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文藝》讀書筆記(13)(2 / 3)

接著,他把初中三年的全部課餘時間,都用在了閱讀文學作品上,他讀了古今中外近百位著名作家的代表作。這一段的閱讀,對他一生的為人、為文都是有好處的。

升入高中的第二年——1965年7月10號,西安晚報發表了他的處女作小說《隻少零點幾……》。俟後,該報還發表了對這篇小說的熱情的評介文章。從此,保安君更與文學創作結下了不解之緣。以後,無論是在“廣闊天地”當知青,還是在寶雞峽工地當民工,他辦廣播、編小報,忙得不亦樂乎!自己也抽空寫詩歌、故事,並在報刊發表。

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保安君在陝西地區的業餘作者中,已小有名氣。因此,當《陝西文藝》編輯部,在考慮、邀請工農作者來編輯部協助工作時,便想到了他。並由編輯張文彬同誌,持函前往保安君所在單位——寶雞市棉紡織廠商調。但因廠方說,工作走不開,未成。

過了幾年,聽說保安君考入陝西師範大學中文係,讀書去廠。讀書期間,他與同學一起,創辦了當時在圈內頗有影響的文學刊物《渭水》。

又過了幾年,聽說,保安君到省出版社工作了。我心想:不美!因為我知道,出版社的工作是很繁忙的,要策劃選題,要出好書,容不得半點懈怠。若想在工作時間種點“自留地”,那是不可能的。今後,保安君怕是少有時間寫作了。但出乎我的預料,到1990年年終,保安君參加陝西省作家協會時,已有《宋詞二百首今譯》、《女詞人佳作譯解》、《山水花鳥詞譯解》、《中國神話故事》等四部著作問世。我想:神了,他哪來這些時間寫呢?後來又聽說:保安君之所以能寫,是因為他有一個好妻子,他在家裏,是一個“油瓶倒了也不需要他扶”的角色。我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

保安君的妻子楊桂娥女士,是位秀外慧中的女性。當保安君還在“廣闊天地”煉紅心時,被領導調到公社專寫材料。在寫作中,全公社那麼多的好人好事,令他目不暇接。而其中,九女植棉組組長楊草草(桂娥的小名)的先進事跡,格外引起了他的注意。桂娥常來公社開會,保安君與她也數度照麵。對這麼一位樸實、文靜、內斂的姑娘,保安君頗有好感,暗暗滋生了愛慕之意。但他像當時大多數青年那樣,對異性朋友雖心存愛意,卻怯於主動出擊。他隻是默默地目送姑娘的身影,消失在遠方田野的盡頭……後來桂娥調到縣百貨公司,保安君去了更遠的寶雞市棉紡織廠,這事也就擱下了。

某日,保安君過去的領導,來為他拉“紅線”,說的竟然,就是他心儀已久的桂娥姑娘,保安君真是大喜過望。

當倆人分別數年後第一次見麵時,保安君卻像民間故事中描寫的呆女婿那樣,竟然毫不韜晦,直通通地問桂娥:我是一個月隻掙四十元零四角的窮工人,弟妹多、負擔重,你跟我好,到底圖的啥?

桂娥卻毫不生氣,她抿嘴一笑,很真心地說:我不圖地位,不圖錢財,因為自己念書少,所以就想找一個愛讀書、愛寫、能寫的人……共同的誌趣和愛好,使他們終於喜結連理。

婚後,桂娥包攬了全部家務,使保安君回家後,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去。家務事是很累人、很煩人、而且永遠也做不完的。每次看到桂娥忙得沒了歇息、讀書時間,保安君就會心疼得萌生歉疚之意。這時,桂娥反倒很淡然地安慰他:“這沒啥,兩個人裏,總得有一個犧牲自己,支持另一個。”於是,保安君更加努力地寫,而且,每寫完一篇作品,都要讀給桂娥聽,妻子是他作品的第一個讀者和評論者。

從1988年到1995年,保安君共出了10部書。除了上麵提到的4部,還有《清詞三百首今譯》、《唐五代訶三百首今譯》、《金元明詞三百首今譯》、《聊齋故事新編(上)》、《聊齋故事新編(下)》,和他的短篇小說集《靈魂的顫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