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番外(上)(2 / 2)

那個時候鄧星剛剛又在國際上拿了一個偏門的獎項,被幾家電影雜誌捧為“亞洲電影之光”。他的票房一貫都是慘不忍睹,通常跟院線談排期的時候都拿不到好時段。除了些文藝女青年會喜歡外,也就是各大科班院校的課堂裏會偶爾會拿來當教材罷了。何況那些窮教書的還不帶給錢的。

所以謝銘常常罵卓凱,說你們學院派都是騙子。

卓凱從爆出了醜聞又得了影帝之後,一直就沒有再拍戲。他的情形跟謝銘的父親謝辰澤當年頗為相似,不是沒人找,隻不過找來的也都戴了有色眼鏡。他們不是叫他脫就是本子本身就沒有誠意。你說一個拍足球隊員的戲,用得著搞成三級嗎?而且還是3D。

謝銘那個時候經濟狀況其實也好不到哪兒去,和鬱玫解約雖然最後沒有讓他傾家蕩產,但也流失了絕大部分的廣告和代言。

吳老板在醫院裏化療,他曾去看過幾次,感情很微妙。人在絕境裏,既是悲涼又是瘋狂。謝銘沒有再答應他那些無理的要求。他知道,姓吳的其實自己也明知不行。這樣去醫院看過幾次後,他就沒有再去了。

直到姓吳的走了以後,鬱玫才打電話通知給他。那是他和鬱玫拆夥後第一次通話,她讓他去參加告別式。告別式上律師告訴謝銘遺囑上隻有他一個人的名字。所有人都很詫異,隻有謝銘不覺得。這十年來陪在他身邊的隻有他一個,憑什麼這些人覺得可以分一杯羹?

但在這之前有好幾個月,他和卓凱都是沒有收入的。卓凱正在猶豫要不要接那個足球隊員的本子,謝銘看都不看就把那本子扔掉了,對他說:“我養你。”

賺錢的法子也不是沒有,那時候他們也沒有想到日後天上會掉下一大筆錢。所以托杜可雨想了很多辦法,事實上一直以來東南亞對杜淵的邀約就沒有斷過。杜可雨以往都是幫他推掉,後來發現有些客戶也不是那麼挑剔。他們隻想要個作品多名氣響的明星出場,關於這個明星的名聲緋聞,他們其實不多關心。於是她就把幾個案子轉給了謝銘。

就這樣,謝銘就去馬來西亞賭場的拚盤秀裏唱了幾首歌。正正經經的演出,舞群有二三十個人,還專門給他做了一套衣服。那些客戶也不知道是傻缺還是可愛,杜淵是個演員,謝銘也是演員,從沒有人說過他們能唱歌。當初杜可雨還擔心他們找錯了人,結果人家看到謝銘的照片眉開眼笑,說好好好,比杜淵還好,謝銘在我們這邊很有人氣。

結果是,謝銘那次死都不讓卓凱跟著去,事後的節目錄像自己也死都不看。聽說有觀眾拍了上傳視頻網站,他跟卓凱撂了狠話不許看。卓凱後來偷摸自己上網看了,也一點不敢告訴謝銘。他隻是心裏默默知道,還是一輩子不要跟謝銘上KTV了。生怕一個忍不住笑,就惹謝銘生氣了。可是每次回想起來,他又忍不住笑,這輩子,恐怕還沒見過謝銘這樣五音不全的。

像這樣的活動零星有幾次,兩個人的吃穿基本不用再愁。卓凱思來想去,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擅長的,最後還是回到學校,繼續攻讀原來的專業。他的學籍其實一直都在。醜聞剛剛爆發的時候校方想過要開除他,等到影帝的頭銜一出來,就讓這決定變得困難。

蕭恬為這件事寫了一則深入報道,一時間引發多家媒體的轉載和討論。尤其是電影學院的學生,潛規則的事他們感觸最深,對卓凱的眼光也比外麵的看客更寬容一些。導演係的孩子們聯名向學校發了一封公開信,說如果校方要將業界的這種流弊交給學生買單,他們就對這個學校失去信心,沒有必要再在這裏繼續讀下去了。

於是校方終於讓卓凱複課。不多久,謝銘接受了遺產,卓凱讀完了本科,又去美國讀了一個電影學碩士。謝銘開了電影公司,也經常飛來飛去。兩個人碰得到的時候就盡量在一起,忙的時候也各顧各,反正都挺充實。

卓凱這一路書讀下來,也過去五六年。謝銘跟他說,你回來,開戲的錢已經準備好了。卓凱說,再等等,給我一點時間,寫兩個本子。這一點時間,一等就是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