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概述(1 / 2)

古樸而神秘的苗醫絕技秘法

苗族醫藥可上溯數千載,悠悠的曆史長河中一直扮演著祛除疾患,保障黎民健康的重要角色,曾為中國醫藥的發展做出過重要的貢獻,至今仍然是廣大苗疆防病治病的重要力量。由於中國苗族北上南下,長期遷徙的特殊曆史背景,其影響波及了半個中國。苗族最終分布在西南、中南一帶的邊遠山區,進入了長期的沉寂狀態。但較為封閉的生存狀態又使其傳統古樸的民族文化得以延續,而其中的精華之一的民族醫藥文化體係也得以長期保存下來,並且在不同地域的自然環境和與其他民族的相互交流和滲透中不斷豐富和多樣性發展,其內涵更加豐富。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會長諸國本先生說:“基於苗族特殊的曆史背景,我認為苗族對中國傳統醫藥發展的貢獻必然是巨大的。”有人說苗族醫藥是“草根文化”,這種說法的確有一定道理,體現了苗族醫藥的樸實性、經驗性和以生鮮植物藥為主的用藥方式。但這隻是表麵現象,事實上苗族醫學簡樸而決不簡單,當您能夠真正深入探究就會感受到其內涵豐富和博大精深,會被其驚險的醫技,離奇的方法所震撼,被其深邃的思想,卓越的療效所折服。

“苗醫生成學”的哲學思想、綱經症疾的理論模式、五基成物的自然觀念、三界九架的人體劃分、獨特的交環學說、四大筋脈學說等等,無不是苗族先賢們理性升華的智慧結晶;其八大診法的厚重、綠馬脈的深奧、遍診法的複雜等無不精彩紛呈,引人入勝;而其治療方法的稀奇古怪,種類繁多,驚險奇特更是讓人目不暇接,歎為觀止。如此種種,就可能僅非“草根文化”所能包含的了。苗醫精於草藥治病眾所周知,但即使沒有藥物,隨手取一些常用器具就能治病,如草鞋、鋤頭、縫衣針、筷子、銅錢、食鹽等等,甚至空手施術也一樣能為患者解除痛苦,如掐刺、推拿、捏筋、拍擊、口吸、點穴等等,無不顯示出其方法的簡樸和實用,也印證了苗醫“空手治病,隨手行醫”的超然特點。這些看似簡單的方法卻凝聚著無數先民的艱苦探索、曆代苗醫的繼承和創新,飽含著深厚的積累和獨到的見解。

苗族醫學是一種實用技能,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產物。

她植根於苗族的傳統觀念、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無時不散發出泥土的氣息和自然的芳香。苗醫的診療往往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包含著意念、星象、數、理、占的統一。苗族“人天合一”的自然觀和“萬物有靈”的傳統觀念無時不體現在其醫藥文化之中,是其重要的思想基礎。他們常常把大自然的規律運用於醫療實踐之中,並形成樸素的理論指導行醫用藥。例如治毒九法中的克毒療法,是利用自然界中物種、屬性相克的規律以踐行於醫學活動之中,有的看似荒誕卻可能包含了深刻的科學道理,值得深入地探索。從總體上講,苗族醫藥的核心是源於自然、認識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利用自然,因而她是一種相當樸素的自然醫學。

苗醫絕技秘法的內涵和應用

苗醫絕技指的是訓練有素的少數人掌握的,驚險、離奇而且療效獨到的醫療方法。苗醫秘法則指的是世代傳承的,保密性較高不輕意外傳的醫藥方法。這兩者有時往往難以割裂開來,而本書所收載的絕技秘法是指以外治、奇治為主體的各種特色治療方法。

此類特色療法在苗族民間應用極廣,雖然一個苗醫所掌握的方法一般並不多,但由於世代延用經驗豐富往往能享譽一方,求醫者眾。而苗族的特點之一是行醫者眾,在都勻的壩固苗族鄉一帶幾乎每家都有一些傳世秘方,故當地就有“十苗九醫”之說。貴州關嶺自治縣是有名的苗醫之鄉,其烏崗鄉上寨全為苗族,共90多戶人,其中有80%以上的人家在農閑時間會外出行醫賣藥。20世紀80年代中期統計,該縣每年外出行醫的達到2000多人。相鄰縣的苗醫也相似,如鎮寧、普安、晴隆、水城等縣。苗醫們在空閑之時都會相互邀約,三五成群,帶上簡單的醫療器具和少量藥物奔走於大江南北,既利用祖傳的醫藥為全國各地的患者服務,也成為他們發家致富的一種方法,被譽為“空手出門,抱財歸家”的特殊人群。

在湖南、雲南、廣西、重慶也有不少苗醫之鄉,不僅為族人解除疾病痛苦,也用本民族的醫藥惠及了族外、省外乃至國外的患者。各地苗醫擅長的醫技秘法的內容豐富多彩,成為一道醫藥奇觀。以下隨意列舉幾個例子,或可窺見一些醫海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