是以知識要素為主導,以知識產業為主導。知識經濟的經濟增長方式是知識運營。所謂知識運營,就是知識成為生產各要素中主導要素的經濟增長方式,就是用知識帶動資本、資產、產品的運營方式與經營方式,就是用知識產業帶動其他產業。

產品運營→資產運營→資本運營→知識運營,前者推動後者,後者提升前者——從具體到抽象的邏輯關係,人類活動的曆史進程。

知識運營→資本運營→資產運營→產品運營,前者主導、帶動、滲透後者,後者包含前者——從抽象到具體的邏輯關係,主體操作的先後順序。

(2)知識市場經濟是市場經濟。

①知識市場經濟是真正的市場經濟。

由於知識成為生產中的主導要素,知識產業成為主導產業,知識運營成為社會的經濟增長方式,市場不僅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而且得到優化再生,使市場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所以,知識市場經濟是真正的市場經濟。

②知識市場經濟是完全的市場經濟。

知識經濟通過知識的市場化,使社會的任何領域都市場化,市場成為知識經濟時代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的惟一基礎。知識經濟是完全的市場經濟。

③知識市場經濟是完善的市場經濟。

知識的個性化、能動性、創新性特征,使個人創業得以普及,使企業和區域得以二次創業。創業是形成市場主體、健全市場機製、激活市場功能的基礎。知識市場經濟是完善的市場經濟。

(3)知識市場經濟是創業經濟。

知識經濟使人類進入二次創業時期,以知識運營為主導的資本、資產、產品運營,就個人來講,必須以創業為基礎,就企業和地區來講,必須以二次創業為基礎。這就是知識運營和創業的內在聯係。

知識有三個基本功能:認識功能、創造功能、增值功能。

知識運營就是使知識的認識功能、創造功能上升為增值功能。

隻有創業,才能運營知識;隻有運營知識,才能充分發揮知識的創造增值功能。

知識運營就是自覺地、係統地發揮知識的創造增值功能,使其不但成為生產力的要素,而且還是主導的要素。所以知識運營要以創業為基礎,運營知識要以創業型人才為基礎。

認識,主體:就業型人才;

創造,主體:知識創業型人才;

增值,主體:創業型人才。

知識運營的主體是創業者和創業型組織。知識市場經濟的定義:以創業為基礎的,真正的、完全的、完善的市場經濟。這就為建立健全市場經濟體製提供了理論依據。

知識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

(1)新的思維模式。

新的觀念:用創造規律代替實事求是,用理論改變實際代替理論聯係實際,用創新、創造、創業、改變客觀世界代替一切從實際出發;

新的思維方式:用思維模型化、全息化、經濟化、效益化、價值化整合新的科學範式:用知識整合科學、軟科學整合硬科學、科學主義整合人本主義、綜合整合分析。

(2)新的實踐模式。

主體整合客體,人為自然立法。理論—操作—理論代替實踐—理論—實踐。實踐由層次範疇上升為整體範疇。實踐標準是邏輯標準、價值標準、事實標準的有機統一。

(3)新的經濟增長方式。

由外延的數量增長型轉為內涵的質量增長型、由資源優化配置轉為資源的優化再生。

資源配置方向由資本轉向知本,由鑽法律、政策空子轉向知識經營、守法經營、誠信經營。

(4)人的新型素質。

人的素質由就業型向創業型轉變。

人的全麵發展的核心、關鍵、重點由學習能力向創新能力轉變。

人的素質最根本的是主體性,主體性最根本的是創新能力。沒有創業觀念,創新精神沒有依托;沒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沒有動力;沒有創新能力,素質教育隻是空話。

(5)新的教育模式。

沒有以創業型教育為基礎,素質教育隻是空話;沒有創業型人才觀為基礎,創業型教育隻是空話;沒有創業型經濟為基礎,創業型人才觀隻是空話;沒有知識運營為核心,創業型經濟隻是空話。以創業型經濟為基礎,以知識運營為核心,開展創業型教育,提高人的創業素質,這就是新型的教育模式。

創業型人才觀→創業型教育觀→素質教育;

(6)新型社會組織。

宏觀方麵:社會係統成為社會經濟係統。

知識運營思想領域知識的增值功能社會經濟係統資本運營政治領域政府的調節功能資產運營經濟領域市場的激活功能微觀方麵:由學習型組織向創業型組織轉變。

創業型組織與學習型組織的不同點:主體、結構、功能均不同。

創業型組織:創業型人才。

學習型組織:就業型人才。

創業型組織:動態、立體——五度空間。

學習型組織:靜態、平行——三度空間。

創業型組織:開發知識的增值創造功能。

學習型組織:發揮知識的認識功能。

知識市場經濟是知識運營的時代背景與社會基礎,知識市場經濟的本質與本質特征,決定了知識運營學的對象、性質、原則、方法、結構與功能。

知識運營學的對象與性質,知識運營學的對象是知識運營。

(1)知識運營的環節:知識產權化、商品化;知識要素是生產各要素的主導;知識產業是龍頭產業;知識是使傳統產業重新走向統一的紐帶。

(2)知識運營學研究的內容:①第一層麵:結構層麵。微觀結構:知識的要素、結構與功能;中觀結構:知識管理、知識經營、知識運營的相互關係與功能;宏觀結構:知識運營與資本運營的關係。以資本運營為中介,知識運營與資產運營的關係。以資本運營與資產運營為中介,知識運營與產品運營的關係。這些關係包含兩方麵:邏輯關係:靜態結構關係;曆史關係:動態結構關係。

②第二層麵:規律層麵。知識發展的規律;知識經營的規律;知識運營的規律;社會發展的規律。

③第三層麵:本質層麵。知識的本質;知識經濟的本質;知識經濟時代的本質;人類社會的本質。

(3)知識運營學研究的目的:認識知識運營的深層次本質,掌握知識運營的各層次規律,建立知識運營的最佳結構,提高人類知識運營的自覺性,發揮知識運營的最大功能,取得知識經濟活動的最佳效益,推動知識經濟更快發展。

知識運營學的性質是縱深學科。知識運營學是通過研究知識運營的本質、性質、規律,以建立知識運營的結構、方式、模型的學說。

知識運營學是哲學:傳統知識論認為,知識有認識和改造功能。所謂認識功能,就是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所謂改造功能,就是人們的認識可以指導人們改造世界。知識運營學認為,知識不但有認識和改造功能,而且有創造、增值功能,因此是對知識論的重要補充,而知識論屬哲學範疇。不僅如此,知識運營作為新的經濟增長方式,改變了人類曆史的因果關係,所以知識運營學是新的曆史觀,而曆史觀屬於哲學的範疇。所以知識運營學是哲學。

知識運營學是經濟學:知識運營學所研究的對象知識運營是繼產品、資產、資本運營之後的又一全新的增長方式,所以使人們對增長方式的認識、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更深刻全麵,所以它是經濟學。

知識運營學是管理學:從微觀來看,知識運營又是同資本運營、資產運營、產品運營一樣,屬於企業的管理方式,隻不過是知識經濟時代適應知識運營這一新的經濟增長方式的新的管理方式而已,所以知識運營學又是管理學。

但知識運營學又不是哲學,因為它研究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管理的一般模式,這是傳統的哲學所沒有的。

知識運營學又不是經濟學,因為它研究知識論、認識論和管理的具體模式,這是傳統的經濟學所沒有的。

知識運營學又不是管理學,因為它研究管理背後深層的規律,這是傳統管理學沒有的。

知識運營學不是哲學、經濟學、管理學的邊緣學科,因為它研究的對象覆蓋哲學、經濟學、管理學的整體,而不是它們的邊緣地帶。但知識運營學又不是哲學、經濟學、管理學的綜合學科。因為哲學本身就已經是各門學科的綜合,從中概括出宇宙的本質和普通規律,如果哲學本身又成為綜合的對象,那麼勢必出現學科分類上的“二律背反。”

知識運營學不是橫斷科學。橫斷科學在層次上介於哲學與具體科學之間,在內容與功能上相對獨立。

知識運營學的縱向運作方式,不同於其他學科的橫向運作方式。正是知識運營學的縱向運作方式,使知識功能化、社會經濟化,使經濟學由原來的資源優化配置的學說,轉變為資源優化配置與再生的學說。資源優化配置是手段,資源優化再生才是目的。知識運營使市場不相信“外部性”,價值機製成為市場的核心機製。知識運營學改造傳統經濟學的切入點,是改變傳統經濟學的坐標。知識運營學對傳統經濟學的改造,是知識運營學對其他學科改造的典型。

由於知識運營學自上而下、對各門學科具有提升、整合、催化作用,所以知識運營學應單獨列為縱深學科。

縱深學科是一種新的學科類別,知識運營學是這一新學科類別的開端。

知識運營的主體,廣義來講,是運營知識的人。任何一個把知識轉變為生產力要素的人,都是知識運營的主體。把知識轉變為生產力要素,有直接、間接之分。因此,中義來講,把知識直接轉變為生產力要素的人,是知識運營的主體。把知識直接轉變為生產力要素,有自覺、不自覺,係統、不係統之別。因此,狹義來講,隻有自覺地、係統地把知識轉變為生產力主導要素的人,即知識運營的企業家,才是知識運營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