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你呢?當你在生活中遭受到不公平的經濟待遇,覺得自己得到的總是比別人少時,你是否願意把抱怨的時間用來思考如何取得共贏?
旅鼠的成群自殺與投資者的盲從
聰明的投資者不小心由窮小子變成了千萬富翁,愚蠢的投資者會因為一個不小心,栽了大跟頭,從千萬富翁成為一貧如洗的窮小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看了旅鼠的瘋狂行為就清楚了。
旅鼠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常年居住在北極,體形橢圓,四肢短小。旅鼠的繁殖能力極強,從春到秋均可繁殖,妊娠期20~22天,一胎可產9子,一年多胎。照此速度,每隻母鼠可生出上千隻後代。迪士尼動畫曾經拍攝了這樣一個關於旅鼠的紀錄片,描述當旅鼠的數量急劇地膨脹,達到一定密度時,幾乎所有的旅鼠開始焦躁不安,它們東跑西顛,吵吵嚷嚷且停止進食,似乎是大難臨頭。當旅鼠的數量非常多,形成大群後,就到處亂竄。接著,不知誰下了命令,也不知誰帶頭,它們朝著同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它們往往白天休整進食,晚上摸黑前進,沿途不斷有旅鼠加入,隊伍愈來愈大,常常達數百萬隻。逢山過山,遇水涉水,勇往直前,沿著筆直的路線前進,絕不繞道,更不停止,一直奔到大海,毫無懼色,紛紛跳下去,直到被洶湧澎湃的波濤吞沒。這就是西方家喻戶曉的旅鼠集體自殺的故事。
巴菲特將投資者盲目隨大流的行為比喻為旅鼠的成群自殺行為,告訴我們投資的法則,那就是不要盲目。他說:“你不需要成為一個火箭專家,理性才是投資中最重要的因素。”想讓財富增值,就需要投資,有投資就肯定有風險。市場上的每一個風險都像一個陷阱,會將你的資金吞沒。關於如何理性投資,如何使自己的損失最小化,你不妨參考以下標準:
第一,審查家庭和個人經濟預算。如果近期要等錢用,最好不要投資股票,哪怕被認為的績優股也不宜購買。
第二,不應在負債的情況下投資。投資的收益沒有100%保障。
第三,在投資前應有適當的保險,如人壽保險、醫療保險、住宅保險等。
第四,投資應從小額開始,循序漸進。不把所有的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裏,分散投資,使投資多元化,也是規避風險的重要手段之一。
當泡沫越來越大時,小心當了最後一個傻瓜
“猴子撈月”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故事裏,樹上的猴子們一隻隻地拉著前麵一隻猴子的尾巴,形成一條鏈子,把最後一隻猴子送到水麵,讓它在水中撈月。
很多人看了都覺得好笑,現在看來,這些猴子的探索精神還是不錯的,通過自身實踐最終明白,水中的月亮不過是天上月亮的影子,從而增長了知識。
倒是人類不止一次地把投影當做實體,而把實體拋在腦後。歸根結底,不過一個“貪”字。這比撈月的猴子高明多少呢?猴子認為月亮在水中,可它們真正去打撈時,月亮卻破了、碎了,水中的月亮隻是一個美麗的影像。而人呢,在泡沫經濟中爭先恐後瘋狂奔跑,泡沫破裂時,會發現自己是在“裸奔”。
但人們始終對泡沫經濟樂此不疲。其實泡沫經濟,很早就有。西方最早的泡沫經濟是以投資鬱金香開始的。在16世紀中期,荷蘭人開發出很多新品種的鬱金香,被無數的歐洲民眾喜歡。於是,荷蘭的鬱金香種植者們開始搜尋“變異”、“整形”過的花朵,以此賣高價。逐漸的,這種狂熱擴散到整個荷蘭。
所有的荷蘭家庭都建起自己的花圃,鬱金香幾乎布滿了荷蘭每一寸可利用的土地。1636年,一枝鬱金香已與一輛馬車、幾匹馬等值,至1637年,鬱金香球莖的總漲幅已高達5900%!終於,鬱金香的價格開始崩潰,暴跌不止。整個荷蘭的經濟都崩潰了,債務訴訟數不勝數,法庭無力審理,很多大家族衰敗,老字號倒閉。荷蘭的經濟在很多年之後才得以恢複。自此之後,接二連三的泡沫經濟出現在世界的各個角落。
似乎泡沫的過程都那麼相似:在狂熱中上漲,所有人都瘋狂投入其中,直到發現荒謬,於是開始恐慌,最後噩耗此起彼伏……願意花高價購買,是因為預期有一個更大的傻瓜,會花更高的價格把它買走。隻要自己不是最後一個傻瓜,那自己就是贏家。如此的瘋狂行為,比撈月的猴子更傻。非理性的貪欲讓人們喪失了判斷標準,最後自食惡果。
豐足不奢華,愜意不張揚——新人類的“節儉”
原版:潑留希金
出生地:誕生於俄國文學家果戈理的名著《死魂靈》
性格:吝嗇、小氣、自私、冷漠、自虐
最喜歡什麼:平生唯一的喜好就是“錢”
簡介:他是個富有的地主,有上千個農奴,他的倉庫裏有堆積如山的麥子、麥粉,庫房裏也充塞著呢絨、麻布、羊皮、幹魚以及各種蔬菜、果子。可是他極端吝嗇,過著像叫花子一樣的生活。對兒女更是吝嗇至極。女兒成婚,他隻送一樣禮物——詛咒;兒子從部隊來信討錢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詛咒外。從此與兒子不再相見,而且連兒子的死活也毫不在意。
吝嗇鬼好像自古以來便不在少數,最近又流行起“新時代的潑留希金”。這個綽號多少有點調侃的成分,其實,他們秉承的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新吝嗇主義。新吝嗇主義又稱為新節儉主義,一切以需要為目的進行購買,絕不盲目追逐品牌和附庸風雅。這也可以算是一種理智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