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千鈞一擊(六)(1 / 3)

六月初四庚申日,天已大暑,蟬嘶充斥著整個大地,嘶啞卻尖銳的聲響纏繞著爭相鑽入人腦中,人們正苦惱於被這蟬嘶糾纏得心浮氣躁又無處可躲時,玄武門外小林中,有一百人藏立於樹幹後,每隻握著長刀刀柄的手皆以布條將手與刀柄緊纏在一處,任憑汗水一滴滴地滑過麵龐脖頸,****衣衫,也不顧蟲蠅嗡嚶亂飛,腳下生了根似的,紋絲不動。

大半月前穆清親口許下諾,倘若事成,每人皆能得一個正經戶籍,另贈百金,名正言順地沒入市井,自此願去的便各自散去,隻作尋常百姓,再不必提著性命穿行於刀光劍影、明誅暗殺中。這一百名死士無不振奮,自由與安穩的生活於他們果然是最大的刺激,一個個憋足了勁,隻待這功成身退的一日。

玄武門樓觀上的守將麵東而立,迎著由東而起向日中攀爬的太陽,眯起了雙眼,東麵大道的盡頭出現了幾個躍動的黑點。黑點陸陸續續出現,守將將眉頭壓得更低,心中默數了一陣,估算著黑點的數目,直至起頭的幾個黑點顯現出騎者的輪廓,他方點了點頭,暗忖,有百餘人。

在大道那頭向西而來的李建成此刻雙腿夾緊了馬肚,悶聲不語地領著百餘騎朝著玄武門奔馳來。自二郎出生,他們的母親竇夫人專注而溫柔的目光從此不再專屬於他一人,自小便是二郎光耀矚目;唐國公府的幕僚交口讚的是二郎,人常道氣勢如虹、王者之姿的也是二郎;最是得力的謀士良輔,心屬的還是二郎;便是連那號稱斷言精準從無錯處的袁天罡,道出“濟世安民”之語時,指的亦是二郎。眾人仿若忘了他這個嫡長子的存在。

一口氣生生忍了三十年,終是熬到了今日,甚麼光耀矚目,王者之姿,甚麼濟世安民,他決了意要將這一切終結於今日。李建成握緊了手中的馬韁,不由地爆出幾聲陰寒的笑,心口攏起一團激動,身子不受自控地顫抖了兩下,在疾奔的馬上瞧著好像是搖搖晃晃。

“長兄莫要擔憂。”齊王在他身後瞧得分明,隻當他生了些惶遽,連催了兩下馬策至他身邊,“玄武門守將常何,並宮中那些侍衛,皆是咱們布下的人,隻消他前來,一入玄武門便是甕中之鱉,再無逃脫的生路。昨夜聖上下的諭旨中說的清清楚楚,今日是要咱們三個同去臨湖殿,憑他秦王膽氣再壯,聲望再高,想必也不敢抗旨不從。今日舉事,原是萬無一失的,且過了今日,長兄再無阻梗,一勞永逸。”

李建成側頭回望了他一眼,勾了勾嘴角,“三弟所言極是。玄武門那邊,常何可布排妥了?”

齊王難掩得意,揚眉道:“最是妥當不過。”

臨近玄武門,當前領頭的李建成與李元吉不約而同地緩下馬,身後隨行的百餘名精悍騎兵分列了兩隊前後各五十餘騎,將二人圍護在中間。

李建成勒帶住馬,閉目沉氣了半晌,忽然睜開眼向李元吉道:“這一路,怎會這般太平?來得太順,倒教人有些……”

“長兄多慮了。”李元吉嗬嗬笑道:“平日不也是如此麼?咱們還是利索些快進門,免得教人捷足先登了。”

前頭五十餘名精騎已列著隊魚貫入了玄武門,李建成猶豫了半刻,左右四顧一轉,實是未見有甚麼異常之處,抬頭瞭望,站立在城牆上的守將也確是自己特意安插在玄武門的常何,一切盡如事先料算,無半分差池,也便抖開韁繩,催馬入城門。

二人的馬小跑過寬厚的門洞,才剛重又回到陽光下,卻猛然聽得背後響起沉重鏗鏘的“隆隆”聲,李建成與李元吉一同回頭望去,城門正緩緩閉合,尚半數人馬未進得門內來。兩人滿腹狐疑對望一眼,抬頭去看城門樓上立著的常何。

“誰要你這時閉門!快命人罷手,容後頭的人馬進門!”李元吉率先按耐不住,手執馬鞭指著常何,仰頭怒吼道。

常何一動不動地佇立在城門頭,連眼皮都不曾掀動一下,恍若未聞城樓下的怒喝。兩扇厚重的城門緩緩向一處合攏,中間那道逢越來越細窄,漸成了一道細線,隨著“砰”的一聲沉悶巨響,城門嚴嚴地合在了一處。這一聲巨響直撞擊到李建成的心坎上,他好似被這一聲猛然撞醒了一般,帶著馬向後退了幾步,仰向城樓高聲道:“常何!你要甚麼,隻管說來,本宮言出必行,莫要誤了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