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認為一個人對待工作要有這樣的四種心態才能將工作做好。
第一樣便是付出。那些總想著讓自己能掙到錢的人,為什麼一生隻在平庸中度過?而總想著通過自己的工作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人,卻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績!一個人隻有為企業為他人、為社會做出奉獻,他才會是富有的、富足的。
其次便是負責。尊重自己的選擇,大家選擇這家企業是你的主動選擇,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為這份工作的全部負責,不僅獲得薪水,同時還有壓力。“不要問喜歡不喜歡,而要問應該不應該”
第三就是追求卓越的精神。一個人隻有從內心裏渴望卓越、追求卓越才能將工作做好,也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第四條是最重要的也是伴隨每個成功人士一生的品質,就是學習。學曆,隻能代表的是你過去學習的一個而經曆,並不能代表你可能取得的人生成績。所以,隻有繼續學習,能承認你價值的隻有一點,那就是你為企業創造了多少價值。
李嘉誠曾寫過一首激勵員工的詩,叫做《Are You Ready? 》詩中寫道:當你們夢想偉大成功的時候,你有沒有刻苦的準備?當你們有野心做領袖的時候,你有沒有服務於人的謙恭?我們常常都想有所獲得,但我們有沒有付出的情操?我們都希望別人聽到自己的說話,我們有沒有耐性聆聽別人?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快樂,我們對失落、悲傷的人有沒有憐憫?每一個人都希望站在人前,但我們是否知道什麼時候甘為人後?你們都知道自己追求什麼,你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嗎?我們常常隻希望改變別人,我們知道什麼時候改變自己嗎?每一個人都懂得批判別人,但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怎樣自我反省。大家都看重麵子,but do you know honor?大家都希望擁有財富,但你知道財富的意義嗎?各位同學,相信你們都有各種激情,但你知不知道什麼是愛?……
每一位員工都是優秀的,隻要他得到正確的培訓;每一位員工都會對工作付出、負責、用心的,隻要他得到正確的理念。
每位員工的薪水都取決於他為企業創造的價值。
隻有為企業創造的價值越多,他的薪水才會越高。
李嘉誠崇尚簡單樸素,他認為簡單樸素是成功不可缺少的素質。簡單樸素也正是李嘉誠給很多人的印象。大多數陌生人在與李嘉誠接觸之初,都會詫異於簡單的一麵。他擁有著兒童式的燦爛笑容,對一些遊戲十分熱衷,如在高爾夫球場上戰勝友人,他會像任何一個在遊戲中獲得成就感的少年一樣,流露出發自內心的喜悅。與那些極為在意飲食健康的年長企業家不同,李嘉誠至今仍喜愛吃薯片這樣“不健康”的食品。
李嘉誠做事的基本準則是認真、投入,過過苦日子的李嘉誠崇尚節儉,對於任何能夠降低成本的技術都充滿興趣,這讓他在經營塑料花廠時就成為了優化流程的專家,李嘉誠對風險高度戒備,並深知現金儲備的力量,正因此,李嘉誠一生中幾次重大的交易,比如1979年收購和記黃埔和1985年買下香港電燈,都是在極短時間內調動巨額現金完成的,這令任何一個競標對手望塵莫及。李嘉誠珍視聲譽與承諾一諾千金,他對待商業夥伴和員工亦是如此。
李嘉誠一生好學,在少年時期,李嘉誠沒有機會接受正規教育,但他卻通過購買、交換舊書完成了自學。眾所周知,李嘉誠的知識涉獵廣泛,除了小說,李嘉誠遍讀從各公司年報到科技、曆史、宗教等各類書籍。
一些和經濟市場毫不相關的話題,李嘉誠也都能做到略知一二,他的博學讓身邊人常常驚訝不已。比如,在談及世界經濟時,他會順手拈出像“22個阿拉伯國家的GDP總和還超不過西班牙”這樣的一些外人不太留意的數據,而在談及節能建築這樣的專業問題,他能像一個材料學專家般侃侃而談,甚至,他專門要求別人為他講解Web2.0方麵的知識。這並非因為他投資了Facebook這個全世界最熱門的社區網站,而是因為,他想知道自己孫女一代以後怎麼了解世界的知識。他總是對事物充滿了興趣,抱有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