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人世間,尋聲暗問,你我又是誰(1 / 3)

急於認識世界,就忘了認識自己

三隻美麗的天鵝——他曾經那麼羨慕過的鳥兒正向他遊來,於是他也向他們遊去。他在這些高貴的鳥兒麵前謙卑地低下頭去,卻驚訝地發現水中的自己竟然是一隻天鵝!

這便是醜小鴨的完美結局。有人說這是童話,可它未嚐不是一種現實的生活。很可惜有兩種人很難認同這種觀點。

一種是自詡才華橫溢的“醜小鴨”。他們最終陷入一種懷才不遇、自怨自艾的悲哀思維中,難以自拔。他們感慨生不逢時,哀歎人生多艱。其實這些人應該好好反省才是,看看自己是否自視過高,反省平日裏的一些言行,甚至可以追溯到自己的童年經曆。事實上,有相當一部分懷才不遇者,在童年常常是被父母忽視的孩子。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並不是父母最疼愛的孩子,所以他們想從其他方麵來證明自己。一方麵他們非常勤奮努力,渴望獲得承認;另一方麵他們由於缺乏對父母意圖的領會能力,仍然難以獲得父母全部的愛。當他們成人後,童年這種被否定、被忽視的命運將不斷重複上演。他開始覺得自己有才能,但卻得不到領導或他人的賞識。

另一種是嚴重缺乏自信的完美主義者。自憐自艾、自我批判似乎是他們最為擅長的事。他們常說“我身材難看”,“我能力太差”,“我總是做錯事”……其實生活賦予他的東西,一樣都不少:有陌上嫩柳,有隔岸玉蘭,有鳥語盈耳,有花香撲鼻……而他們卻視若無睹,將一顆心安放在了冬天黑暗的洞穴裏,不知身外有春,更無論夏秋。

建議那些懷才不遇和自卑的完美主義者,換個角度欣賞自己,常想如意之事,不聽煩悶流言。不要高看自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生活甚至不知道你是誰;不要小看自己,月有圓缺,上玉有瑕,有太多的美景美事轉眼錯過成蹉跎。

天知道,命運沒準與左撇子有關

伊朗有一部電影《小鞋子》,裏麵的主人公阿裏是一個上小學的男孩,他家裏非常貧窮,他和妹妹總是要共穿一雙鞋上學。上午他去學校上課,中午跑回家趕快把鞋子給妹妹,然後妹妹再穿著鞋跑去學校上下午的課。有一回,妹妹跑得太快,不合腳的鞋子飛了出去,掉進了水溝中。妹妹跟著流水一直追趕,幸好在一個下水道的濾網處把鞋子掏了出來。懂事的兄妹倆常常想要是能有一雙新鞋該多好啊!

有一天,學校通知市裏要進行馬拉鬆比賽,其第二名的獎品是一雙新鞋。阿裏一聽,馬上就報了名,他一定要成為亞軍,為妹妹贏回一雙鞋。比賽的時候,為了不磨鞋,阿裏光著腳跑完了全程。他跌倒了一次,但為了勝利,他還是不顧一切地爬起來跑向終點。誰知道,陰差陽錯,他竟然得了第一名!

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他的眼睛裏卻充滿自責的淚水!

有時候,命運真會捉弄人,阿裏拚命地努力想得到最需要的東西——

“鞋子”,可是命運卻讓他得到“運動衣”。

比較通俗的說法是“性格決定命運”,可是在阿裏身上,性格在命運的出牌過程中,並沒有出場,來主宰命運的是隨機性與不確定性。性格果真決定命運?天知道,命運沒準與是不是左撇子有關。

這些詭譎因素讓運氣變得難以捉摸。人們的命運常常被運氣所愚弄,它時而離你很遠,時而又很近,它時而讓你倒黴透頂,時而又讓你幸運無比。如果你認命了,自己不做出任何改變,那麼命運也不會乖乖就範,他才不會放過你呢。

麵對運氣和命運這兩個“神”,最好是一方麵給它足夠的自由,一方麵去駕馭它。你最好能坦然接受命運送給你的禮物,不管它是潘多拉盒子還是幸運盒;同時,你也不能放棄與命運的抗爭。希臘神話中西西弗斯能夠周而複始地將掉落在地上的石頭推上山,這種抗爭盡管徒勞,但卻值得堅持。

也正如加繆說過的,他並不為上山的西西弗斯悲哀,至少他有事做,至少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電影中的男女一號?還是甭想了

準備考研的她在圖書館遇到一個背影,極像《菊花香》中癡情俊美的“男豬腳”。於是她開始有意無意地觀察他,直到有一天男孩也注意到她,並承諾要幫她占座。

“哇,他真像《菊花香》的男一號……”室友們一片驚歎。

一個月以後,他們分手了。

“他和電影裏麵的人相差太遠,我們根本沒有共同語言……”

因為影視劇中的人物而陷入自導自演的愛情中的人,何止一兩個?

這些電視劇迷往往能很快進入劇情之中,仿佛自己成為其中的男一號或女一號。他們的感情和劇情很容易產生共鳴,或悲傷、心痛,或大笑、歡樂。更有甚者,往往混淆虛構的劇情和現實,以至於學習時三心二意,工作時丟三落四,談戀愛時,都以為生活就是電視劇或電影。

女人以為會像電視劇中的“女豬腳”一樣,奇跡隨時有可能發生——有時遇到超級帥哥,對自己一片癡心,從不看其他女人一眼;有時碰到多金男,家財萬貫,卻獨獨喜歡上平凡如路人甲的她;或者遇到一個窮光蛋,但經過自己改造,很快成為有目標有理想的型男,躍入上層社會……

男人如果把自己當成了男一號,那更了不得,他們會搜腸刮肚,從“男豬腳”中找到和自己相似的地方,哪怕是一點點,之後便進行想象渲染——以為自己可以是韋小寶,左右逢源,從不缺美女與金錢;以為自己是郭靖,為人老實,但很快就能遇到佳人,好運連連,頭腦開竅,終成“射雕人”……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把自己想成其中的一個角色,無非是為了逃避現實,讓自己不孤單,讓自己更像一個理想中的人物。事實上,劇情再美再好再惹人發笑,那是別人的生活,別人的世界。沉浸於其中的所謂“男一號”和“女一號”,無疑是對現實自己的放逐。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些男女最終會發現自己的生活、自己對於生活的真實體會和思考,將被幻想吞噬殆盡。

生命沒有那麼漫長,當這些男女耗盡最後的光陰,離開世界之前,回想他們一生所做所得,難道他們能對自己說:我看了多少電視劇?

你的生命既有長度,又有密度

人的腳步聲似乎總是與時間無法吻合。童年時,天真爛漫的認為時間是一種漫長的等待,過年都要等待好久好久;青年時,覺得有大把大把的時光可以揮霍,卻常常感歎“時不我待”;中年時,拚命地與時間賽跑,跑著跑著,頭發白了,腿腳也不靈便了;老年時,就又像回到童年一樣,此時雖然懂得時日不多,但卻學會了悠閑度日,時間仿佛又變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