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勳章”設立於1957年,是法國四大勳章之一,專門頒發給在文學藝術領域獲得卓越成就者,或為傳播法國文化和藝術做出突出貢獻的各國人士。該勳章由法國文化部授予,每年隻有極少數享有很高聲譽的藝術家有資格獲得。該勳章共分三等,最高等是司令勳位,第二等是軍官勳位,第三等是普通騎士。早在2004年,賈樟柯就曾獲得法國政府頒發的藝術文學榮譽騎士勳章,在他看來,這些榮譽時刻提醒他,“作為戰士來說,要求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既不要懼怕權力和威嚴,也不要獻媚於大眾,引導藝術家的應該是自由和公平的精神。”
參加頒獎儀式的有外交及文化界人士、賈樟柯的長期合作者。當晚,賈樟柯的母親以及好友譚晶、王宏偉、趙濤等也來到現場,一同見證了這個榮耀的時刻。賈樟柯說,以前在國外領獎,親朋好友隻能通過媒體獲得消息,這次在家門口領獎,他希望在人生這麼重要的時刻,可以跟自己的親友一同慶賀。
在此之前的12月6日,賈樟柯和法國駐華大使蘇和、中國作協主席鐵凝、畫家陳丹青等人一起,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首度來華的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共進晚餐,席間,勒克萊齊奧饒有興致地聊起在法國看過的賈樟柯的影片《三峽好人》。第二天,勒克萊齊奧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還表示:“想去賈樟柯鏡頭下的三峽去看看。去跟那裏的人們聊天。我想為三峽寫點東西。”
09 告誡中國電影人:不應在《阿凡達》麵前失去自信
美國的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花費5億美元,耗時14年打造的《阿凡達》於2010年1月4日登陸上海各大院線,隨後票房大熱,風靡一時。以陸川為代表的一些年輕導演,對“純淨”、“高超”的《阿凡達》的讚美幾乎到了膜拜的地步,認為中國電影永遠都趕不上好萊塢。然而,賈樟柯等不少中國電影人表示,麵對《阿凡達》的巨大成功,中國電影人不應失去自信心。
其時正在為《上海傳奇》進行後期製作的賈樟柯認為,國內電影人對《阿凡達》的反應過度了,“電影技術上的差距並不是有了《阿凡達》才知道,想象力和創意的差別是由文化差異決定的,不用一驚一咋。”賈樟柯說:“如果驚詫於技術,承認技術的差距,那可以合作嘛,用自己的創意和好萊塢的技術合作,技術是沒有國界的。”
對於陸川強調的中國電影所缺乏的“純淨”情懷,賈樟柯認為這是文化和曆史所決定的,“這裏麵包含著一個民族的曆史、政治和民族性格的問題。對於好萊塢來說,他們很容易就創作出《阿凡達》這樣的簡單純淨的故事,但對於曆史悠久、經曆過無數動蕩變遷的中華民族來說,很難這麼簡單去表現故事,很自然地會去表現複雜多元的社會狀態、思想等。這是由各個民族的局限性決定,並不存在高低之分。實際上世界影壇一直都很尊重中國的藝術電影,王家衛、侯孝賢等導演拍攝的華語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不可忽視”。馬上就要開拍自己首部武俠片的賈樟柯誠摯地表示,中國電影人不要害怕麵對挑戰,妄自菲薄,輕易地流露出文化的不自信,這完全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