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候,種姓已經沒有那麼重要,甚至開始被天竺人自發的抵製,他們隻是希望通過自己不斷的勞作換取更多的糧食,再用這些糧食換取大宋的官鈔,為自己積攢財富。
人與人之間的鄙視鏈被打破,因為蘇軾在這裏坐鎮的關係,幾乎沒有人敢再提起種姓製度,沒有誰敢說比誰更為高貴。
這是蘇軾刻意做的事情,抹殺掉天竺人與人之間的區別,隻要在大宋的土地上,他們就必須遵守大宋的律法,當然他們現在也不是大宋的子民,但他們吃著大宋的糧食。
每天早上辰時開始做工,一直到午時才能休息吃飯,這段時間屬於他們自己,下午便繼續做工,直到天黑的晚上才能吃飯休息。
這在蘇軾看來算得上是高強度的工作了,但天竺人在意的卻是一日三餐,他們當中許多人根本就沒吃過三頓飯,現在有機會吃還不拚命幹活?
工數換取的糧食吃不掉,就積攢下來向官員換取官鈔,偶爾也有大宋商人帶著各種各樣的貨物前來,這樣他們就能把官鈔用出去了。
於是隨著天竺難民的積極性提高,態度也在不斷的發生轉變,對於這種原本就和華夏民族沒有任何交集的外族,大宋的百姓很排斥,但卻不影響他們為大宋創造價值。
漢家百姓對大多數外族沒有那麼派出,許多外族都融入進了華夏民族之中,當然通婚之類的事情較少,畢竟漢家百姓還是有著自己的驕傲和尊嚴。
但相對於從未有過接觸且並沒有出現在漢家曆史之中的天竺卻極為排斥,漢家民族就像是一個宅男,隻是喜歡熟悉的人,對陌生人充滿了敵意和排斥。
趙禎知道這一點,所以嚴禁蘇軾給天竺發放大宋戶籍,不發放戶籍可以,但要管理這數十萬人沒有一個戶籍管理製度是不行的。
於是蘇軾便另辟蹊徑,做了一個人口管理,幾十萬人的難民必須要在利國監備案,每個人,在做什麼,家裏幾口人,住在什麼地方等等之類極盡詳細。
這樣的管理甚至要比大宋百姓的戶籍更為準確,畢竟是幾十萬人,這樣的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
吳萬全羨慕的看著眼前的這一切,大宋的邊牆已經徹底關閉,這一次外麵無論來多少天竺難民大宋也不會開放邊境了。
原因無他,利國監的人數太多了些,現在加上新生兒的人數,已經高達二十五萬,而大宋的工廠已經到了容納的極限。
在吳萬全看來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多造一些工廠便是,可他的想法卻被蘇軾大肆嘲笑了一番。
“人多便多造工廠,工廠多呢?”
“那貨物不就多了?”
“然後呢?”
“賣錢唄!”
“怎麼賣?!”
吳萬全忽然愣住了,他不是蠢人,隻是沒有明白其中的道理,但經過蘇軾的引導他便明白,貨物越多價錢越賤……
13464/504318687
。