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東陵坐落在京東遵化市馬蘭峪,距北京250華裏。這座大清國皇陵始建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共有帝、後、妃陵寢14座,其中皇帝陵5座,為順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鹹豐的定陵,同治的惠陵;還有孝莊、東惠、孝貞(慈安)、孝欽(慈禧)4座皇後陵;以及景妃、景雙妃、裕妃、定妃、惠妃5座妃嬪園寢。從康熙二年(1663年)葬入清朝入關後第一帝順治起,於1935年同治皇帝的最後一位遺眷皇貴妃入葬惠妃園寢止,曆時272年,比清朝統治中國的時間長四年。
清王朝封建統治者將此處皇家陵寢視為“萬年龍虎抱,每夜鬼來朝”的“風水寶地”,修砌了一圈長達四十華裏的“風水牆”,把帝後妃嬪大小不等、形式各異的二百多座單體建築圍托起來,稱之為“前圈”,與長城之北百多平方公裏的“後龍”風水禁地共同構成整個陵區。然而,清東陵所有的帝後“壽宮”均在風水牆圈內,唯獨有一座皇後陵寢——昭西陵——建在陵牆之外,是那麼不協調,非常引人注目。
昭西陵是清世祖順治帝的親生母親孝莊文皇後的陵墓。“皇後”之謂是依隨順治帝生父清太宗崇德帝皇太極而稱的,順治帝應稱“皇太後”,康熙帝則應稱“太皇太後”。此人是清東陵所有入葬者中輩份最高的一位。她的身份極其尊貴,對清王朝的貢獻亦非常重大,可以說勞逾半百,功勳三朝,堪稱巾幗雄傑,彪炳史冊。然而,清王朝卻偏偏將其葬在了皇家陵園大門之外,其原因究竟何在呢?
“孝莊文皇後”是“孝莊仁宣城憲恭懿至德詡天啟聖純徽文皇後”之略稱。其中“孝莊”為廟號,即於太廟立寶奉祀特立之名號。“仁宣誠憲恭紹至德翊天啟聖純徽”是徽號,即專用以稱頌帝王皇後的稱號。“孝莊文皇後”之稱是昭西陵墓主人死後尊上的。皇太極在世時,其為妃;皇太極死後,其子福臨繼位為順治帝,晉其為皇太後;順治帝死後,其孫玄燁登基為康熙帝,晉其為太皇太後。從這稱謂的階段性變化中可以看出,所謂“太後下嫁”之事,當發生在順治朝。
太後即帝王之母;下嫁乃皇家帝室之女出嫁之別稱;再醮則特指婦女再嫁。將“太後”與“下嫁”、“再醮”連係成事,這在中國封建社會,是難以想象的奇聞怪事,更是為那占統治地位的以“三綱五常”為代表的時代精神與行為規範所絕對難以接受、難以容忍的醜行劣跡。盡管太後下嫁給先皇之弟、今上之叔、功勳卓著、地位顯赫的攝政王,這種嫂醮叔娶的幾與亂七八糟的婚配發生在帝王之家,著實讓皇子皇孫及天下臣民感到恥辱與羞憤。古來喪葬規則為帝後合葬,即使不能同穴,其陵亦應相傍。然皇太極死後四十三年,孝莊薨逝,依製應運送梓宮出關至盛京(今沈陽),在皇太極的昭陵旁建陵入葬;但因為生前有下嫁再醮之事,自絕於前夫,便不能襯葬昭陵而玷汙先皇“萬年吉地”。更因後世太子皇胄對孝莊不守婦道、非禮非份之行端深惡痛絕,幹脆將其埋在清東陵風水牆外,令其為子孫後代看守大門,日夜孤寂,風雨獨捱,以示懲處。
如上述言,昭西陵幾乎是清東陵諸帝後妃陵寢通力摒除園外並著意修造的囚禁之所了,至多也不過是個役仆棲身供差的門房。鳥瞰陵區,比喻似乎極為恰當,“太後下嫁”之說,亦可推成定案了。然而,追究設問一下,這是史實還是傳說?是因事建陵還是因陵生事——是太後確有下嫁之事才修建了如此這般的昭西陵,還是因昭南陵位置獨特才引起流傳“太後下嫁”之說呢?
當然,關於太後下嫁之說的根據,不止昭西陵建在風水牆外這一條,但這確實是持此說者很重要很有力的一個例證。太後下嫁之說流傳甚廣,正史無法回避,野史極力渲染,專家各持己見,聞者莫衷一是,真可謂迷霧難辨,疑團費解。然而,這正是此案價值之所在,它引起了人們不衰的興致。
孝莊葬身的昭西陵建在清東陵“風水牆”外,是太後下嫁說最為有力的一個證據。所論者曰孝莊因下嫁之故,不自安於太宗陵地,乃別葬之;或曰孝莊死後,康熙帝因其下嫁之惡德醜事,摒其入祖墳而埋在陵園牆外,罰其為子孫後代看守大門。其實,這些完全是望陵生事,推論而已。據《孝莊後傳》中記載:“後自於大漸之日,命聖祖以太宗奉安久,不可為我輕動。況心戀汝父子,當於孝陵近地安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孝莊病重時,對後事已有安排,她麵諭康熙帝:“我身後之事特以囑汝,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日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城,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務必於遵化安厝,我心無憾矣。”康熙帝邊哭泣邊點頭應允。其後,為感念祖母之恩德,特將慈寧宮東剛建成的五間大殿搬運至清東陵,建起為孝莊停靈的“暫安奉殿”。慈寧宮為孝莊生前數十年居住之所,康熙為表孝心,又重建五間。康熙帝在諭旨中言:“慈寧宮宮東,新建宮五間,太皇太後在日,屢向朕稱美,及未及久居,遽升遐。今於陵近地擇吉修建暫安奉殿,毋致缺損。”臣工奉旨加緊辦理,於冬春兩季,用較短的時間完成了五間殿房的搬遷營建工程。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孝莊梓宮由北京朝陽門外的殯宮移花接木至東陵暫安奉殿,當時尚未建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