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種意見認為是祈福的一種方式。《敘州府誌·外紀》說,敘州一些少數民族,對死者的棺材“爭掛高岩以趨吉”。元代烏蒙路宣慰副使李京,曾據其親自經曆寫了《雲南誌略》,說土僚人死後,“置於千仞巔岩之上,以先墜者為吉。”放得愈高愈好,墜落則愈快愈好。為了後嗣子孫的吉祥,隻好讓屍骨越爬越高了。
凡是看過懸棺的人,自然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這重達幾百斤的甚至千斤的木棺,是用什麼方法懸置於陡峭的岩壁之上的呢?據實地考察,這些懸棺低者離地十餘米,高者達幾百米,古人又沒有起重機、大吊車等現代化設備,這真是一個令人興趣盎然卻難以索解的謎。
人們對此議論紛紛。
一說是修棧道而運懸棺。據武夷古越族船棺葬儀習俗,部落首領使用不易腐爛的楠木作船棺,且陪葬品甚多,不願為人所知,便選擇在風雨之夜,兼用人力、畜力,順著事先鋪設的棧道,把船棺運入岩洞。據說,現在九曲溪兩岸的岩壁縫隙處,還可以看到一些殘存的木料,很可能是安置船棺後為了確保它的安全拆除未盡的遺物。但是,一般安裝船棺之處乃懸崖絕壁,並無緩坡之處供架設棧道,所以,此說也難以令人信服。
一說為從上往下懸索下棺。早在唐代《朝野僉載》中,就有“自山上懸索下柩”的說法。千百年前,古大寧河地帶、武夷山都還是原始森林,那懸崖絕壁上古藤叢生,為懸索下柩提供了攀岩附壁的條件。隻要從上縋下幾個“葬禮先行官”,在洞口預先架設幾根橫木,人們在峰頂就地取材,伐楠製棺,然後吊墜而下,先擱在洞口橫木上,再由“先行官”推進洞裏。此說雖較為可信,但也引起人們的質疑:某些峰頂無法攀登,也不一定有可供製作的楠木。
一說為從下往上吊裝。已取出的一個船棺,棺蓋頭部有一道明顯的繩勒痕跡,寬約3厘米,似乎是吊裝的佐證。據《武夷山誌》載:“成化間有鄉人削竹簽,插仙船岩壁,攀引而上。”“村民能猿猱者嚐登之,棺不施釘,可開視。”但此種推想,理由略嫌不足,因為武夷山諸峰的特點是上豐下斂,峰腰洞穴多是朝內斜嵌,吊棺垂直上升不能解決進洞問題。
還有的說是洪水齊天時的遺物;有的說利用堆土法,即利用地形,堆起土台,棺木進位後,再將土撤去;甚至有的說是架設木架和雲梯。不過,對這幾種說法,相信的人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