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0部書,雖然是保安君心血鑄就,但若缺了桂娥的支持、奉獻,他怕也難完成。這正如一首歌曲裏所唱的:“軍功章裏,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人常說:好人有好報。但我發現:在實際生活中,上天似乎是為了錘煉好人的意誌和品德,經常會對好人頻降災難。
1996年5月13日,對好人保安君來說,是個可怕的日子:這一天,桂娥突罹腦血管病,眼看能說、會做的愛妻,刹那之間,說不出話來,右半邊身子也動彈不得,保安君真覺得天塌了,地陷了……但在短暫的驚慌無措之後,他很快鎮定下來:拋開一切,想盡所有辦法,為妻子爭取最佳的治療效果!
在出版局、社領導的關懷下,在家屬院熱心鄰居的幫助下,保安君對妻子實行中醫、西醫、針灸、按摩一起上。生活上更是百般照料:洗臉、梳頭、喂飯、沐浴、翻身……樣樣做得及時、周到、細致、妥帖。上班前,還要對保姆一件件、一樁樁交代清楚,叮嚀、拜托一番。
桂娥本是個要強的人。她認為,她在世除了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就是要照料好這個家,為丈夫、兒子的工作、學習,盡可能地創造一個安寧、舒適、愉快的環境。現在倒好:自己啥也做不成,還要拖累丈夫、兒子,真急得她五內俱焚。情急時,甚至想到一死了之。
但桂娥也是個明事理的人。她明白:自己不能采取這種一時之舉,因為她有深愛著她的丈夫和兒子,她不能割舍他們,傷害他們……思來想去,她認為:自己當前能做的,就是積極接受各種治療。特別是,聽從醫生的建議:認真進行恢複肢體功能和語言功能的鍛煉。於是她發揚當年“九女植棉”的幹勁和韌勁——忍著疼痛和不便,天天按時鍛煉。即使家裏來了客人,她在點頭招呼後,也依舊去鍛煉她的。
經過半年多堅持不懈的努力,桂娥的病情開始有了好轉:雖然還蹣跚著,但已經能走了;雖然語言還不流暢,但已能表達、交流。當她看到保安君,高興地吃著,自己病後做的第一頓飯菜時,不禁感慨萬千。她心酸而又欣慰地對保安君說:“過去我想死,現在我不想死了。”因為她看到:自己不再是個包袱,她已能為這個家做點事了。
聞聽此言,保安君也是百感交集。想想這麼多日子的擔驚、受怕、憂愁、焦慮,他愈發覺得:妻子對他來說。是多麼的珍貴!是他須臾不可分離的終身伴侶,是他生命的支柱。
桂娥病情有起色後,就催促保安君拿起荒疏已久的書和筆。而保安經此劫難,再也不敢當甩手掌櫃了。下班後,他幫著做家務。晚上總要照料桂娥安然入睡後,才去讀書、去寫作。因此,經常搞到淩晨時分。
從桂娥病後的1999到2004年,保安君又出了6本書:散文集《呼喚大自然》、舊體詞集《柔腸詞》、《閑雲詞》,和《古代詞粹注譯》、《靜園詞話》,以及長篇小說《拳客五哥》。
去年五月,收到《拳客五哥》後,我真是大跌眼鏡:一向從事舊體詞研究、創作的保安君,竟然寫起拳客來了!但看後,我覺得他對這個階層人的生活、感情是比較熟悉的,寫來遊刃有餘。可以看出,保安君在努力拓展自己的創作領域,並有了一個可喜的開頭。
保安君至今已出了16部書。其中,《宋詞三百首今譯》、《中國神話故事》等6部,曾多次印刷,頗受讀者歡迎。
但他是個業餘作者,作為業餘作者,做好本職工作,始終應放在第一位。否則,即使研究、創作碩果累累,對本職工作卻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那也是個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