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都市傳說(2 / 2)

王有道是在特工不斷地報告了張知秋連續地出沒於金店、甚至一些私人首飾攤之後,才終於確認張知秋確實隻是想賣掉手中的那十幾斤雜銀的。

對於張知秋這種稀奇古怪地行徑,王有道實在是有些摸不著頭腦,同時他當時也正罕見地出現在自己位於秀容市委的副書記辦公室裏,因此便立即地將相關地指揮權轉到了李觀棋的手中。

李觀棋雖然也正在忙的四腳朝天,但他仍是在第一時間下令監視張知秋的特工采取行動,將張知秋所想要賣的銀子全部地買了回來。

從這一個角度來說,張知秋能夠有一下午的好心情,首先是要感謝王有道,接下來便是李觀棋和那個在金店門口“倒賣銀元”的特工了。

張知秋所持有的銀子中雜質太大,據金店的大致測量,含銀量大約僅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其他的便是一些不知名的亂七八糟金屬物了,因此張知秋對於最終能夠以每克五元的價格出手這些渣銀,感到非常地滿意!

在接下來的整個下午地時間裏,李觀棋都不得不中斷了自己手中的某些調查工作,惶恐並且不斷地後悔著。

事實上,在得到張知秋正在出手手中地物品開始變現時——不管它會是什麼東西,李觀棋就開始有一種不那麼美好地預感了,而這種預感在得知張知秋開始逛農貿市場時,得到了證實。

早在兩年前的北京,張知秋就有這麼一個逛農貿市場地習慣,當時李觀棋所屬的十三樓為了配合張知秋的這種“癖好”,甚至專門地在他所居住的小區附近開設了一家超市,專門就是供給張知秋他所需要的一切商品。

但非常遺憾的是,直到這家超市最終悄無聲息地壽終正寢,十三樓的專家們也始終沒有從張知秋所購買的這些東西中,分析出任何有價值地信息。

當年在李觀棋甫一開始布局秀容的時候,他也曾經在金山苑附近的一家農貿市場裏布設了一個批發點的,並且為此做了極其充足地準備。

但是,隨之而來地卻是張知秋長達二年地杳無音信,而這個農貿市場也終於於一年半前被拆遷了。

當時在得到秀容局王有道的報告之後,李觀棋幾經斟酌還是同意了他們所擬的請示報告,撤銷了這個已經賣足了一年半雜貨、卻始終都賠的一塌糊塗的“釘子”。

事實上,對於這個從來不賣假貨和缺斤短兩、信譽極佳地批發商的消失,許多的人——包括眾多其他從這裏倒貨地批發商們,都是極其地遺憾而傷感的,並且這份口碑一直都還流傳至今。

於是,李觀棋現在終於後悔了!

不過,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在確認了張知秋的行徑之後,李觀棋果斷地派人與張知秋進行了接觸,通過一些簡單而有效地方法,將這個誠信“釘子”的相關信息成功地傳到了張知秋的耳朵之中。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道聽途說來的信息,張知秋在整個下午便僅僅隻是買了少量地樣品而沒有下放大的訂單,當然這也與張知秋在大東山還尚未做好準備也是直接相關的。

………………………………憂鬱地分割線………………………………………………

在這一年的這個夏季裏,對於秀容市地整個農貿批發圈而言,最為熱門的一個話題,就是本市最後一個“誠信商人”地隕落了。

做為曾經被無數人視為“金主”的陳光輝來說,再次重返秀容是他根本就沒有想到的,他曾經一度把那裏當做是自己此生最大的噩夢。

作為一名優秀的特工,陳光輝有著近十年的警齡和豐富地社會經驗,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被選中派往了秀容來執行這個特別的任務。

在剛一開始上手時,陳光輝是確實不懂經營,因此也才會以最快地速度博得了一個“誠信”地名頭。

但是,在連續地虧損半年之後要是還沒有學會如何做一個“合格地”批發商的話,陳光輝也就不配做一個十三樓地特工了!

事實上,在執行這個曾經讓他充滿憧憬地任務三個月之後,陳光輝便已經徹底地搞明白自己的處境了!

不過,有鑒於一些無法宣諸於口的想法,陳光輝便仍是一直地這麼“誠信”下來了,但讓他感到極其失望的是,組織上卻是並沒有因為他不擅經營、虧損嚴重而將他調離崗位。

但是,這一次卻是不同了!

在接到緊急調令、連夜趕往秀容之後,陳光輝僅僅在一天之後便成功地轉型為一個“合格地”批發商了。

如今地陳光輝,無論從哪方麵來看,他都與市場中地那些絕大多數來自於五湖四海的批發商們,沒有任何地一點不同了!

於是,在秀容的農貿批發市場中,一個新的都市傳說,從此淡然地誕生了……

PS:今日編輯直言讓自宮開新,心情爛的無以複加,隻有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