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有聲語言大眾傳播的生命活力(6)(3 / 3)

在當前的社會生活中,個性的重要性似乎並沒有被忽略,它是一個被用到發燙的詞彙,一些機構和群體把它作為一個能帶來經濟效益、凝聚輿論支持的文化概念來炒作、來生產,很多人用它來標榜自己、炒作自己,甚至在某些時候用來保護自己。“這正是我的個性”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人們用來誇耀自己的最有力的評語和保護自己的最無辜的遁詞!

那麼,如何理解個性呢?

(一)正確理解個性

首先,個性是極其重要的,它包含有獨特性、自主性、突破性的內涵,是主體生存的重要表征和重要組成部分;其次,個性並不就是個人的特殊性,個性特點的界定往往是相對的。具體來說,個性是個體與環境發生關係時身心屬性的特定反應和即時綜合。因此,存在著與環境相適應的個性和錯位的個性之間的分別;再次,進入社會係統以後,單純的人的獨特性、差異性的發展毫無價值可言,在事實上也不可能實現,社會所鼓勵和支持的、能夠在社會上充分展開的個性,是符合大眾意向、有助於社會進步的個性。因此,存在著社會主流接受的個性與惡劣的個性之間的分別;第四,個性的流露與展現應適度,個性本身並不是目的,而是主體在發揮主體性時自然表現出來的獨特性和創造性,並不是越有個性主體性就越強,片麵地追求個性無助於主體性的實現。因此,存在著適度的個性與失度的個性之間的分別;第五,審美表現中的個性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個性,它超越了粗鄙和偏激的層次,以其獨特的創造性和審美性而具有美的意味,因此,存在著審美的個性和庸常的個性之區別。

可見,隻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個性、社會主流接受的個性、適度的個性才是有價值的個性,隻有審美的個性才是表現性的和超越性的個性。

(二)播音主持的個性

我們認為,播音主持的個性是傳播主體在有聲語言大眾傳播中以自己獨特的體驗、獨特的感受、獨特的表達方式適應和駕馭節目,使節目獲得並展現出獨特風格時所呈現出來的一種積極的特征。

傳播個性不等同於傳播個體性。我們承認,每一個個體都有不可替代性,有著自己相對獨立的生存空間和生存價值,並以自己與此一世界的特定聯係和行為特征區別於他人,而且,創作個性與個體性有著必然和內在的聯係。同時我們認為,個性之中包含有價值評價的意義,是個人對社會環境的態度和行為的積極性特征。個人價值包括個人的自我價值和個人的社會價值,雖然主體對自我個性的確認既可以來自於自我的評價,也可以來自於他人的(或社會的)評價,或者往往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結果。但與純粹意義上的個體個性不同,傳播個性更強調其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在大眾傳播中,個性並不就是個體性,個性化的語言也不等於“私語化”的語言。個性是建立在公共性基礎之上的,傳播個性的認定不是個體“自以為是”、“自鳴得意”的結果,主要是通過他人(由策劃人、管理者實施“初審權”,最終由受眾的直接或間接反饋進行評價)的肯定獲得的。真正有個性的傳播主體也不會以“我這麼有個性,受眾一定歡迎”為由自我認定傳播個性的存在並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可以說,傳播個性是傳播主體的個性與特定節目的定位、受眾對特定節目的接受心理相交彙的那一契合部。

“個性化”傳播隻有得到受眾的接受、認可、歡迎才最終成為有個性的、有價值的、有生命的,才稱得上是有傳播個性的,離開了公共性的個性隻是個體性,對於大眾傳播沒有價值。

傳播個性與獨特性。個性的要義在差異性和獨特性。在傳媒日益發達的今天,眾多的頻道、頻率,數以千百計的節目、欄目,難免重複或互有重疊。個性是用來區隔節目的重疊和相似性的有效方法。傳播主體在問題意識、思維方式、解釋原則、概念框架、邏輯思路、話語表達等方麵所表現出的獨特的體驗、獨特的感受、獨特的視角、獨到的見解、獨有的表達,是有聲語言大眾傳播個性魅力的根本來源。富於個性的有聲語言傳播的感染力,其產生途徑不一,可來自於看待問題的獨特的視角和思路,也可來自於特有的表達方式。當然,更多的情況是二者的合一,因為“如何傳達”和“傳達什麼”往往是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