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鹹》卦“九四”的爻辭說:“心思不定的走來走去,隻有少數的朋友順從你所想的。”孔子說:“天下的人到底在思考什麼,憂慮什麼呢?天下的人最後都回到同一個地方,但走的路不同;天下道理本來是一致的,但人們卻有種種的思慮;天下的人到底在思考什麼,憂慮什麼呢?”
孔子還說:“太陽去,月亮來;月亮去,太陽來;日與月交替推移產生了光明。
冬天去夏天來,夏天去冬天來;寒暑交替推移形成春、夏、秋、冬的時序。所謂往並非一去不返,隻是暫時的退縮;所謂來,也不是永久存在,隻不過是暫時的伸張;屈與伸的交互感應產生了利益。”
孔子進一步又說:“尺蠖將身體彎曲收縮是為了下一步的伸張,龍蛇冬眠是為了保全生命;精研道理融會貫通,達到隨心所欲的神妙境界是為了致用;使自己心安理得是為了崇尚品德。而超越一般層次進入高級境界就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了。至於窮究宇宙奧秘了解萬物變化的法則,就隻有聖人才能具備這種崇高的德行。以上是孔子對《鹹》卦“九四”爻辭的闡述。
《困》卦“六三”的爻辭說:“前進有大石阻礙,後退是遍地蒺藜,以致進退兩難;返回家又不見妻子,這是凶惡的征兆。”孔子解釋說:“大石本來無法移動,卻要逞強移動而使名譽受損。蒺藜多刺,不是應當進入的地方卻要輕率進入,必然會被刺傷,使自身遭遇危險。陷入這種既羞辱又危險的狀況,已經麵臨死亡絕境,哪裏還會見到妻子呢?”
《解》卦“上六”的爻辭說:“王公射鷹,站在高牆上必然會獵獲,不會有不利。”孔子解釋說:“鷹是飛禽,弓箭是利器,射獵的是人。君子將利器藏於身上待機行動,又怎麼會不利呢?行動能夠把握時機,毫不遲疑,所以出獵就有所獲。
這是說行動備有完備的工具當然就無往不利了。”
孔子說:“小人不以不仁為可恥,不以不義為可怕,不看到有利,不會進取,不知道戒懼;但一有小的過失給點懲罰就會戒懼而不致闖大禍,這正是小人的福氣。
《易經》《噬嗑》卦‘初九’的爻辭說:‘帶上腳鐐雖然將腳趾磨傷了,但以後就不會有災禍了。’就是同一個意思。”
孔子接著說:“不累積善行不足以成名;不累積罪惡不足以使自身滅亡。小人以為小的善行益處不大就不去做,以致惡行累積到不可掩飾的程度,犯罪大到無法解消的地步。所以《易經》《噬嗑》卦上九的爻辭說:‘肩上扛著枷鎖,磨傷了耳朵,這是凶惡的象征。’”
孔子說:“危險由於認為安全而發生,滅亡由於認為可以長久而發生,混亂由於認為治安良好而發生。因而,君子在安全時不可忘記危險;在生存時不可忘記滅亡,在社會安定時不可忘記混亂。這樣,自身才能安全,國家才能保存。《易經》《否》卦‘九五’的爻辭說:‘滅亡滅亡!要時刻這樣警惕,就像牛馬要拴在牢固的桑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