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後記一(1 / 1)

自從進入“九零文編”,廣院就是我不離不棄的家園。在這個院子裏,我攻讀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前後18年。我常常回想起小禮堂的周末電影、1號樓215教室擺放的“星海”鋼琴……可惜,幽雅的這一切在“做大做強”的呼喝聲中逐漸隨風而逝。不過,廣院依然魅惑著我:熱情洋溢的迎春花,清新淡雅的梔子花,還有那些總是扮著鬼臉的蝴蝶花……

更加美麗的是廣院的人們,例如本專業學科組的各位老師。他們“學高為師、行為世範”,嚴肅認真卻也可親可愛。——有機會領受先生們的教誨,是莫大的幸運。此言非虛,點滴常在心頭。例如:本文的主題“堅持並且超越”,就是一次閑聊的收獲。其實大而言之,博士論文的寫作,以至於畢業之後的安身立命,何嚐不需要“堅持並且超越”呢?

在這裏,我想特別感謝我的碩導周華斌先生。老師要求我們“有話好好說”:求真務實、自然行文;勉勵我們“美麗人生、快樂學問”:樂業愛業、知行合一。我銘記在心,事實上,一直努力踐行。同時,我想特別感謝我的博導張鳳鑄先生。老師“待人以誠、與人為善”、“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風範讓我感佩不已,正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敬重兩位老師的道德、文章,感謝他倆的耳提麵命、言傳身教,對我學習、生活的殷切關照。

想到要離開廣院、離開老師,真是舍不得,就像舍不得離開父母一樣。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最後,我要感謝父母和姐姐、哥哥,沒有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我還去讀什麼研究生呢?

“廣院學風”的精髓是什麼?我想,是“自由”。它是個中性詞,可以解釋為“不唯書、不唯上,不求甚解、不以為然”。18年後的今天,即將完成學業、走出廣院-中傳的我,是否真正理解了“自由”呢?

黃學建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