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官府的差役奉了縣太爺之命來找王冕畫十二幅花卉冊頁送給上司,王冕無法拒絕,就隻好答應了。畫好以後,知縣時仁發送給王冕一些銀子並約見王冕。王冕不願意去見他,時知縣隻好親自來請。時知縣帶著一班人馬來到王冕家門口,見大門關著,敲了半天,出來一位老太太,慢條斯理地說:
“我兒子不在家。”官府的差役見老太太怠慢了知縣,說:“縣大老爺親自來傳你兒子說話,你怎麼這麼慢條斯理的!快說,你兒子到哪裏去了,我好去傳。”
門庭若市
“門庭若市”形容來客眾多非常熱鬧。
此典出自《戰國策·齊策》:“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齊國大夫鄒忌長得一表人才。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完畢,對著鏡子照了一會,問他的妻子道:“我跟城北徐公比哪一個漂亮?”他妻子道:“當然是你,徐公怎能比得上呀!”原來徐公是齊國大名鼎鼎的美男子,但是鄒忌有點不相信自己,又去問他的愛妾,可是他的愛妾也是這麼說:“徐公怎麼比得上你呀!”第二天,來了一位客人,鄒忌請他坐了,交談中,鄒忌又提出這個問題,可是那位客人同樣說:“徐公哪像你這樣漂亮啊!”過了一天,正好徐公到鄒忌家來。鄒忌仔細打量比較,知道自己確實沒有徐公漂亮。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想:
“我的妻子說我漂亮,是因為她偏愛我,我的妾說我漂亮,是因為她懼怕我;我的朋友說我漂亮,是因為他有求於我。”
第二天,鄒忌上朝去見齊威王,把他的想法告訴了齊威王,並從這件事情上聯係到國家的政事,請齊威王要多聽君臣的意見。齊威王連連點頭。於是下令:
“無論朝廷大臣,地方官吏以及全國百姓,如果能夠當麵說出我的過失的,賜給上賞;能夠上奏章規勸我的,賜給中賞;能夠在朝廷裏和街市上說我壞話,傳到我耳朵裏的,賜給下賞。”齊威王的命令剛下達,群臣們都向齊威王提出各種規諫,一時川流不息,門庭若市。
眉飛色舞
“眉飛色舞”形容人非常高興得意的神情,泛指說到心中最關切的事,眉飛色舞。
此典出自清代李伯元(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王鄉紳一聽這話,不禁眉飛色舞。”
陝西同州府朝邑縣城南三十裏有個趙老頭兒,他的孫子趙溫參加鄉試,中了舉人,異常得意。為了慶賀,於是便籌辦酒席大宴賓客,拜祭宗祠。趙老頭除請鄰居、姻親,族誼外,還特別請了見過一麵的王鄉紳。到了十月初三那一天,新中舉人趙溫及其爺爺、父親、叔叔、兄弟、親鄰一群人,來到祠堂拜祭。祭罷祠堂,眾人都等著王鄉紳到來好吃喜酒。可是左等右等不見人影,直到日偏西,王鄉紳才姍姍而來。王鄉紳一到,馬上開席。出席作陪的有趙老頭親家的賓客王舉人。王鄉紳與王舉人在酒席上敘談起來,方知是本家。
王舉人比王鄉紳小一輩,於是二人以叔侄相稱。王鄉紳酒到半酣,文思泉湧,談論風生,大談學八股文章的苦處和妙用。他說:“我十七歲那年開筆做文章,老師要我讀熟《製藝引全》。老師一天教我讀半篇,由於我的記憶力很差,老是念不熟,為此,不知挨了多少打,罰了多少跪,到如今才得中這兩榜進士。唉!吃了多少苦,也還不算冤枉。”王舉人聽了,立即接過話說:“這才合了俗語說的一句話,叫做‘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老人家有此閱曆,所以講得如此親切。”王鄉紳一聽這話,不禁眉飛色舞,拍著王舉人的肩頭說:“老侄,你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你的文章也就著實有功夫。……小子勉乎哉,小子勉乎哉!”
說到這裏,不由得閉著眼睛、搖頭晃腦起來。
美輪美奐
“美輪美奐”形容高大宏偉的建築物。
此典出自《禮記·檀弓下》:“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
春秋時,晉國有個大夫叫趙武,是一個精明能幹的人。晉平公時被任為正卿(首要的執政者),因為他選用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為國家做事,所以晉國的人都誇獎他擅長用人。他對外提倡禮義,各國都停止用兵,而和晉國修好。
有一次,他的新屋蓋好了,晉國的大夫都送禮祝賀。有個叫張老的人對趙武說:
“好極了,建築多麼高大宏偉啊!好極了,裝飾多麼美麗無比啊!”
趙武在晉國的地位和威望都極其高,做大官的住高樓大廈本來也很平常,但由於他向來提倡禮義,崇尚簡樸,一旦建造這麼宏大的新居,又裝飾得這麼精致,這與他的言行非常不一致,所以張老對他的賀辭,事實上是含有諷刺的意思。
美如冠玉
“美如冠玉”比喻人的美貌(多用於男性)。
此典出自《史記·陳丞相世家》:“絳侯周勃等讒陳平曰:‘平雖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