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今年春節,我好想回家,陪伴您老,兒子有錢了,要買些補品好好地孝敬您。”
“兒子有出息了,老爸高興,樂嗬嗬,光榮啦。你早逝的親生父親,還有你死了的媽媽,也在陰間享受榮耀。”
“爸爸,我給您寄回了3000元,您到郵政局領到了,就大大方方地辦些年貨,村子裏鄉親上門拜年了,要發過得去的香煙和糖果,小孩子封個20元的紅包,就說是方叔叔送的。”
“兒子,你什麼時候回來呢?”
“老爸,我正想說這事。是這樣,公司裏派我到德國出差,今年春節回不成……”
“兒子呀,公司的事大,家庭的事小,大河漲水小河滿。老爸祝賀你,春節到德國過,更加快樂!”
劉三角的屋子裏,讓父子倆的對話熱鬧多了。大年到來之際,遠方的祝福來了,兩地分離不了濃厚的親情,孤單的古稀老人心樂開了懷。
春節過後,高速公路建設在洪山村轟轟烈烈地開工,洪山村的老百姓歡呼雀躍,喜上眉梢。老年人似過去打日本鬼子一樣,積極地上“前線”參戰。方四生家搭幫黨和政府修了三間紅磚瓦房,兒子說年後寄兩萬元錢回家,要把房子裝修,外麵要貼上瓷磚,美化一新。他聽說修路工人要在他們村租住房,就主動找到老板,說他家房子方便,隻要工人們願意,他一分錢也不要。老板聽了四爺的說明,激動得不知說什麼好。最後,他隻說了這樣一句話:“不修好這段高速公路,就問心有愧。”
2008年春節前夕,一場持續多日的風雪襲擊了湖南、湖北、貴州、江蘇等地區,京廣鐵路、京珠高速的癱瘓,令幾十萬人有家難回。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這是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同誌親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了43天的談判。在此期間,著名愛國民主義人士柳亞子向毛主席“索句”(求詩),毛主席手書《沁園春雪》贈給他,後於1945年11月14日發表於《新民報》晚刊。這首詞的寫作和發表俱在新的革命時期即將開始之際,有著重要意義。
開國領袖寫下的這首名篇,生動活潑地描繪了北國的雪景,恰如其分,並非誇張。如果主席蘇醒的話,目睹了2008年春節近一個月裏,南國發生的曆史上沒有的冰雪災害,就要揮筆重寫了。
京珠高速公路洪山村地帶,原本是用鋼板完全封閉的,老百姓雖然在平常日子裏小心翼翼地在路邊站過,偶然也有膽大的抄近路橫行過。可是,在這個難忘的春節裏,高速公路路麵的積雪近一尺厚,雨和著雪,在攝氏零度以下的氣溫裏,凝固成硬骨頭一樣的冰雪,讓汽車“望其興歎”。方四生加入了村委組織的抗擊冰雪鬥爭的誌願者隊伍。寬敞的高速公路上活躍著洪山村200多人的身影。送熱水的、送飯菜的、送柴草的、鏟積雪刨厚冰的,扶老弱病殘進屋休息的……老百姓如“雙搶”一樣繁忙、緊張。
下雪前,兒子打回電話,準備今年春節回老家過年,還要把新娶的媳婦帶回家,讓老爸“過目”,讓鄉親們“審察”。四爺在家早就準備了,烘了幾十斤臘肉、臘魚,做了100多個豬血丸子,還有又鮮又香的黴豆腐。劉三角的老婆熱情地幫助,縫好了嶄新的被子。萬事俱備,隻等兒子和媳婦“雙雙把家回。”
四爺每天爬過一道坡,站在坡上望穿梭如織的大巴、小車,盼望兒子、媳婦早日坐車回家。有些跳皮的小後生瞧他心情迫切的樣式,就和他開玩笑,說他想兒子是假,想媳婦是真。他隻是張開嘴大笑,笑他們是“以小人之心度老人之腹。”
細雨綿綿,雪花飄飄。高速公路上的車輛排成了長龍,好些車廂成了臨時的家,旅客們歸心似箭,但天公是這樣殘酷無情,叫他們有車不敢開,有家不能回,有錢無用武之地……
眼看,大年就來到了,四爺知道兒子、媳婦是不可能趕上除夕這餐團圓飯了,他就熱情地招呼村長安排的八個山西的客人,做上南方的正宗農家菜,臘味為主,和顏悅色地和他們一邊談家常一邊喝酒,熱熱鬧鬧地共度除夕。
四爺正要舉杯和客人們幹杯時,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音由遠而近傳來。四爺知道是領導幹部來村子裏拜年了,來慰問遠方的暫且在洪山村食宿的旅客。他趕緊站起來,到門口迎接。喲,走在前麵的是一們秀麗的女子,手裏舉著照相機。
“請問,洪山村的方四生老人家在哪裏?”女子和氣地向四爺尋問。
她一定是一位大記者,說不定是聽了路上的旅客傳說,特意來采訪的。見過麵的都說四爺確實是一個全心全意為旅客服務的好農民,不計報酬,有求必應。四爺心裏有些慌張,麵對這麼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手裏拿著相機,他不知道怎樣回答,何況有這麼多遠方朋友。
“就在,就在這。我……我就是方四生。”
漂亮的女記者趕緊伸出白裏透紅的小巧玲瓏的雙手,緊緊地握住他的手,親切地大聲地喊道“爸爸好,爸爸好,我是您老的兒媳婦羅湘,我還有代表幸福給您拜年啦,祝願您老身體健康,晚年快樂。”
山西的客人們聽說,美麗的少婦就是四爺的兒媳婦,個個歡笑,紛紛誇獎,說四爺聚了個出眾的賢惠的好媳婦。四爺歡喜得無法形容,他連忙從灶上拿來1000響鞭炮,在門口邊點燃。
“爸爸,真是無巧不成書,我接到報社的緊急通知,到抗災一線采訪,主要地區是幸福的故鄉——湖南。我們3位記者在部隊戰士和當地群眾的幫助下,采訪了不少感天動地的人物。聽說,這裏就是洪山村,就和同事們一塊兒進了家門。”
四爺真是好幸福,媳婦似“天兵神降”來給他拜年,真是喜出望外。
正月裏,上他家拜年的又收獲了一份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