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是大規模的製度變遷,而製度變遷是製度的替代、轉換與交易的過程。肇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的中國出版業轉型,作為整個國家經濟政治社會轉型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每一項具體的製度變遷都受各種社會的、技術的條件約束。本章主要從轉型期我國出版業所處的製度環境和製度淵源角度,分析出版業製度變遷的基本路徑和特點。
第一節 轉型期出版業製度變遷的環境
一、製度變遷理論
傳統的經濟學理論在討論經濟發展時,往往忽視製度因素,要麼將製度視為已知的、既定的因素,要麼將製度作為外生變量,通過各種物質生產要素的變化去說明生產率的變化和經濟增長情況。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道格拉斯·C.諾思在研究中發現了製度因素的重要作用,他的新經濟史論和製度變遷理論使其在經濟學界聲名鵲起,並因此獲得了1993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諾思的製度變遷理論是新製度經濟學體係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製度變遷的主體、動力、軌跡、模型等。
新製度經濟學所講的製度,是“institution”,而不是“system”。“system”通常指“體製”,例如社會主義製度或資本主義製度,或者政治體製、經濟體製等,諾思稱之為“製度環境”(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製度環境是一國的基本製度規定,決定、影響其他的製度安排。在製度環境中,憲法和法律結構是至關重要的。而“institution”,即經濟學意義上的製度,是一係列被製定出來的規則、服從程序和道德、倫理的行為規範,諾思稱之為“製度安排”(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製度安排指的是支配經濟單位之間可能合作與競爭的方式的一種安排。製度安排旨在提供一種使其成員通過合作獲得一些在結構外不可能獲得的追加收入,或提供一種能影響法律或產權變遷的機製,以改變個人或團體可以合法競爭的方式。諾思所講的製度變遷和製度創新都是指這一意義上的製度。
新製度經濟學在分析製度變遷時,利用了“需求-供給”的基本方法,認為製度變遷源於製度供給與製度需求的不一致狀態。製度作為一種公共產品,它是由個人或組織生產出來的,這就是製度的供給。由於人們的有限理性和資源的稀缺性,製度的供給是有限的、稀缺的。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或自身理性程度的提高,人們會不斷提出對新的製度的需求,以實現預期增加的收益。當製度的供給和需求基本均衡時,製度是穩定的;當現存製度不能使人們的需求滿足時,就會發生製度的變遷。製度變遷就是對製度不均衡的反應。
製度變遷的主體主要有兩種,即“第一行動集團”和“第二行動集團”,兩者都是決策主體。製度變遷的一般過程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步驟:第一,形成推動製度變遷的第一行動集團,即對製度變遷起主要作用的集團;第二,提出有關製度變遷的主要方案;第三,根據製度變遷的原則對方案進行評估和選擇;第四,形成推動製度變遷的第二行動集團,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團;第五,兩個集團共同努力去實現製度變遷。根據充當第一行動集團的經濟主體的不同,可以把製度變遷分為“自下而上”的製度變遷和“自上而下”的製度變遷。所謂“自下而上”的製度變遷,是指由個人或一群人,受新製度獲利機會的引誘,自發倡導、組織和實現的製度變遷,又稱為誘致性製度變遷。所謂“自上而下”的製度變遷,是指由政府充當第一行動集團,以政府命令和法律形式引入和實行的製度變遷,又稱為強製性製度變遷。製度變遷的成本與收益之比對於促進或推遲製度變遷起著關鍵作用,隻有在預期收益大於預期成本的情形下,行為主體才會去推動直至最終實現製度的變遷,反之亦然,這就是製度變遷的原則。
諾思認為,製度變遷具有路徑依賴性質。製度變遷存在著報酬遞增和自我強化的機製,這種機製使製度變遷一旦走上了某一條路徑,它的既定方向會在以後的發展中得到自我強化。沿著既定的路徑,經濟和政治製度的變遷可能進入良性的循環軌道,迅速優化;也可能順著錯誤的路徑往下滑,甚至被“鎖定”(lock-in)在某種無效率的狀態而導致停滯。一旦進入鎖定狀態,要擺脫就十分困難。諾思研究發現,決定製度變遷路徑的力量來自兩個方麵:不完全市場和報酬遞增(increasing returns)。就前者而言,由於市場的複雜性和信息的不完全,製度變遷不可能總是完全按照初始設計的方向演進,往往一個偶然的事件就可能導致其改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