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領先的背後(1 / 2)

一度被稱為湖南首富的歐亞平是一個標準的資本運作者。九十年代,他在深圳地產發家之後,運作公司到香港聯交所上市。籌資後看中城市燃氣公司的穩定性,頻頻在內地的產氣大省四川出手,連續購得了威遠、資陽、樂至、大邑、嶽池、蒼溪、平昌等地的天然氣公司,總投資額度超過3億人民幣。作為他運作之下的百江公司的輝煌點,百江還一度出手爭拍了成都市政府出手的燃氣公司。正是這些資產,助他登上了著名的福布斯富豪榜。

不過,歐亞平控製下的百江顯然並沒有專業管理燃氣公司的能力。一直在四川前線為百江公司爭購四川天然氣公司的當時百江總裁張克宇回憶說,2006年的一天,歐亞平找他到香港去,直接告訴他,公司已經陷入了周轉不靈的狀態,有賬款無法支付了。

這直接導致了中華煤氣和百江的策略聯盟。到2007年,中華煤氣出資購置了百江旗下所有的管道供氣公司,中華煤氣的管理層入職上市公司百江的三個執行董事職位。並很快將中華煤氣公司在內地並購的十個城市公司資產注入到了百江的旗下。陳永堅告訴當時的記者說,這不是簡單並購,而是複雜的策略聯盟。

在幾個百江的執行董事都退出之後,張克宇留在了中華煤氣,轉任港華燃氣的四川區域經理。很明顯,這是因為中華煤氣的決策層對張克宇在四川並購天然氣公司的工作中表現出來的能力高度讚賞的原因。

所謂的策略聯盟,我們知道指的是在百江其他因素不出現大變的情況下,由於納入中華煤氣大公司體係內造成的管理優勢。陳永堅用“策略聯盟”而不是簡單的並購來形容這一宗交易,對股東和員工,都能起到穩定的作用。而百江之所以選擇中華煤氣成為自己的新東家,顯然是因為中華煤氣在業內的領先地位。

不過,問題顯然可以問得更深一點,為什麼中華煤氣會形成現在這種文化,而且穩居業內領先的地位?

煤氣公司的很多元老都把這一功績歸功於陳永堅。他們認為,陳永堅加入中華煤氣之後,首先是在自己的業務領域裏做出了不一樣的成績。使原來稍賺沉悶的煤氣公司開始變得活躍起來。而之後,能過獎才簡能,讓更多有想法能做事的人承擔更大的責任。進而在整個公司裏造就了一種比其他公司稍稍緊張一點的文化,同時又努力開拓新的領域,使得已經活躍起來的公司,人才有升遷的空間,業務有擴張的範圍,同時業績的上升導致公司的員工有自豪感和歸宿感。

陳永堅在煤氣公司的任職和創新經曆也在證明這一點。1992年,他轉戰中華煤氣之時已經四十二歲了。而到達煤氣公司市務部之後,他的決策使得公司開始引進煤氣幹衣機、煤氣油濕機,並且在市場上獲得了很好的回報。在他升遷總裁之後,整個決策層團隊開始推行SQS、KMF製度,並且定下了向內地進軍的策略。而此時,公司的管理者事實上已經進入了短缺狀態,不僅決策層中的黃維義,後來的蕭錦誠開始獨當一麵,而且各個業務部門的人員也多有被抽調任更高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