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後敘(1)(3 / 3)

這些顯然都非常可喜。此詩作為一首六絕,無疑當屬成功之例。

我在上麵提及,六言句作為一種雙式句,它雖缺乏單式句那種飛揚矯健的詩歌韻致,但卻有委婉纏綿富於詞味的好處。如此,我們用其長而舍其短,把握好情感的力度,盡量選擇細膩委婉的詞彙,這樣創作出的六絕,有時甚或可以表現出五七言絕所不能表現的情感韻致。試看我在重返合川期間所作的《重來合州對嘉陵江》一詩:細看浪花憔悴,可知日夜斷腸。

盼我有如盼子,情親勝似錢塘。

此詩在形式上也是對起散結,隻不過前兩句用了流水對,粗粗讀之,不易發覺罷了。流水對能使句子整飭中帶自然,疏散中含精密,是一種一舉兩全的體式,這裏能恰當運用,當然極為不錯。此詩另有幾點比較特殊,那就是少用意象,且通篇作了情語。六絕詩少用意象,多作情語,容易失之浮率,因此對其體製而言不太有利,但此詩並無此弊。這在一定程度上有賴於運用了細膩委婉的詞彙。詩中如“細看”、“可知”、“盼”、“有如”等詞都顯得細膩而親切,“憔悴”、“斷腸”更是婉約詞中出現頻率很高的詞彙。這些詞彙的運用,使全詩生發了一種委婉纏綿的韻致,這就消除了呆板、浮率之類的弊端。

此詩本來完全可以改成一首五絕,如後麵兩句刪去“有”、“似”,改作“盼我如盼子,情親勝錢塘”,就內容意思而言,與原句並無差別,但原句那種細膩的情致、委婉的韻味則蕩然無存了。可見,六絕確實也有五、七言絕所不能企及的地方。

當然,此詩將六絕的長處發揮出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古人有“詩莊詞媚”的說法,造成“詩莊詞媚”一現象,除了語言運用的原因外,還有就是來自句式的原因。“詩莊”,在句式上表現為齊言句與單式句;“詞媚”,在句式上表現為雜言句與雙式句(詞之雙式句於慢詞尤為突出)。換句話說,齊言單式句宜表現一種相對莊重的情感,而雜言雙式句則宜表現一種相對柔媚的情感。六言絕作為齊言詩有“詩莊”的一麵,而作為雙式句卻又有“詞媚”的一麵,這是非常奇特的。巧妙的是,此詩要表現的情感,居然與六絕既莊且媚的特點暗相吻合。此詩寫嘉陵江在我心目中有一種母親情懷。對於母親,我以為,其作為長輩,有“莊”的層麵;而其作為女性,又有“媚”的層麵。這種母親情懷既莊且媚的性質與六絕既莊且媚的特點巧妙結合,自然文體相稱,促使此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詩用六絕這種詩歌體裁,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鑽了詞與五七言詩的空子,但同時也說明六絕詩是探到了詞與五七言詩之間的一個盲點,它能表現出詞或五七言詩均難以表現的一種情感韻致。

上述分析可能會帶來一種誤解,那就是人們會以為,六絕詩因受其體製的局限,隻能用於抒發相對委婉的情致。其實文有不拘一格者,各種文學體裁均有一定的通融性。諸如詩雖長於言情,但《孔雀東南飛》、《木蘭詩》等敘事之作,同樣寫得很成功,是不錯的詩;五七言律宜抒發鬱結的情思,但杜甫《諸將五首》簡直是在議論時事了,卻也寫得不錯,是成功的作品。我上麵提出的寫六絕詩最好對起散結、多用意象、用詞委婉等,那都隻是相對的說法,我自己有時便在作突破。試看《登合州八角亭》詩:撼壩濤聲激越,連天草色恓惶。

遙念神州多難,憑高涕眼茫茫。

此詩對起散結,前兩句多用意象,算是守“規矩”的一麵,但值得注意的是,後兩句卻是直接抒情,且抒的是一種莊重沉厚的情感。這種莊重沉厚的情感偏近於五七言詩,與所謂細膩委婉接近於詞的情感不相一致。用六絕來承載這種情感,可能並不恰當。但因此詩對起散結、前景後情的局勢非常嚴謹,而所繪開闊之景與所抒沉厚之情也結合得很好,因此可以說,此詩在格局意蘊上幾乎沒有破綻,達到了一種渾融境界。同時,後兩句乃是在憂念國家之苦難,這種博大而真摯的感情一定程度上也能消減體製上的弊端。因此,此詩雖不在抒發委婉纏綿等偏於陰柔的情致,卻也取得了一定成功。

《晨雨集》中的六絕,寫得最好的,我以為是《擬送廖義琨、劉鑫、牛立超二首》中的第一首,試看此詩:遠樹夕嵐似夢,寒江沙渚如迷。

向晚故人別去,合州煙草淒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