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後敘(2)(3 / 3)

《晨雨集》中甜美快意的情詞不多,除上述《菩薩蠻》外,另有大一寒假時作的《更漏子》(杏花亭)、《南柯子》(細柳追風舞)。《更漏子》與《南柯子》原是假擬之作,不能反映我的真情實感,但可以視作是我的一份愛情理想。這類作品輕快明麗,有可取處,但畢竟單薄淺率,無足過多稱許。它們隻能視作為我情詞中的插曲,而不能認作為主調。情詞中更為突出的,顯然是那些因渴求而不可得,流露出壓抑苦悶情懷的作品。試看高三時作的另一首《菩薩蠻》:小園雨後生春色,香飄碧舞稠歡樂。蝶戀翠人家,朝夕伴淚花。淚花嬌不謝,隻為相思切。鬱鬱久徘徊,何時情暖懷?

此詞要表達一種對心儀之人的愛慕與渴求,但卻不直接道破,而是通過蝴蝶愛上小園這一事件進行展開與表示。詞中將蝴蝶擬人化,用上心理描寫等,顯得生動有趣,簡直表現出了童話般的趣味意境;同時,“淚花”、“相思”、“情暖懷”等詞的運用,讓人一看即知,這寫的是愛情。這樣寫避免了過於直露,也不致失於艱澀隱晦。此詞之前兩句極寫小園之美,其雨後春色、香飄碧舞,著實讓人向往。“蝶戀”句寫蝴蝶對小園的戀慕。小園那麼美,蝴蝶喜歡她,那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不知什麼原因,這隻蝴蝶似乎不能飛入小園中去,以致讓他傷心得早晚哭泣。“淚花”兩次出現,寫出了一種難可追求的痛苦。

以下“相思切”、“鬱鬱”等詞,刻畫了蝴蝶糾結、苦悶等的複雜心情。

全詞能通過蝴蝶一形象的塑造,把我當時內心最幽微的一份感情表現出來,這無疑是很巧妙的。當然,此詞有特色,但也有不足,不足處一是語言還不夠純煉,二是格局相對狹小。

此詞本是我寫給玲的。說是寫給玲,其實就流露的情感而言,乃是雜糅了我對維、玲兩位女孩子的感情感受。我在創作這些愛情詞的時候,往往胸中先橫亙有兩位女孩子的身影,有時候很難確指究竟是寫給維,還是寫給玲,隻能說在我的詞中,她們兩位女孩子一體兩麵,相反相成,共同融成了一個渴慕不可得的境界。

高三第二學期我寫的情詞不算少,大概有幾十首之多,但因當時尚處初嚐階段,詞彙量少,格律未精,又貪多務得,因此大多數作品並不成功,陸續刪汰後,最終隻留下六七首作品而已。這六七首情詞中,私意以為《憶秦娥》(長相憶)與《采桑子》(恍惚昨夢鶯來去)相對可觀些。試看《采桑子》詞:恍惚昨夢鶯來去,知是秋華,卻道春華,善感多思夜夜花。情鍾自可小天下,人到天涯,心到天涯,隨愛飄零處處家。

此詞前半闋通過形象化的語言,表現出了現實與理想、感性與理性等多種感情上的糾結與矛盾。後半闋重起振作,擺脫矛盾,死心塌地要去完成心中最高的愛。全詞措辭淳美,意境高華;合乎傳統的同時,又流露出了現代化的氣息;後半闋勁爽風發的追求,還能喚起人們更高遠的一種聯想。這些無疑使此詞獲取了一定的成功。

高中畢業後,雖情況發生了改變——我遭受了維的拒絕,與兩位女孩子不再碰麵、亦無聯係了。但就我對她們的感情以及我內心中的感受而言,除了創傷感加重外,實質上與高中階段也並無二致。因此可以說,高中以後的情詞依然表現著感情上渴求而不可得的糾結與矛盾,與前期有所不同的,便是少了些現代氣息,多了些措辭與表現手法的純熟。試看大二期間填的一首《鷓鴣天》詞:夢繞魂縈已覺常,去年花散落何方?殷勤昨晚題楓葉,憔悴今晨聞菊香。雲渺渺,水茫茫,九重天外雁聲長。杜康不解相思結,淚眼依然對夕陽。

此詞開頭七字便已表現出了較為豐富的情感蘊藏。“夢繞魂縈”四字,可謂無限深情,無限糾結,真是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這四字一出,依常理而論,似乎下麵應大述苦情了,哪知下麵卻接了平平淡淡的“已覺常”三字,遂將一腔深情賦予了漫長的時間性,將感性的痛苦轉化成了理性的反思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