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相逢一笑泯恩仇 第三十四章·改變不了的趙禎(3 / 3)

王安仁一怔,半晌道:“我現在不就是在契丹嗎?”

耶律仁先又笑,雙眸眯縫起來,銳利如針,“我想王兄是聰明人,當知我國主意思。想宋國自太祖立國以來,為防兵變,定下崇文抑武的規矩,卻不知是自尋死路。以王兄之能,做個樞密使也不為過,可在宋國又得到什麼?還不是被一幫屍位素餐之人壓在頭頂?我國主已許下諾言,隻要王兄肯到契丹,南北院大王的席位,可隨你挑選!”

說完後,耶律仁先目光灼灼,隻等王安仁回答。他開出的這個條件,不但是豐厚,而且可說是驚世駭俗之舉!

要知道契丹有南北麵官製之說,奉行“以國製治契丹,以漢製待漢人”的規矩。契丹南麵管製又稱“漢製”,下設樞密院、中書省、六部、禦史台等,主要用來管理燕雲之地的南朝百姓。而北麵官製又稱“國製”,才是用來管理契丹人的體製。

南麵官製中,漢人居多,也有契丹人充任。但在北麵官製中,基本全部是用契丹人擔當重任,漢人能入北麵官製的極少,而能入北麵官製中擔當南北院大王的人,從契丹立國到現在,隻有一人。

那人叫做韓德讓!

此人雖居高位,但契丹人每次提及他時,都是心存敬仰。契丹人本是重英雄的民族,韓德讓雖是漢人,也是文臣,在在契丹人眼中,已算是他們民族的英雄。

當年宋太宗三路進攻燕雲,韓德讓臨危受命,堅守南京不退,直到援軍趕到,在契丹第一名將耶律休哥的配合下,大敗宋太宗於高梁河,威震天下。之後契丹景宗病危,韓德讓、耶律休哥、耶律斜軫三契丹名臣又是受當時的契丹國主重任,護年幼的耶律隆緒為帝,是為聖宗。

自此後,契丹在韓德讓的帶領下蒸蒸日上,非但沒有因國主年幼而吃緊,反倒南征北戰,打下了赫赫疆土,更是在宋真宗時率契丹鐵騎長驅南下,定下讓大宋恥辱終生的澶淵之盟。

而韓德讓因對契丹之功績,總知南北兩院大王,官拜大丞相,總領契丹的軍政大權。

這樣的人,契丹隻有一個。能入契丹南北院、讓契丹人都要仰視的人,隻有韓德讓!

到如今,耶律宗真竟讓王安仁任選南北院大王一職,此舉雖非前無古人,但已是極具魄力,他重用王安仁,難道是說想重演當年聖宗之盛世?

王安仁當然知道前塵往事,聞耶律仁先的條件,也不驚喜也不憤怒,隻是平靜道:“不知道你國主讓我投靠契丹,意欲何為呢?”

耶律仁先笑道:“王兄是聰明人,怎麼會不知道我國主的意思?你和我們的共同敵人,均是夏國的元昊。若王兄能領南院大王一職,我主急需立威,就可在半年內糾集五十萬兵馬去攻元昊。這天底下,能對元昊不敗之人,隻有王兄一個,但你難有盡展才華的機會,如今機會到手,就是你消滅夏國的機會。王兄,你若大敗元昊,我主說了,夏國之地,可任你選擇十州!而且夏國之人,任憑王兄處置,你當然知道要處置誰了。”

說到這裏,耶律仁先的表情很是意味深長。這個條件對王安仁來說,簡直比方才那個還要更有誘惑。

王安仁當然知道要處置誰,興平公主多次救他,燕雙飛此時行蹤未定,他當然都要管一管!

有高官得坐,有美眷憧憬,這個條件,王安仁怎能拒絕?

耶律仁先甚至已成竹在胸,微笑的望著王安仁,就等王安仁答應。

王安仁沉默半晌,才問,“打敗元昊呢?又如何?”耶律仁先怔住,似乎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王安仁見耶律仁先不語,緩緩道:“滅了夏國,是不是要繼續揮兵南下,攻大宋、取吐蕃、進攻大理呢?”

耶律仁先微有尷尬,半晌才道:“如果真能這樣一統天下,我想國主絕不會反對。王兄憑此千古流芳,豈不是美事?”

王安仁笑笑,緩緩的坐下來道:“權欲一心,永無滿足的止境。我王安仁的確想去沙州,的確想要擊敗元昊,可要用無數百姓的性命,換取王某一人的幸福,王安仁不取。”

耶律仁先淡然道:“那當初王兄殺人斬將無數,攻過橫山,滅羌人整族,不知是為了什麼?”

王安仁霍然抬頭,凝視耶律仁先,臉無愧色道:“王某隻為保家衛國四字!滅虎狼之心,唯有以殺止殺!”

耶律仁先哈哈一笑,道:“王兄若真的隻想保家衛國,那當初為何反對和夏國議和呢?”

王安仁凝聲道:“元昊若真的想要議和,王安仁就算暫時不管又如何?隻要天下平定,再無百姓之苦,王安仁自會解甲歸田,馬放南山,但元昊不過是以退為進,蓄力再戰,我如何會不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