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現
能量是嬰兒迅速生長發育的動力和源泉,但生活中常能看到有的嬰兒出現皮膚粗糙幹燥、麵容呆笨、鼻梁塌陷等現象,家長們為此煩心不已。而醫學上則將上述症狀稱為碘缺乏病,此時的嬰兒應馬上補碘。
現象分析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參與甲狀腺素的合成,有調節代謝和促進小兒生長發育的作用。臨床醫學表明,嬰兒時期每日至少需要40~70微克的碘,以合成足夠的甲狀腺激素來保證大腦的正常發育。嬰兒對碘的需要往往僅依靠母乳或代乳品,一旦母乳或代乳品中的碘含量不足,就會造成嬰兒的碘缺乏,從而造成嬰兒皮膚粗糙、麵容呆笨,進而影響體格發育和腦發育。
專家支招
營養專家指出,哺乳期女性每天至少補充200微克的碘,才能保證母嬰兩人的碘需要,因此,海帶、海魚和菠菜等含碘較高的食品,就應該成為乳母正常飲食中的“重要成員”。
相關鏈接
產後能吃水果等生冷食物嗎
我國流傳著產後不能吃生冷,不能吃鹹、酸等食物的習慣,所以有許多產婦怕這怕那,產後很多東西不敢吃,連水果也不敢吃。產婦剛生完孩子,身體虛弱,消化能力差,宜吃些富於營養、容易消化、清淡的飲食,以後可逐漸增加進食量和進食花樣,由少到多,以身體能適應為宜。可以多吃些水果,以補充所需要的維生素及礦物質,還可以防止便秘。飯後可吃些水果如蘋果、橘子、香蕉等。吃水果時要注意清潔,清洗或去皮後再吃,以免發生腹瀉;還要注意不要太涼,如果水果剛從冰箱裏拿出來,要在室溫下放一會兒再吃,有的產婦若怕涼,可切成塊,用開水燙一下再吃,也可加些糖,最好不要煮沸,以免破壞水果中的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