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①。以通神明之德。其稱名也,雜而不越。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
譯文:聖人孔子說:“《乾》《坤》兩卦,應該是《周易》的門戶吧?”乾是陽性的物象,坤是陰性的物象。陰陽的德行相與配合,由此產生各卦陰陽交錯的形體,就可以用來體察天地之間的所有變化之情,以致通神明之德,以個人的德行具備光明正大。
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則備矣。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
譯文:《易經》偉大也,彰顯以往的曆史教訓而預察未來,把微妙的道理顯露出來並闡明它的幽秘精華。排開易卦而取適當的名稱,辨別物象而下正確的《卦辭》《爻辭》,可供易理判斷的《卦辭》就完備了。《易卦》的名稱雖小,但所取的類別卻很大,各卦的深旨也很遠大。它的《卦辭》文雅而深奧,《爻辭》曲折而中肯,所要喻指預測的事情多而且很隱蔽。全部依靠乾、坤二德以普濟平民百姓的道德修養,以此行事明白積德行善、作惡不端的所得所失的因緣報應關係。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譯文:《周易》的蓬勃興起發展,是在中古殷商時期,創作《周易》的人,此時也是內心懷有憂患之慮。
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複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製也。履和而至,謙尊而光,複小而辨於物。恒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履以和行。謙以製禮,複以自知,恒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
譯文:以此證明,《履》卦是建立德業的基礎,《謙》卦是施行德行的把柄,《複》卦是道德的根本,《恒》卦是鞏固道德的前提,《損》卦是修美道德的途徑,《益》卦是增益寬大道德的方法,《困》卦是檢驗道德的準繩,《井》卦是居守道德的處所,《巽》卦是展示道德的製宜。《履》卦促使人和順,謹慎小心就能達到吉祥平安。《謙》卦是教人謙虛待人從而使德業尊貴光明,《複》卦是教人於微小處分辨善惡,《恒》卦是教人於複雜環境中恒守正固不生厭倦,《損》卦是教人先經曆磨難而後才能行事獲功之易,《益》卦是教人增長德行並使之日益充裕而不虛假造作,《困》卦是教人在困境中磨煉身心求得亨通,《井》卦是教人安於所居而施惠他人,《巽》卦是教人巽順入理因勢利導,隱而不露。《履》卦的道理可以用來和順行事,《謙》卦的道理可以用來控製禮節,《複》卦是教人反求諸己複歸本性,《恒》卦是教人始終如一貫徹德行,《損》卦是教人克製減損欲望,遠離災害,《益》卦是教人益人益己,增興福利,《困》卦是教人艱苦奮鬥,不怨天尤人,《井》卦是教人辨識義理的來源,《巽》卦是教人適時柔遜、順合。
撰:zhuàn,指天地陰陽等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