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內定)。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內定);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外禪)。
說到悟,那不是語言文字所能形容的,但悟必然是透過禪定可以體驗的,可以說,悟才是參禪入定的真正目的。因為悟,可以領略到時間的永恒,可以體會出空間的無邊。悟,在人我裏完全“生佛平等”,在時空裏完全“法界一如”。
智通禪師半夜忽然起床大叫:“我開悟了!我開悟了!”
一寺大眾都被他吵醒,歸宗禪師嚴肅地問他:“你悟的什麼?”
智通毫不遲疑地回答道:“我悟的道理是:師姑原來是女人做的!”
這樣的回答,實在太妙了!師姑是女人,是多平常的事,但真正的懂是證悟諸法普遍平等,才真正地了然。石頭希遷的“未到曹溪也不失”,惟寬禪師的“道在目前”,都是說明禪的時空是普遍性的。
溈山告誡石霜:“莫輕一粒,因為百千萬粒皆從此一粒生!”
三、禪的自尊規範性
禪,是絕對的超越,絕對的自尊,在禪者的口中“魔來魔斬,佛來佛斬”,絲毫不留一點情麵:“佛之一字,吾不喜聞”;黃檗禪師的“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以及臨濟的“既不禮佛,又不禮祖”,好像佛祖和他有什麼仇恨。其實有這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自尊精神,才能和大覺世尊的禪道相應。
禪者雖重視師承,但六祖大師的“迷時師度,悟時自度”,更為所有禪者效法。蓋禪者直下承當,以表示對自我的尊重。詩雲:“趙州八十猶行腳,隻為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由此可見,一個參禪者為了求真的精神,雖然八十歲的高齡,也要靠自己去找到他要的答案。
大凡一個禪人,他的修行,應該注意下列四點:
自我觀照,反求諸己;
自我更新,不斷淨化;
自我實踐,不向外求;
自我離相,不計內外。
我們這個時代,大多數人好像迷失了自己,隻一味地乞求於別人的幫助;一旦失去了指引,自己就好像不能獨立擔當。對這種“自家寶藏不顧”,拋家散走的人,禪者的自我尊重,應是現代人的一帖良方。
禪者也非常重視自我的約束,自我的規範。自從六祖大師的行化大開以後,馬祖創建了叢林,百丈建立了清規。千餘年以來,沒有一個禪者不守清規的。下列原則,是他們最重視的規範:
自食其力維持生活 不可傷害修道禪人
不壞團體家風信譽 不自宣說自我成就
每日必有發心作務 修福修慧感恩知足
物質生活越淡越好 重視師承樹立宗風
因為禪者重視生活規範,從不到處生是弄非,今日這個脫序的時代,應該學習禪者的榜樣!
四、禪的生活實踐性
我們本次會議的主人翁惠能大師,就是一個從生活中修行成功的人。
惠能八月舂碓,親自作務,實為他進入悟道的不二法門。離開了生活,固然沒有禪;離開了作務,更無法深入禪心。自古以來,像百丈的務農、雪峰的煮飯、楊岐的司庫、洞山的香燈、圓通的悅眾、百靈的知浴、道元的種菜、臨濟的栽鬆、溈山的粉牆等等,處處都說明禪者非常重視生活的實踐。
有人問趙州禪師:“什麼是禪法?”趙州指示他去洗碗。再有人問什麼是禪法,趙州告訴他去掃地。因此學者不滿,責問趙州難道洗碗掃地以外就沒有禪了嗎?
趙州不客氣地說道:“除了洗碗掃地以外,我不知道另外還有什麼禪法?”
有源律師請教大珠慧海禪師道:“如何秘密用功?”
大珠道:“饑時吃飯,困時睡覺。”
有源不解地說道:“那每一個人每天不都在修行?”
大珠道:“不同!別人吃飯,挑肥揀瘦,不肯吃飽;別人睡覺,胡思亂想,萬般計較。”
現代人的生活,普遍地追求感官的刺激,以為快樂,其實閉起眼睛來觀照禪心,那才是快樂的泉源。
今日社會,每個人都想發財升官、娶妻生子,但升了官發了財,他過的生活並不快樂,有夫妻兒女,煩惱更大。還有不歡喜別人的擁有,不愛見別人的快樂,成為最大的生活上的苦惱。如能實踐禪的自我淡泊的生活,實踐禪的服務喜悅的生活,則當下就是一位真正的禪人了。
剛才我向各位報告的“禪與現代人的生活”,我講的第一點是“禪的人間社會性”,第二點是“禪的時空普遍性”,第三點是“禪的自尊規範性”,第四點是“禪的生活實踐性”。我隻是做一個引言,更精彩的,則有賴各位發表的高論。
祈求三寶加被各位福慧雙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