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易經》(三)(2 / 2)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譯文:由於陽剛與陰柔相互交感摩擦,陰陽八卦也相互相蕩。像雷霆鼓動,以風雨滋潤,隨著日月的運行,寒暑季節交替循環。乾道象征男性,坤道象征女性。乾的元始之氣主宰萬物資始,物類變化成形,坤的元始之氣,地體深厚,溫柔和順,與乾天之德相合,厚德載物。

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

譯文:乾的作為昭然易知,坤的作為以簡約為其功能。平易就容易了解變易之理,簡約就容易使人遵從。容易了解就有人相親附,平易遵從就可以建功立業。有人親附就會長久處世,可以建功立業就能壯大發展。處世長久是先賢聖人的美德,壯大事業的發展是先賢聖人的建功立業之賢德。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譯文:平易和簡約是乾坤的大道之理,明白了天下之道理就能在天地之間、適中、適宜、適時而居處。

聖人設卦觀象,係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①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譯文:先賢聖人是通過觀察宇宙間萬事萬物而創設六十四卦,又在各卦爻之下撰係文辭使人明白吉凶的征兆,卦中的陽剛陰柔互相推演而產生無窮的變化。

因此卦爻辭中所說的“吉凶”,是行事得道順理或失道悖理與否的象征。

“悔吝”是憂愁和顧慮與否的象征。卦爻反映的變化,是行事權衡進退的象征。剛爻柔爻,是白晝黑夜交替的象征。六爻的變動,包含了天、地、人萬事萬物變化的道理,天、地、人三才天人合一的大道之理。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之,吉無不利。

譯文:由此君子能居處而獲安穩,就是法象《易經》所體現的一定卦序;君子所喜愛研求玩味的,是各爻所附的文辭。因此,君子平日安居時就觀察《易經》卦爻的象征而探研玩味它的文辭,行動時便觀察卦爻的變化而探研玩味其占筮,就能夠得到上天得到護,吉祥而有利。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得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②也。無咎者。善補過也。

譯文:《彖》辭,是言論全卦、卦象的象征。爻辭,是分說各爻變化的斷言。

“吉凶”,是判斷行事得道順理或失道悖理。“悔吝”,是說明行事有小的偏失。

“無咎”,是說明善於補救過錯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