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3 / 3)

其實,這裏有一個不便明說的原因,那就是這班老太太,通常都肩負著教子養孫的重任,看到身體單薄的李嘉誠小小的年紀,走街穿巷,勤力異常,非常欣賞,非常敬佩。加上李嘉誠濃眉大眼,文質彬彬,斯文有禮,能說會道,談吐不俗,越發讓這班底層的太太歡喜不已,善心大發,不忍回拒。歪打正著。這一招又大獲成功。

李嘉誠深有感觸地說:“要別人買你的東西,不想被推掉就必須在事前想到應付的辦法。”

李嘉誠認為,推銷的實質是推銷自我,隻有將自己成功地推銷給別人,別人才能由人及物,喜歡並購買你的產品。所以一個出色的推銷員首先是一個出色的自我介紹者,能夠根據不同人的好惡,成功地將自己推銷給站在你麵前的人,甚至是隔著一道門隻聽到聲音而見不到人影的對象,做到這一點,你的推銷生涯就算成功了。

紅頂商人胡雪岩曾與左宗棠對曰:吾成功於天下,秘訣有二:一是不爭麵子是傭人,光爭麵子是粗人,能人並不一定要到處爭麵子;二是該丟臉時就大膽丟臉,今日沒臉是為了明日有臉。

一次,他的同事們向一家旅館推銷鐵桶失敗後,公推李嘉誠出馬。李嘉誠不願放棄這一難得的自我挑戰機會,慨然應允。此時的李嘉誠,所看中的絕不單是其中可能帶來的傭金,而是一個挑戰高難度的絕好機會。

為什麼前麵的人屢屢碰壁?問題究竟出在什麼地方?李嘉誠仔細分析了這家客戶的實情。李嘉誠並沒有急於去見那位老板,而是想方設法找機會與旅館的一個職員套近乎。沒多久,他與那位職員拉上了關係,很快便和他成了無話不談的莫逆之交。通過這位職員,他得知了一些有關這家旅館老板的趣聞逸事。

其中有一個細節引起了李嘉誠的特別注意。原來,這位老板中年得子,因此特別痛惜寵愛他的寶貝兒子。現在旅館開張在即,千頭萬緒,而他兒子卻整天纏著要去賽馬。他根本抽不出時間滿足兒子這一願望。而且,他也極不願意兒子整日癡迷賭博,不務正業。

這位職員本是把這件事當作笑料提起的。然而,言者無意,聽者有心。一個念頭在李嘉誠的腦海中一閃而過。李嘉誠憑直覺,已經找到了問題的突破口。成功的希望就在眼前。

於是李嘉誠讓這個職員牽線,自掏腰包帶老板的兒子去快活穀馬場看賽馬。在跑馬場上,老板的兒子興高采烈,忘乎所以,回家後仍興奮地向父母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並且無意中不時提起李嘉誠的名字。李嘉誠也因勢利導,旁敲側擊,規勸這位公子哥兒。更重要的是,這位公子興奮之餘,居然被李嘉誠的淵博學識與敬業精神所折服。最主要的是,老板的兒子在敬業博學的李嘉誠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下,收斂野性,痛改前非,開始幫手父親,不再日日賭馬。而這位忙得焦頭爛額的老板,也自然知道了李嘉誠,並從內心感謝李嘉誠。

李嘉誠的曲線救國,迂回進取之手法,雖然讓旅館老板覺得過於圓滑世故,但他還是很感動,尤其是他知道李嘉誠不過是十幾歲的毛頭小夥子時,更加感動佩服。精明的老板也在算計,如果自己的兒子能有這樣一個天天向上奮發圖強的好夥伴,豈不是免費請了一個最好的家庭教師?自然,在李嘉誠的攻勢下,餘下的事情就不須再做贅述。最終,李嘉誠手中的三百八十個鐵桶就像直通火車的車輪一樣滾到了這個老板的店內。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一件小小的事情,都足以顯示出李嘉誠與眾不同的超人的商人素質。而另一件事則表現了李嘉誠永不服輸的個性。

有一次,李嘉誠去酒店推銷鐵桶,遭到老板毫不客氣的拒絕。這位不近情理的老板,幾乎是將李嘉誠驅逐門外。李嘉誠非常沮喪地走出那家酒店。離開酒店不遠,剛剛還十分惱火的李嘉誠站住了,他慢慢地冷靜下來。李嘉誠是個不輕易認輸的人,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又施施然折回酒店。一見老板,未待老板怒目發作,李嘉誠搶先誠懇地說:“我這一次不是來推銷鐵桶的。您在商界德高望重,作為晚輩,我懇求得到您的指點,我是個初出茅廬的新手,您比我有更豐富的社會經驗,我隻是想請教,在我進貴店推銷時,我的舉止、言辭、態度等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請您指點迷津。我會感激不盡的。”李嘉誠在講完這一開場白的同時,還真誠地行了一個九十度的鞠躬禮。

李嘉誠虛心而坦誠的求教精神和真誠敬業的態度感動了老板,很少有如此鍥而不舍又誠心誠意的後生仔,老板立即改變拒人千裏之外的冷冰冰的態度,向李嘉誠提出寶貴的批評建議。老板也不忍心為難這位真誠的年僅十多歲的少年。坦誠說道,我們是著名的酒店,已經長期使用某一商家的產品,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突然拒絕以前的老客戶,轉用你們的產品。

李嘉誠說道:其實理由隻有一個,除了價格外,他們的產品都是用角料加工,接口很多,自然會影響使用壽命。此外,我們的產品價格僅是他們的六成,你這樣精明的前輩,自然應該知道該選用哪種產品。

初始不信,待李嘉誠逐一指出店內產品的缺陷後,心服口服的老板當即決定改用李嘉誠推銷的產品。李嘉誠這一招可謂是一石二鳥,一箭雙雕,以自己的真誠,既學到前輩的經驗,又做成了生意。

李嘉誠認為:“你要相信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人信服並喜歡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勤奮是個人成功的要素,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個人所獲得的報酬和成果,與他所付出的努力有極大關係。運氣隻是一個小因素,個人的努力才是創造事業的最基本條件。”

在風風雨雨的行街走巷生涯中,曾有一個頗有天賦的奇人,在人海茫茫中意外發現了偉岸奇貌的李嘉誠,千方百計拉著李嘉誠的手說李嘉誠天庭飽滿,目光炯炯,日後非貴即富,必會光宗耀祖,君臨天下。勤奮異常的李嘉誠對自己的努力從不懷疑,對這位江湖術士的言語也毫不動搖。因為,李嘉誠深信,蒼天不負有心人。

有一日,工廠老板亟須發信,偏偏他的書記請病假,老板就問:“這裏麵哪個人會寫信、字寫得比較好一點的?”驟然間,四五個職員都指向李嘉誠:“叫他寫,他每天都念書寫字。”

老板望向這乳臭未幹,未滿十七歲的孩子,疑惑地問:“你真的懂嗎?”他說:“我可以試試。你想說什麼,你講我來寫。”當場他立即動手,寫了好幾封信。

信發出後,老板的朋友讚不絕口,紛紛問他:“你這位先生是什麼時候請的?比原本的要好。”這件事,讓老板對李嘉誠刮目相看,很快把他從做雜役的小工,調至做貨倉管理員,管理貨物進出。“所以說,知識改變命運。”李嘉誠回憶這段往事,“如果沒有一點文學底子,寫信慢,也未必通順,後來也得不到那個職務。這個職務讓我懂得貨品的進出、價格、懂得管理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