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八歲喪父,十歲喪母,幼年由其祖母孝莊及孝惠章皇太後撫養成長,又賴孝莊輔政,祖孫之間情意特別深厚。康熙事孝莊極孝,相處三十餘年,每逢外出巡幸,遇嶺坡或雨路難行,均下馬扶輦前行。康熙帝詣奉天謁陵,途中屢次奉書問安,還獻關外特產及朝鮮貢品,“附使進上,伏乞俯賜一笑,不勝歡欣。”孝敬之情,溢於言表。康熙二十四年夏,帝出塞避暑,聞太皇太後不豫,即馳還京師。二十六年九月,孝莊舊疾複作,康熙帝晝夜看視;十二月帝步行至天壇,祈減己壽以延太皇太後之生命。帝諭內閣:“朕自太皇太後違豫以來,日侍左右,檢方調藥,親侍飲撰。大皇太後寧憩之時,朕惟隔幔侍疾,席地危坐,一聞聲息即趨至榻前,凡有所需,手奉以進。”孝莊病衙,帝親侍看護,衣不解帶,日以繼夜。孝莊病危,帝號哭不止。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莊薨逝於慈寧宮,時近年底,依製,年內喪事不可逾年。康熙不忍心在歲末幾天之內將祖母草草殮葬,王公大臣再三進諫不宜逾年,帝執意不從,言忌諱之說,荒誕不足信,規製亦可破除。在康熙帝的堅持下,清廷打破了喪事不逾年之祖傳規製,於第二年正月才將孝莊梓宮發引至殯宮,四月移至東陵暫安奉殿。孝莊與康熙,祖母與孫,情意深厚,說康熙罰令孝莊為子孫看守陵寢大門,實在是情理不通,荒謬不堪。
雍正二年(1724年)在孝莊停靈二十六年的暫安奉殿擴修隆恩殿,起建陵園,定陵名為昭西陵。初,雍正帝特派兩名大臣與欽天監監工前往相度繪圖,諭示:“昭西陵距昭陵甚遠,與孝東陵密邇孝陵不同,特建碑亭”。為皇後單獨一人建陵並設有神道碑亭,始自孝莊。在清東陵所在陵寢中,隻有昭西陵隆恩殿為廡殿頂,餘皆為歇山頂。昭西陵由暫安奉殿擴建而成,故其布局與其他陵寢不同。最顯著的是內外兩層深牆,前後四道麵闊牆,地宮周圍建塋城,其前單另起方城。凡此均顯示出孝莊較之東陵所葬的其他皇後更為尊貴的地位,亦為昭西陵與整個清東陵所有帝後妃陵寢在體係上有別的特殊標誌。昭西陵,顧名思義是昭陵之西的陵墓。清製,皇後陵的名稱以帝陵名加後陵的方位而定,如順治孝惠章皇後之孝東陵,雍正帝孝聖憲皇後之泰東陵,嘉慶帝孝和睿皇後之昌西陵,鹹豐帝孝貞顯皇後(慈安)之普祥峪定東陵,井孝欽顯皇後(慈禧)之菩陀峪定東陵等。太示昭陵在沈陽,遵化位沈陽西,昭西陵即如此也。
昭西陵之所以建在清東陵陵牆外,一是遵照了孝莊的遺願,不使其與親手撫育輔政的子孫兩代皇帝遠離;二是表明昭西陵與東去近千裏的太宗昭陵同屬一個體係,建在陵牆外並在規製建築上飾以特色,以示與清東陵這一體係有所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