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同殿之爭(下)(1 / 2)

帳外兩方甲士集結成對持之狀,一方領頭者乃是鄭冉雄親衛甲長宋芣苢,左側羋叒躍躍勇試,右側斥候尉易仲一掃在秦劙心中稍微柔弱形象,跨馬持槍好不威風。宋芣苢身後約一統騎甲,持秦矛。之後乃號稱大秦步甲前排甲的持盾長矛甲士與弓甲,一觸即發。

宋芣苢握劍手心冒出一層細汗,雖有四統秦甲,滿打滿算卻不足三十萬。消息來的太過突然,尚未有效集結就被都城禁衛軍的秦甲突如其來衝鋒了一遍。大秦初立之時也曾寥寥出現叛亂,不過皆是被大秦所滅亡國舊臣試圖死灰複燃,深知此例不可開的秦帝皆是令人以鐵血鎮壓,此例若開便會如朔江潰堤一發不可收拾,令人效仿。

反觀對麵一方,都城禁衛軍三統騎甲,五統步甲,共計八十萬。以不到三十萬對戰八十萬,若非尚有三千奇士殿奇士,此戰已然敗北。

鎮北十統中步甲占最多,足足占了七統,而騎甲三統,不巧三統騎甲盡數不在大營,這一現象也是參與叛亂之人有意謀之,畢竟三統騎甲一貫都是掌控在赫連闌手中,若是想要指染,必定會提前暴露。不過好在九年時間緊迫,秦帝為了不延誤鄭冉雄領軍入劙,都城禁衛軍三統皆是騎甲。

砰,一聲塌陷,大將軍營帳離衝出數人。

鄭冉雄左臉上一道留著鮮血的傷疤,看著有些猙獰。赫連闌披頭散發除了些許狼狽外無一傷勢,一手還抱著秦劙,開疆軍三統與鎮北軍一統各有傷勢。後續包括贏勇在內七人,陸陸續續而出。

“吳勇啊吳勇,還能戰否。”仍然覺得吳勇不配用贏姓的赫連闌放下手中的秦劙,麵色譏諷。

鄭冉雄與赫連闌外加開疆軍三統鎮北軍一統共計六人對抗叛亂鎮北軍六統都城禁衛軍三統,算上贏勇如今對方僅僅剩下七人,其餘二兩永久埋在將軍營內之內。秦劙心中感到大秦甲統以上之人太過凶殘,全身實力發揮摸約三衍奇士,鄭冉雄與赫連闌技高一籌,大概無限接近二衍的境界。意識到自己僅有六衍實力的秦劙悄然無聲的慢慢移動著步子,在此地插不上手,剛剛營帳塌下之時,若非赫連闌出手,也埋葬其中。

鎮北軍一方一陣騷動,列陣秦甲緩緩向兩邊移動,中間讓出一條小道。一騎緩緩而來。

騎上之人一襲白色長袍,袍上有大秦圖騰獬豸樣式,獬豸之上金線繡文德二字,身份呼之欲出,大秦文德王贏璟。

大秦七王中三武王著獬豸青袍,四文王著獬豸白袍,袍上各有開疆、定國、安邦、文賢、文善、文忠、文德字樣。

大秦被追封為秦順帝的先帝生前留下七子,文德王贏璟最為年長,其次當今秦帝贏龖為次,而七王中定國王與安邦王又為贏龖胞弟。文德王為嫡長子本該立作帝子繼任大統。可當初各國之間戰亂,秦國甚是弱小,時常受他國欺淩奪掠,文德王卻又偏好文不善武,秦順帝無奈之下讚同了百官之見選擇了庶出的贏龖,事實證明秦順帝當初的選擇造就了如今的大秦。

“贏璟。”鄭冉雄麵色平淡說道,心中著實感到意外更多的震驚,四文王的行蹤一直掌控在秦帝手中,這是都廷文武都曉得的情況。文德王世子無聲無息的進入了昗郡,而贏璟卻到了螭郡雎鎮,好大的一盤棋,瞞過了所有人。

文德王贏璟微微一笑,說道:”輔國大將軍,鎮北大將軍,許久未見了。”鄭冉雄在都廷一般同僚皆稱軍輔,領軍在外稱輔國大將軍。

遠處的秦劙望著文德王贏璟,有些新奇,此位與其父秦將王並列大秦七王之一的文德王傳聞比當今秦帝還年長幾歲,當是耄耋之年,如今看來僅有知天命的歲數。尤其剛剛一笑令人如浴春風,與心中大奸大惡之輩形象南轅北轍。

鄭冉雄冷哼一聲,赫連闌嘴角上揚。譏笑道:“文德王好強的手段。”

眾所周知大秦四文王攜手進退,秦帝對其四人忌憚遠勝異姓開疆王。特別秦帝的帝位還是從文德王贏璟手中得來,可謂是處處提防,朝乾夕惕。哪怕當年開疆王駕薨,蠻族興兵,秦帝也勒令四文王原地待命。話雖說四文王乃是大秦最後一道屏障,可其中深意不需要揣摩就能明白。

贏璟麵上仍然掛著笑意,不過有些自嘲:“本王隻想告訴當今陛下,何謂物歸原主。”

此物乃大秦江山。

“贏璟,讓葉知水別在藏頭縮尾了。”空中閃出一道身影,麵色不太好看的曹尚冷冷說道。身為奇士殿八門主之一脾氣最為火爆的曹尚麵對大秦七王一直都不需要低人一等,何況亂臣賊子。先前曹尚察覺數十裏外一絲坎水氣息,便追蹤而去,才知被人擺了一道,如今反轉而回臉色發青,不過心中可以肯定文德王用來對付自己的身後之人便是奇士殿坎水門主。

秦劙覺得體內一股氣息蠢蠢欲動,隨即隱藏不見。腳下忽感一涼,一灘水跡緩緩流動。眼睛一凝,雙方百萬秦甲所站立之處皆是出現同樣情況,引起一陣嘩然。一灘灘水漸漸彙集在文德王身前,最終凝出一道身影。

文德王下馬,稍稍行禮,點到為止。由水凝出之人回禮,動作自然飄逸。

隨後轉身對曹尚再行一禮,微笑道:“曹門主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