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易經》(十)(2 / 2)

瑏瑠刳:kū,刳木:剖鑿木頭(用以做舟)。

剡:yǎn,剡木:削木頭。

楫:jí,舟楫:亦作舟鰗。

柝:tuò,從木,橐聲。巡夜打更用的梆子。

杵:chǔ,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臼:jiù,舂米的器具,用石頭或木頭製成,中間凹下。

矢:shǐ,箭。

睽:kuí,不順,乖離。

棺槨:guānguǒ,棺材和套棺(古代套於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

陽卦奇,陰卦偶,其德行何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譯文:因為以《周易》為象征,所謂象征,就是模擬萬事萬物的形象以喻義。

彖辭是解釋全卦意義和結構,六爻是效法天下錯綜複雜的發生和變動。因此,事物的變動得失產生了吉凶,也使悔恨、羞吝顯現了出來。八卦中陽卦中陰爻居多,而陰卦中陽爻居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陽卦中奇數的陽爻是主體,而陰卦中偶數的陰爻是主體。陽卦一個君王兩個百姓,這就是正人君子所選擇的唯一之道。因為陰卦有兩個君王而隻有一個庶民,這隻能稱謂小人之道也。

《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①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譯文:《易經》中《鹹》卦九四爻辭說:“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孔子解釋說:

“天下的事物有什麼可思念和憂慮的呢?天下萬物從不同的道路走歸同一個目標,使千百種思慮統歸於一種觀念。天下的事物有什麼可思念和憂慮的呢?太陽走了,月亮便出來,月亮走了,太陽便升起,太陽和月亮交替推移產生了光明。

尺蠖:chǐhuò,尺蠖蛾的幼蟲,生長在樹上,顏色像樹皮色,行動時身體一屈一伸地前進。

寒冬過去就有暑夏前來,暑夏過了寒冬又複歸,寒暑交替推移而形成年歲。所謂‘往’隻是暫時的退縮,‘來’即是一時的伸展,退縮和伸展交互感應產生了利益。

尺蠖將身體彎曲收縮,是為了求得伸展。龍蛇冬眠,是為了保全生命。精研義理,達到神而化之的境界,是為了盡致其用。利用所學安處其身,是為了崇尚品德。超過這種境界再往前發展,大概是沒人能夠知曉。至於窮究神妙的奧理,通曉萬事萬物的變化之情,致使至善美德得到了鼎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