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衝冠一怒為紅顏 第三十二章·領兵(2 / 3)

龐籍神色黯然,垂下頭來,無話可說。

“不錯,我王安仁是莽夫,出身行伍,我懂得不多。可我知道誰都命都隻有一條,誰有沒資格輕賤別人。這話狄青當年對韓琦說過,這些年過去了,我王安仁依舊這麼說。我以大局為重,死裏逃生後,知道嶺南有難,就趕回京城希望盡綿薄之力,可他們是否以大局為重?我王安仁多年拚死,刀口闖關,解百姓之危難,難道就為了讓他們說一句,區區一個赤老,怎配那種風光?我王安仁不配,他們可配?龐籍,你當年沒有幫我,我不怪你,今天,我也不怪你,我隻讓你回去對他們說,如果他們在勸我以大局為重,我不在乎再來一次血染京城,狄青的麵子,我也可以不給的!”

龐籍身軀顫抖,想說什麼,可終究化作一聲長歎。

王安仁越說越是激憤,咄咄的望著龐籍道:“龐大人,我聽說這次嶺南有亂,你第一時間推舉我王安仁出戰,我謝謝你的器重。可我若帶兵出戰,那些士兵如果問我,王安仁,你就算身在高位,在別人眼中,也不過是個赤老,那他們舍生忘死,這一去可能就不會回來了。再也見不到父母,再也見不到見到妻兒,再也見不到兄弟,他們在別人眼中,為了什麼,難道就為了赤老的稱號?龐大人,你書讀得多,你口才好,你能告訴他們,他們究竟為了什麼嗎?”

龐籍緩緩站起,身軀顫抖,臉色歉然道:“你說得對。我這次不該來的。”

王安仁長歎一口氣道:“不錯,你的確不該來。在那些不是赤老的人眼中,我王安仁不識抬舉,不能以大局為重,可我要問他們,他們要麵子,難道我王安仁就不要臉?好吧,這次,我就不識抬舉,他們的大局是保榮華富貴,保江山穩固,他們若喜歡,自己去平亂。我王安仁的大局就是一個人,那就是雲之君。她當年對我說,王安仁不該受那些人的輕賤。我王安仁可以一無所有,我王安仁可以死,但我答應過雲之君,此生再不會受別人的輕賤!就算我明日被貶,就算我被刺配三千裏,就算有刀架在我脖子上,我若不見張堯佐給我認錯,我不領軍!”

龐籍點點頭,腰背略有彎曲,似已不堪重負。許久後,他才道:“我知道了。你說得對,錯了就錯了,找多少借口都一樣是錯了。錯了就錯了,錯誤一定要要犯錯的人彌補才行。”他望了王安仁許久,又是點點頭,轉身推門走了出去,又緩緩的帶上了門。

王安仁一腔憤怒發泄了出去,渾身突然空空蕩蕩,緩緩的坐下來,嘴角帶分哂然的笑,“可誰肯承認自己錯了呢?”

王安仁呆呆坐在房中,郭逵推門走進來,手中還是拿著兩壇酒。郭逵方才就在屋外,已聽到了一切,他像有千言萬語,可他隻是說道:“王大哥,我陪你喝酒?”

王安仁點點頭,拿過那壇酒喝了幾口,隻感覺口中滿是苦澀的味道。

二人喝著悶酒,到了深夜時,郭逵又是醉眼迷離,突然房外有人敲門。

郭府也沒什麼可偷的東西,再加上街坊百姓都對郭家很是敬重,郭逵粗心大意,院門素來虛掩。來人顯然從院門直入到了房前。

王安仁、郭逵對望一眼,都看出彼此的疑惑。

龐籍都走了,這時候,還會有人來此?難道是張堯佐前來認錯?可張堯佐那樣的人兒,隻怕打死也不會向王安仁認錯,不然他以後怎麼能在文武百官麵前抬起頭來?

王安仁見郭逵已有八分醉,隻能自己起身到門前,打開了房門。

一溜月色出照下來,落在房前那人的臉上,王安仁見了,吃了一驚,低笑道:“聖上?”眼前那人,神色肅穆中帶有憂愁,隱有無上的威嚴,赫然就是大宋天子趙禎!

王安仁從未想到過,趙禎竟然親自到了郭府!

月色清冷,如天邊銀河般落在了二人的之間。

趙禎神色複雜,見房中滿是酒氣,皺了下眉頭道:“王安仁,你到院中和朕談談,不知你意下如何?”

趙禎這般客氣的口吻,王安仁倒有多年未曾聽到了。隻是王安仁卻也不是當年的王安仁了,王安仁隻是笑了笑,“不如和,在這裏也不錯。”

趙禎一滯。終究也沒有說什麼,眼中有了分感慨,緩緩道:“王安仁,我們又有許久沒有見麵了。”自從上次回京,二人關係破裂,到現在,郵過去了數年,而在這數年之中,趙禎又回複平靜,看來狄青隻管變法,的確很給他趙禎麵子了。

王安仁倒知道,張美人沒有死,可一直也病泱泱的沒好。他是問心無愧,對於張美人中毒一事,也有些難以想象。

見王安仁沉默,趙禎沉吟半晌才道:“其實朕……一直都把你當兄弟的。我們之間,雖沒有什麼歃血盟誓,可在我看來,很多盟誓,隻貴在心誠,而不在形式。”他說的聲音很輕,卻沒有注意到郭逵在房間內,悄然的透過窗子看著他們。聽到趙禎這番話,郭逵的眼中,很有分古怪。

王安仁想要說些什麼,可見趙禎並未望他,終於還是一言不發。

“朕一直想做個好皇帝,也一直在盡力做個好皇帝。”趙禎喃喃道:“可先有太後,後有元昊,緊接著又來個儂智高,朕心力憔悴。”他說話時,想著大宋的戰情,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